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1的文章

關部行臺是做甚麼的?

《澳門記略》中的關部行臺及大碼頭稅館   在關前正街和大關斜巷的街名中,所指的「關」是關部行臺,即是清朝粵海關(廣東海關)在澳門的分關,但關部行臺又是怎樣的運作呢?   關部行臺一共有二十七人上班,包括一名管理總口委員、一名總書、一名櫃書、兩名家人、五名巡役、十五名水手和兩名火夫(廚師)。澳門委員(管理總口委員)負責監管關務,他是廣州將軍府委派的旗員(八旗官兵)。櫃書和家人由粵海關監督委派,但人選要有兩廣總督、廣東巡撫一同決定。雖然關部行臺主管貿易事務,但他們仍要與澳門的地方官員合作,包括澳門同知、香山縣丞等。   哪麼關部行臺在粵海關中有多麼重要?   答案是僅次於總部的地位。因為澳門是「夷人」聚集的地方,也是外國商船貿易之地,所以極度重視,而且每年規定徵收稅額也是非常高,達29,600両白銀,為粵海關所有稅口定額之首!每當有商船停泊澳門,不論是中國商船、居澳葡人的商船或外國商船,皆要到關部行臺。為了防止有人漏稅,關部行臺設有南灣稅館、媽閣稅館、關閘稅館和大碼頭稅館,雖然稱作「稅館」,但實際上是稽查口,專門稽查停泊澳門的商船,船主只有乖乖交稅。   船隻需要繳交甚麼稅項呢?最基本是船鈔和貨稅。船鈔是按船隻的來源和尺寸大小分級作計算,而貨稅則是按船上貨物作徵稅。除了船鈔和貨稅之外,關部行臺還有各種各樣附加費向商人和船主徵收,如耗羨、補水、擔頭銀等,而貿易船牌照更換、僱用貨艇和維修船隻等也要徵稅。雖然關部行臺是清朝的海關,但稅金卻是接受「十字銀」,也就是葡萄牙人的「里爾」(Real)。   值得一提,除了澳門的貿易之外,英國、法國、美國商船會前往廣州黃埔貿易,但他們來到中國的第一步,還是先派人到澳門關部行臺辦手續和僱用領航員(引水人),才可北上廣州。因此,在鴉片戰爭前,歐美商船來到中國的第一門戶,正是澳門! (本文刊登於《澳門日報學生報)》2020年12月29日第E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