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賺的地方,必定會有衝突,問題是下位對手是另一個堂口的老大,還是您的伙伴,又或是您的兄弟而已。」這是電影《濠江風雲》中黑幫老大尹志巨的「名言」,也是回歸前澳門江湖的最佳寫照,幫派鬥爭進入白熱化,火拼時常發生,使澳門人心惶惶。然而早在「十四K」和「水房」出現前,澳門黑幫已經存在兩個世紀,到底誰是本地黑幫始祖呢?這種社會的陰暗面,大家從來都抱有好奇,但一直看不清的層層迷霧,讓我們斗膽,捕風捉影地為大家揭開其面紗!
濠江最古老的堂口
澳門黑幫鼻祖——「友聯」及「友樂」
澳門黑幫的誕生,某程度上與鴉片戰爭有莫大淵源。在十九世紀初期,英國商人積極試圖打開清政府貿易的大門,可惜一直徒勞無功。面對清政府蠻橫的態度,深深不忿的英國商人決定向中國輸入鴉片,來扭轉雙方的貿易逆差。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利用澳門作為國際港口的地位,先把鴉片運抵澳門,再由煙販走私入中國,從中牟取暴利。
不過,英國商人主要負責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鴉片裝卸、包裝、存倉、轉手、搬運等體力工作,他們假手於受雇的華人苦力,當時人數大約為600人。然而,隨著鴉片輸入的增長,苦力的人數不斷增加,也因而出現內部紛爭。為了「處理」爭執和得到更多利潤,來自中山縣工頭林阿發創立「友聯館」,要求工友們入會來「保障」自己。當然,工友雖然先將工資的十分之一繳交作為入會費,如果不從者則馬上飯碗不保。林阿發的「友聯館」在洋人的淫威下,揭開了澳門黑社會的「序幕」。
見到「友聯館」的成功,另一位工頭陳光(中山翠微人)利用手下百多號人馬,仿傚成立了「友樂館」。跟「友聯館」的強收「保護費」相比,「友樂館」的手法則較為「隨緣樂助」,他們在勢力範圍設立賭局,引誘工人以工資作為賭本,從中抽頭圖利。這種「陰險」手段不僅能牟取暴利,還能利用賭債迫使工人從事偷盜搶掠的犯罪。當然,一山豈能藏二虎,「友聯館」和「友樂館」在從事犯罪時,難免會出現衝突。兩方在數次火拼中不斷壯大,進行各種非法活動,而其他幫派也相繼出現,在鴉片戰爭後更是「百花齊放」。
後起之秀——「利廬」
鴉片戰爭後,澳門經濟陷入全面衰退,政府於是以鴉片和苦力貿易為收入來源,促使澳門成立多個「招工館」(即「豬仔館」)。全盛時期,澳門的招工館達到300家,而人口販子更多達三、四萬人。其中一家名為「利廬」的招工館,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成為新的澳門堂口。他們的招工館設在紅窗門街,由人販頭目李七斤成立。他不僅收買一批拐匪、地痞和流氓去強拐人口,又以賭博和借貸來誘騙「豬仔」,甚至以迷藥等手段進行綁架。「友聯」、「友樂」和「利廬」三大澳門最古老的黑幫,開創了本地黑社會的先河。
「陀地派」大戰「過江龍」
隨著澳門黃賭毒盛行,更為黑幫的滋生提供了重要溫床。在二十世紀初期,澳門黑幫勢力日益強大,發展至十多個堂口。如「友聯」等規模較大的幫派,人數多達千人,而小的只有百多人。當時各幫派主要盤踞黃包車、碼頭和茶樓等行業,或在賭場、煙館和妓院當護衛和打手等。黑幫老大有時更以「街坊地保」的身份,調解民事糾紛,平息爭鬥。即使各幫派之間存在利益之爭,但很少爆發大規模廝殺,最嚴重是1929年「友聯」和「利廬」兩大派在「泉州號」碼頭的衝突。
到了五十年代初期,澳門活躍的黑幫勢力已經將近二十個,合計有15,000人。然而,香港在1956年爆發「雙十暴動」,使澳門黑社會發展出現一次大轉變。這場騷亂由當時屬於國民黨的地下組織「十四K」策劃,並與其他香港三合會在九龍發動。港英政府出動大批警察進行大搜捕,一口氣捉了3,000名黑幫份子,並把大部份人遣送到澳門,包括一些成名的江湖人物。
這批「過江龍」來到澳門後,不出一年便以香港的架構重組,招兵買馬,「十四K」、「和安樂」(即「水房」)、「和勝義」三大堂口在澳門成立。雖然俗語說「猛虎不及地頭蟲」,但這批香港派堂口善於經營,而且心狠手辣,所以勢力迅速強大,威脅到本土黑幫的地盤。本地派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於是與香江派進行火拼。1958年「水房」與「利廬」在白眼塘,以及1961年「同義」與「勝義」在司打口,分別進行火拼,結果本地堂口慘敗收場,來自香港的三合會自此主宰澳門的地下黑社會。
除了香港堂口之外,一些新興幫派也在澳門相繼出現,如「三巴堂」、「新義」等。這些堂口主要由青少年組成,雖然組織和紀律鬆散,但卻因為他們多是未成年,使警方在法律上難以起訴,所以黑社會勢力進一步發展。不過,在1966年「一二三事件」後,澳葡政府採取措施打壓,使澳門黑社會勢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賭業下的濠江風雲
自「友樂」和「利廬」以賭博起家,澳門黑幫便與博彩業產生密切的關係。在六、七十年代,澳門博彩娛樂有限公司專營博彩業,一眾黑幫便想盡辦法從中分一杯羹,他們以高利貸的途徑介入賭場。起初他們以回港證作抵押,但隨著警方瓦解幾個高利貸集團,把檢獲的證件無條件歸還,令放數者「收唔返尾數」。黑幫於是改向熟人埋手放貸,但利息大為提高。這時,從事高利貸的黑幫有十多個,包括「十四K」、「水房」、「友樂」、「福義興」等,其中「福義興」的老大「扁平頭」能夠在葡京賭場做了三年高利貸,成為高利貸行業的「不倒翁」。
然而,高利貸也經常導致糾紛和血案發生,最為嚴重的是七十年代末的葡京酒店血案。當時,「十四K」的陳阿細在收數時謊報,被上頭劉強解僱,但他懷恨在心,威逼劉強付「解僱金」。原本,劉強打算交出部份錢財了事,但陳阿細依然追討其餘金額。敬酒不飲飲罰酒,劉強決定還以顏色,暗中僱用香港殺手集團來算帳。在交錢當天,陳阿細見劉強久候不至,第二天便與手下由葡京直奔到劉強的住宅,結果他們被殺手伏擊,陳阿細當場慘死,其他同伙亦身受重傷。
到了八十年代,澳門葡京開創賭廳和疊碼制度,藉以開拓更多客源,增加賭業收入。若要承包賭廳,不但需要有雄厚財力,也要有強硬背景,因而給一些江湖勢力介入賭場提供機會。在賭廳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各大黑幫都使出渾身解數來奪取賭廳租營權,最終掀起澳門黑社會的一場風暴。
賭場爭霸戰的序幕由「街市偉」(原名吳文新)開始,他最初與澳門「十四K」的「摩頂平」合作經營賭廳,原本生意有聲有色,但兩人後來鬥不和,導致爆發衝突。之後摩頂平被控謀殺時,「崩牙駒」出面指證,立下大功,所以被街市偉大力扶持為「十四K」頭目,同時標誌著腥風血雨的降臨。
高調「教父」——崩牙駒
「崩牙駒」原名為尹國駒,出生於青洲貧民區。據說,尹國駒老家在廣東海陸豐,那裡曾出過不少毒梟,也是三合會等黑道組織的活動地區,但後來他的父親過繼到中山坦洲,也由原來的譚氏改為尹氏。出生後,父母取其名為「國駒」,可見對他寄予厚望。家裡窮困加上弟妹出世,尹國駒在小二開始輟學,當點心學徒及在製衣廠裡剪線頭,盡力去幫補家計。
不過在工作之餘,尹國駒也與街童混上,後來更放棄酒樓的工作,開始聯群結黨地炒賣黃牛票,並成為黃牛黨的老大。一次,尹國駒買了部「綿羊仔」與人過招,但在練車中失事,一隻門牙報銷,被同伴戲稱「崩牙駒」,想不到這個花名,後來卻成為最聞風喪膽的名字。
在出庭指控「摩頂平」後,街市偉讓崩牙駒上位,在除去昔日大佬黑仔華後,崩牙駒打算與水房賴合作,壟斷賭場事務,但遇上香港黑幫的頑強抵抗,並爆發兩次流血衝突,結果把香港幫派的勢力趕出澳門。然而,崩牙駒的野心卻使街市偉和「水房賴」(原名賴東生)感到威脅。終於,澳門兩大幫派「十四K」與「水房」正式開戰,雙方分別鎖定對方的頭目,槍戰械鬥時常發生,嚴重影響賭場生意,更使澳門成為高危區。
隨著崩牙駒在這場戰鬥中得勝,他自資1,400萬來拍攝自傳電影──《濠江風雲》,更邀請香港影星任達華做主角。其後,他高調地接受國際雜誌《時代週刊》及《新聞週刊》的訪問,令澳門警方高度監視崩牙駒的所作所為。結果1998年5月1日,崩珍駒設汽車爆炸局,令當時的警察局局長白德安險死,警方當晚拘捕崩牙駒,隨後更被捕入獄。
澳門自回歸後政局回穩,在特區的努力下,昔日的腥風血雨已經成為歷史。黑幫的非法作為是社會發展的陣痛,值得人們反思和探究。
澳門黑幫鼻祖——「友聯」及「友樂」
澳門黑幫的誕生,某程度上與鴉片戰爭有莫大淵源。在十九世紀初期,英國商人積極試圖打開清政府貿易的大門,可惜一直徒勞無功。面對清政府蠻橫的態度,深深不忿的英國商人決定向中國輸入鴉片,來扭轉雙方的貿易逆差。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利用澳門作為國際港口的地位,先把鴉片運抵澳門,再由煙販走私入中國,從中牟取暴利。
不過,英國商人主要負責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鴉片裝卸、包裝、存倉、轉手、搬運等體力工作,他們假手於受雇的華人苦力,當時人數大約為600人。然而,隨著鴉片輸入的增長,苦力的人數不斷增加,也因而出現內部紛爭。為了「處理」爭執和得到更多利潤,來自中山縣工頭林阿發創立「友聯館」,要求工友們入會來「保障」自己。當然,工友雖然先將工資的十分之一繳交作為入會費,如果不從者則馬上飯碗不保。林阿發的「友聯館」在洋人的淫威下,揭開了澳門黑社會的「序幕」。
見到「友聯館」的成功,另一位工頭陳光(中山翠微人)利用手下百多號人馬,仿傚成立了「友樂館」。跟「友聯館」的強收「保護費」相比,「友樂館」的手法則較為「隨緣樂助」,他們在勢力範圍設立賭局,引誘工人以工資作為賭本,從中抽頭圖利。這種「陰險」手段不僅能牟取暴利,還能利用賭債迫使工人從事偷盜搶掠的犯罪。當然,一山豈能藏二虎,「友聯館」和「友樂館」在從事犯罪時,難免會出現衝突。兩方在數次火拼中不斷壯大,進行各種非法活動,而其他幫派也相繼出現,在鴉片戰爭後更是「百花齊放」。
後起之秀——「利廬」
鴉片戰爭後,澳門經濟陷入全面衰退,政府於是以鴉片和苦力貿易為收入來源,促使澳門成立多個「招工館」(即「豬仔館」)。全盛時期,澳門的招工館達到300家,而人口販子更多達三、四萬人。其中一家名為「利廬」的招工館,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成為新的澳門堂口。他們的招工館設在紅窗門街,由人販頭目李七斤成立。他不僅收買一批拐匪、地痞和流氓去強拐人口,又以賭博和借貸來誘騙「豬仔」,甚至以迷藥等手段進行綁架。「友聯」、「友樂」和「利廬」三大澳門最古老的黑幫,開創了本地黑社會的先河。
「陀地派」大戰「過江龍」
隨著澳門黃賭毒盛行,更為黑幫的滋生提供了重要溫床。在二十世紀初期,澳門黑幫勢力日益強大,發展至十多個堂口。如「友聯」等規模較大的幫派,人數多達千人,而小的只有百多人。當時各幫派主要盤踞黃包車、碼頭和茶樓等行業,或在賭場、煙館和妓院當護衛和打手等。黑幫老大有時更以「街坊地保」的身份,調解民事糾紛,平息爭鬥。即使各幫派之間存在利益之爭,但很少爆發大規模廝殺,最嚴重是1929年「友聯」和「利廬」兩大派在「泉州號」碼頭的衝突。
到了五十年代初期,澳門活躍的黑幫勢力已經將近二十個,合計有15,000人。然而,香港在1956年爆發「雙十暴動」,使澳門黑社會發展出現一次大轉變。這場騷亂由當時屬於國民黨的地下組織「十四K」策劃,並與其他香港三合會在九龍發動。港英政府出動大批警察進行大搜捕,一口氣捉了3,000名黑幫份子,並把大部份人遣送到澳門,包括一些成名的江湖人物。
這批「過江龍」來到澳門後,不出一年便以香港的架構重組,招兵買馬,「十四K」、「和安樂」(即「水房」)、「和勝義」三大堂口在澳門成立。雖然俗語說「猛虎不及地頭蟲」,但這批香港派堂口善於經營,而且心狠手辣,所以勢力迅速強大,威脅到本土黑幫的地盤。本地派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於是與香江派進行火拼。1958年「水房」與「利廬」在白眼塘,以及1961年「同義」與「勝義」在司打口,分別進行火拼,結果本地堂口慘敗收場,來自香港的三合會自此主宰澳門的地下黑社會。
除了香港堂口之外,一些新興幫派也在澳門相繼出現,如「三巴堂」、「新義」等。這些堂口主要由青少年組成,雖然組織和紀律鬆散,但卻因為他們多是未成年,使警方在法律上難以起訴,所以黑社會勢力進一步發展。不過,在1966年「一二三事件」後,澳葡政府採取措施打壓,使澳門黑社會勢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賭業下的濠江風雲
自「友樂」和「利廬」以賭博起家,澳門黑幫便與博彩業產生密切的關係。在六、七十年代,澳門博彩娛樂有限公司專營博彩業,一眾黑幫便想盡辦法從中分一杯羹,他們以高利貸的途徑介入賭場。起初他們以回港證作抵押,但隨著警方瓦解幾個高利貸集團,把檢獲的證件無條件歸還,令放數者「收唔返尾數」。黑幫於是改向熟人埋手放貸,但利息大為提高。這時,從事高利貸的黑幫有十多個,包括「十四K」、「水房」、「友樂」、「福義興」等,其中「福義興」的老大「扁平頭」能夠在葡京賭場做了三年高利貸,成為高利貸行業的「不倒翁」。
然而,高利貸也經常導致糾紛和血案發生,最為嚴重的是七十年代末的葡京酒店血案。當時,「十四K」的陳阿細在收數時謊報,被上頭劉強解僱,但他懷恨在心,威逼劉強付「解僱金」。原本,劉強打算交出部份錢財了事,但陳阿細依然追討其餘金額。敬酒不飲飲罰酒,劉強決定還以顏色,暗中僱用香港殺手集團來算帳。在交錢當天,陳阿細見劉強久候不至,第二天便與手下由葡京直奔到劉強的住宅,結果他們被殺手伏擊,陳阿細當場慘死,其他同伙亦身受重傷。
到了八十年代,澳門葡京開創賭廳和疊碼制度,藉以開拓更多客源,增加賭業收入。若要承包賭廳,不但需要有雄厚財力,也要有強硬背景,因而給一些江湖勢力介入賭場提供機會。在賭廳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各大黑幫都使出渾身解數來奪取賭廳租營權,最終掀起澳門黑社會的一場風暴。
賭場爭霸戰的序幕由「街市偉」(原名吳文新)開始,他最初與澳門「十四K」的「摩頂平」合作經營賭廳,原本生意有聲有色,但兩人後來鬥不和,導致爆發衝突。之後摩頂平被控謀殺時,「崩牙駒」出面指證,立下大功,所以被街市偉大力扶持為「十四K」頭目,同時標誌著腥風血雨的降臨。
高調「教父」——崩牙駒
「崩牙駒」原名為尹國駒,出生於青洲貧民區。據說,尹國駒老家在廣東海陸豐,那裡曾出過不少毒梟,也是三合會等黑道組織的活動地區,但後來他的父親過繼到中山坦洲,也由原來的譚氏改為尹氏。出生後,父母取其名為「國駒」,可見對他寄予厚望。家裡窮困加上弟妹出世,尹國駒在小二開始輟學,當點心學徒及在製衣廠裡剪線頭,盡力去幫補家計。
不過在工作之餘,尹國駒也與街童混上,後來更放棄酒樓的工作,開始聯群結黨地炒賣黃牛票,並成為黃牛黨的老大。一次,尹國駒買了部「綿羊仔」與人過招,但在練車中失事,一隻門牙報銷,被同伴戲稱「崩牙駒」,想不到這個花名,後來卻成為最聞風喪膽的名字。
在出庭指控「摩頂平」後,街市偉讓崩牙駒上位,在除去昔日大佬黑仔華後,崩牙駒打算與水房賴合作,壟斷賭場事務,但遇上香港黑幫的頑強抵抗,並爆發兩次流血衝突,結果把香港幫派的勢力趕出澳門。然而,崩牙駒的野心卻使街市偉和「水房賴」(原名賴東生)感到威脅。終於,澳門兩大幫派「十四K」與「水房」正式開戰,雙方分別鎖定對方的頭目,槍戰械鬥時常發生,嚴重影響賭場生意,更使澳門成為高危區。
隨著崩牙駒在這場戰鬥中得勝,他自資1,400萬來拍攝自傳電影──《濠江風雲》,更邀請香港影星任達華做主角。其後,他高調地接受國際雜誌《時代週刊》及《新聞週刊》的訪問,令澳門警方高度監視崩牙駒的所作所為。結果1998年5月1日,崩珍駒設汽車爆炸局,令當時的警察局局長白德安險死,警方當晚拘捕崩牙駒,隨後更被捕入獄。
澳門自回歸後政局回穩,在特區的努力下,昔日的腥風血雨已經成為歷史。黑幫的非法作為是社會發展的陣痛,值得人們反思和探究。
(本文刊載於《梳打雜誌(第58期)》二月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