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提督馬路與高士德大馬路交界的紅街市,為澳門最古老的街市建築之一,也是本地首座現代市場建築。 (承上文) 自十九世紀末,葡萄牙人把澳門城區的土地擴張至整個半島,並發展舊城區附近的地區,如開闢雀仔園坊和新橋區、重建望德堂坊等。由於舊城區的環境雜亂無章,經常發生火災和瘟疫,因此在規劃這些新坊區時,考慮到交通、綠化、衛生、生活等方面。新建的雀仔園坊和望德堂坊被劃為方格形,而新橋區則是以三盞燈(即嘉路米耶圓形地,Rotunda de Carlos da Maia)為中心的楔形街區,區內除了有筆直的街道外,也劃出區域用作墟市,便於政府進行管理。
位於加思欄花園上的「歐戰紀念館」,是紀念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葡兵的紀念物。 在寧靜的加思欄花園上有一座圓柱形建築物,看似堡壘中的小塔樓,屹立在花圃草木間。粉紅的色調在綠意油油的花園中格外顯眼,使它成為這裡的地標。步近塔樓的大門,看到旁邊寫著「大戰將士花園1914 – 1918」(Jardim dos Combatentes da Grande Guerra 1914 – 1918)的葡語。眾所周知,100年前,六個塞爾維亞的青年刺殺奧匈帝國的王儲,結果引發長達四年的第一次世界戰爭。這座名為「歐戰紀念館」的小塔樓,正是紀念這場大戰中英勇的葡國戰士,也因此加思欄花園也有「大戰將士花園」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