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標籤的文章

從「土生菜」發現世界

        有朋友從遠方來澳門,總會帶他們到葡國餐廳,畢竟葡萄牙人在澳門定居有四百年的歷史,葡國菜也算是澳門的一種特色。在餐單裡上,除了有各式各樣的「馬介休」,大家可能會發現一道「葡國雞」(Galinha à Portuguesa)的菜餚。能夠以「葡國」來命名,「葡國雞」應該是葡萄牙的國菜吧?事實上,正宗葡國餐廳才沒有這道菜式,因為它可是一道澳門「土生菜」(Macanese Cuisine)!         人們常說,澳門是一座中葡文化交融的城市,那段歷史除了印證在「築」跡上,同時也融合於本地的飲食文化裡,「土生菜」可謂真正出自本地的澳門菜,蘊含著時代的歷史,亦包含土生葡人(Macanese)的文化。

兩碗水煲起半碗水的智慧

        在華人社會,「茶」是一種情緒的表達。俗話說「人走茶涼」,說的是人情淡薄。但有種名為「涼茶」,卻充滿溫情。小時候傷風感冒,牙痛眼澀,阿媽總會執幾劑草藥,架起爐灶,兩碗水煲起半碗水,驅寒下火。但細時的我,只會貪戀苦後的那粒甜,長大才開始慢慢發現那些黑黑褐褐的,藥到病除的涼茶,才是父傳子,子傳孫的民間智慧。

澳門土生土語:瀕危的土生葡人之根

第25屆澳門藝術街上演的土生土語話劇《冇瓦遮頭》,希望透過話劇讓土生土語從瀕危中挽救。 (圖片來源:Macaukey.com)         在2012年,澳門政府把「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Macanese Gastronomy)及「土生土語話劇」(Macanese Theatre)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來更立法加以保護,希望保護珍貴的文化遺產。然而,土生葡人的重要語言——「土生土語」(Patuá,又稱「土生葡語」),卻面臨著瀕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