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閣上街的政府船塢辦公室遺址,自船塢搬遷後一直荒廢。 |
1553年,葡萄牙人批准在澳門定居,標誌澳門從小漁村一躍成為國際轉口港,港口成為澳門發展的重要基石,對它們的管理成了澳門政府數百年的任務。為了實行這項任務,管理部門必須擁有一支船隊來協助執行。這批船隻中不少是在澳門製造和維修,而負責的部門正是政府船塢。在人來人往的媽閣上街(Rua de S. Tiago da
Barra)附近,有一片具有葡式建築的建築群,但卻被人用鐵板包圍著,唯獨一座兩層的建築物能讓人觀看。這座建築物是昔日政府船塢的辦公樓和車間,而這片建築群正是荒廢的媽閣船塢遺址。
在澳門開埠初期,政府對港口的管理主要在軍事防衛上,直到1822年議事會(Leal Senado)委任海軍上校巴萊托(Francisco Victória
Vasconcelos Pereira Barreto)管轄一切海上貿易和船舶事務,才標誌港口管理的新開始。其後,港務局在1841年成立,以管理一切海上事務,而港務警察(今天的海關)也屬其管轄。初期的港務局位於內港的司打口(Praça de Ponte e Horta)附近,以便管理附近的海事活動。
1889年的澳門地圖,圖中顯示港務局初期的位置在內港司打口附近。(地圖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 |
單純擁有人員在陸地上是不可能順利執行工作,港務局也建立了自己的船隊來協助工作。港務局局長希納迪中尉(Demetrio Cinatti)在1884年的記錄提及當時已有一支由四艘快艇、一艘機動挖泥船、十艘小船和六艘大駁船組成的船隊,更重要的是港務局已經擁有一座小型船廠作維修和保養之用,而工作由兩名工人完成。其後,在1887年的規章中規定人員包括四位機械師、四位鍋爐工人(即司爐)和四位裝填工,其中一位機械師需要具備鐵工技師的資格,並作為船廠的負責人。
當時的船廠位於港務局附近,不過內港一直受到淤塞問題的困擾,港務局和船塢的位置不適合作為他們的基地。當時港務局曾考慮遷往南灣,但那裡跟北灣相距太遠,而問題一直擱置下來。終於在1890年,一位名叫曹先葉的葡藉公民將位於媽閣的土地送給政府作為碼頭,總督佈渣(Custódio Miguel de
Borja)其後批准工程,費用為24,560元及工期為兩年。
1912年的澳門地圖,圖中在媽閣廟附近有一處地方,寫著"Doca D. Carlos I ou da Capitania",即「港務局的嘉路一世碼頭」,即今天的媽閣政府船塢。(地圖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 |
(續下文)
參考資料:
- 施華(1996年)。《澳門政府船塢:造船和修船一百年》。澳門:澳門海事博物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