媽閣船塢在1932年進行斜體船塢工程,圖中工程正處於圍堰排水階段。 (圖片來源:《澳門政府船塢:造船和修船一百年》) |
(承上文)
1929年,政府船塢建造第一艘鋼船——「翡翠號」(“Jade”),這艘船隻相信是在本土製造的第一艘金屬船隻,造價為17,000元。「翡翠號」原為譯名 “Ieong Pat” 的人所擁有,其後港務局從他手上購買,以用作澳門和路氹兩島之間軍隊的運輸。同年,政府船塢開始徵用媽閣上街、媽閣街(Rua da Barra)、媽閣海邊馬路(Rua Marginal da Barra,街道從政府船塢至媽閣廟前地為止,但街道已不存在)和媽閣廟前地(Largo do Pagode da Barra),合計18塊土地來進行擴建。
徵地工作完成後,護理總督馬加良斯(João Pereira de Magalhães)在1932年批准16萬元的貸款,作為建造斜體船塢,同時指出船塢中的船台、絞車和鍋爐等由政府船塢自行建造。然後,斜體船塢在同年正式動工,但廠長瓦倫特在動工後不久便由於工作關係而返回葡萄牙,由科雷亞上尉(Virgílio Lopes Correia)繼承船塢廠長之位。不過在瓦倫特的領導下,工程在短時間內完成三分之一的部分,可以看到他功績卓越。
斜體船塢正在建造塢牆。(圖片來源:《澳門政府船塢:造船和修船一百年》) |
所謂「斜體船塢」,是指利用斜面把船隻停在乾燥環境下的地方,以進行維修的船塢,地方可以在具有斜度的沙灘或人工斜道上。斜體船塢能讓工人得以維修船體水下的部分。在原來的設計中,斜體船塢應有135米長、11.2米寛,由水泥和石頭圍著南、北兩道頂部為木樁和木板的塢壁,船塢內設有滑車讓吃水八英尺(即2.68米)的船隻停泊。
雖然工程的規模不大,但瓦倫特卻面對不少困難。首先工人都是本地華人,因為語言不通和對工程的不解,使工人頻頻出錯,影響工程進度。由於過度費神去指導工程,瓦倫特和他的助手在炎熱和疲憊中病倒了。另外,淤泥也不斷淤塞疏浚的地方,加上下雨和其他技術問題的因素都影響工期。瓦倫特離開後,總督美蘭德(António José Bernardes
de Miranda)把斜體船塢工程交給工務司負責,但不久總督因工費過大而要求盡快結束工程。船塢廠長科雷亞於是把船塢的長度縮減至123米,而他指責瓦倫特要為斜體船塢的僵局負責。
1937年的政府船塢,當時船塢的規模與現時一樣。 (圖片來源:《澳門政府船塢:造船和修船一百年》) |
(續下文)
參考資料:
- 施華(1996年)。《澳門政府船塢:造船和修船一百年》。澳門:澳門海事博物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