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媽閣政府船塢遺址:造船修船一百年(五)

使用中的斜體船塢,媽閣政府船塢共花了二十年時間完成。(圖片來源:澳門船舶製造廠)

(承上文)

        戰爭結束後,澳門百廢待興,但對這座小城而言,即使沒有受戰火洗禮,復甦的過程依然漫長。媽閣政府船塢的斜體船塢工程在1951年已經進行將近二十年,這時的船塢廠長由新上任的皮雷斯上尉(João Pires Antas)擔任,他從工務司的手中接回斜體船塢工程。當時的斜體船塢只有123米長,而且無法處理吃水超過5英尺(即1.52米)的船隻。船塢內原來的鐵軌、滑車、兩台絞車和兩個鍋爐,在1943年時原本被工務司拿去拍賣,但被總督戴思樂(Gabriel Mauricio Teixeira)收回並交給日本人以換取食糧。

        雖然斜體船塢沒有鐵軌滑道,但皮雷斯決定為它安裝了兩條約60米長的木槽和約30米長的木車,由政府船塢自費41,000元安裝。1952年8月28日,斜體船塢工程動工後二十年,工程終於完成。皮雷斯廠長在任時,不但完成斜體船塢的建造工程,而且後來成為第一屆格蘭披治大賽車(Grand Prix)委員會成員,媽閣船塢也成為參與賽車下船的地方,直到1989年才結束。

政府船塢內的機械車間,機械都以皮帶轉動運行。(圖片來源:《澳門政府船塢:造船和修船一百年》)
        1960年,政府船塢為港務局建造六艘「C系列」稽查艇,以接替在1940年代的「A系列」船隻。同時,政府船塢也為海島市小輪船有限公司(即現在的澳巴公司)建造客輪,名為「路環號」(“Hoi Tak”),以用於澳路氹三島的居民運輸,其後在1963年再為海島輪船公司建造「氹仔號」(“Hoi Heng”) 客輪。兩艘客輪一直服務三島的居民往來,直到嘉樂庇總督大橋和路氹連貫公路通車為止。除了港務局和海島輪船公司外,海軍、澳門電燈公司(即現在的電力公司)和澳門自來水公司都是政府船塢的客戶。

        1964年,政府船塢脫離港務局的管轄,並得到行政和財政自主權,其實這項訴求在洛佩斯上尉二度擔任船塢廠長時已經提出,使一直未被批准。其後在1970年,有關政府船塢的組織章程公布,章程指出船塢負責船舶建造和修理工作,以及國家機構所需的各種機械和電工工程方面的工作。至於另一項渴望已久的訴求,政府船塢的搬遷,計劃在1965年再次被提出,可惜結果又是石沉大海。即使如此,這時政府船塢還是在斜體船塢旁建造服務站。

港務局的拖船「阿貝卡西斯號」正在建造中。(圖片來源:《澳門政府船塢:造船和修船一百年》)
        除此之外,政府船塢還有一件鮮為人知的小事。1966年,正當船塢工人為「阿貝卡西斯號」(“Abecassis”)進行下船前作最後準備時,一尊破碎的銅像被運到政府船塢。它正是曾屹立在議事亭前地(Senado Square)的美士基打(Nicolau Vicente Mesquita)像,銅像在「一二.三」事件中被拉倒下來,其後一直保留在船塢內,直到被運回葡萄牙里斯本為止。政府船塢就這樣與「一二.三」事件的主角扯上關係,成為它鮮為人知的秘密。事件爆發十日後,「阿貝卡西斯號」悄悄地下水,它是港務局的一艘拖船……


(續下文)


參考資料:
  • 施華(1996年)。《澳門政府船塢:造船和修船一百年》。澳門:澳門海事博物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濠江風雲——黑幫秘聞錄

        「有錢賺的地方,必定會有衝突,問題是下位對手是另一個堂口的老大,還是您的伙伴,又或是您的兄弟而已。」這是電影《濠江風雲》中黑幫老大尹志巨的「名言」,也是回歸前澳門江湖的最佳寫照,幫派鬥爭進入白熱化,火拼時常發生,使澳門人心惶惶。然而早在「十四K」和「水房」出現前,澳門黑幫已經存在兩個世紀,到底誰是本地黑幫始祖呢?這種社會的陰暗面,大家從來都抱有好奇,但一直看不清的層層迷霧,讓我們斗膽,捕風捉影地為大家揭開其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