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1的文章

吉利支丹悲歌:澳門與日本早期天主教

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祿神學院的一部分,這學院由范禮安於1594年為日本和中國傳教而創辦。   在2016年,電影《沈默》( Silence )中出現一幕:三名神父步出天主之母教堂(大三巴牌坊的前身),討論著一名在日本神父放棄信仰的事情。這幕重現十七世紀澳門和聖保祿神學院的一幕,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討論,也令大家認識到原來一批「吉利支丹」【1】曾經逃離到澳門,以及日本天主教遭到殘酷迫害的歷史。   雖然電影中的澳門只有三分鐘,但澳門與日本天主教的歷史可是千絲萬縷。當耶穌會進入遠東傳播天主教時,除了在中國之外,日本也是他們傳教的目標,而澳門是日本傳教的離岸基地。今天,我們的大三巴牌坊的前身——聖保祿神學院創辦的首要目的,更是為了日本傳教培訓人材的學校。   哪麼,澳門與日本早期天主教有著怎樣的歷史關係?我們從葡萄牙人「發現」日本說起…… 南蠻人與白銀島國    「日本國是一島,在東方大海,距陸1,500哩。其島甚大,居民是異教徒,而自治其國。據有黃金,其數無限,蓋其所屬諸島有金,而地距陸甚遠,商人鮮至,所以金多無量,而不知何用。」   以上是馬可孛羅(Marco Polo)對日本的記錄,他把這座島國描述成「黃金國」,並稱忽必烈汗因而遠征日本。在《馬可孛羅遊記》出版後兩百多年,葡萄牙人在1542年(也有一說是1543年)抵達日本九州的種子島,這也是歐洲人首次踏足這片封鎖的國度上。雖然我們不知道兩批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交流了甚麼,但從結果來看,日本人還是很樂意與葡萄牙人接觸、見面,以及展開貿易關係。 飛能便度(Fernão Mendes Pinto)在《遠遊記》(Peregrinação)稱自己是最早抵達日本的葡萄牙人之一,但他的著作因內容誇大而引起懷疑。(圖片來源:Wikicommon)   儘管日本並不像馬可孛羅描述那樣遍地黃金,但島上卻出產比黃金更珍貴的東西——白銀。雖然白銀對日本人本身意義不大,但對於以白銀為貨幣的國家就等於發現大寶藏一樣,例如中國。由於明朝與日本之間因政局而中斷貿易,葡萄牙人於是擔當兩國的貿易代理人的角色。自發現日本後,葡萄牙人的帆船搭載來自中國的絲綢和貨物,來到日本九洲經商,開始了這段「南蠻貿易」;而在葡萄牙人入居澳門後,「南蠻貿易」更成為澳門城早期繁華的基石。 前往日本貿易的葡萄牙商船,又被日本人稱作「黑船」。(圖片來源:Wikicommon)   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