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最後的海村風情——路環村 |
對大多數澳門人言而,路環村是既遙遠又陌生的地方。官方雖對古村的稱呼為「路環市區」,但路環村得以保留它原始的一面,或許是澳門早已消失的一面。沿著十月初五馬路(Avenida de Cinco de Outubro)漫步,飽覽古村風貌,細聽海浪之音……若要真正地感受澳門,路環村更勝鬧市或賭場。
氹仔(Taipa)和路環(Coloane)兩島,由於遠離澳門的煩擾及雜亂,所以歷史文化和人文風貌得以較為完整地保留下來。不過近年兩地急速地城市化,對當地僅存的文化構成嚴重威脅。對於氹仔和路環早期的歷史,一直鮮有人研究之;但近年經過多位學者進行深入研究,路氹兩地的歷史漸漸變得清晰,社會大眾對兩地文化也有所關注。
路環村位於島的西岸,為島上最大的村落。跟澳門和氹仔一樣,「路環」並非村落最古老的名稱。若翻閱古籍及調查文物,會發現路環古稱分別為鹽竈灣、鹽灶灣(天后古廟內的古鐘)、鹽灶(譚公廟內的對聯)及鹽灣。自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年至1162年),香山縣南邊被設為產鹽區,由於路環位於產鹽區內,因此村民稱為「灶丁」和「灶戶」,其所納之稅為「灶稅」。
譚公廟前地,曾為路環村的主要鹽區。 |
昔日主要的鹽場,為譚公廟前地至三聖宮地,即十月初五馬路海岸。由於接近海邊,所以方便採集海水作製鹽。以鹽來命名,足以反映產鹽業是路環村村民的經濟生產。當時產鹽業是路環村極為重要的產業,它為村落帶來大量財富,四座廟宇的與旺也基於此。直到20世紀初,路環村尚存在產鹽及買賣,甚至供應至澳門半島。奇怪的是,產鹽業卻靜悄悄地式微,其原因可在為又一謎團,理由不排除與土地開發、海水污染及無人承繼有關。
清初朝廷為對抗台灣鄭氐,因而實施海禁,強迫沿海居民遷至內陸,嚴禁任何人等出海,以徹底斷絕與台灣的關係。在1662年(康熙元年)首次發出遷界令,遷界之列內的居民必須向內陸遷移五十里。由於路環村也在列內,很多村民被迫收搭細軟離開,這些人其後於1664年(康熙三年)再遷入縣內各處。
當時遷界令的實施極為嚴苛,家園在離開前被焚燬,同時不許出海。這些措施嚴重影響中國沿岸地區的發展,房屋及田地被毀;很多居民被迫離開,流離失所,加上路途遙遠,不少家庭在路途中走散,很多人因受到路程而客死異地。遷界令雖然後來被解除,影響了路環等地日後的發展……(續下文)
參考資料:
- 鄭煒明(2007)。《氹仔路環歷史論集》。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
- 陳煒恆(2000)。《路環掌故》。澳門:臨時海島市政廰。
- 張卓夫(2010年9月)。《路環的古廟楹聯與製鹽業》。《海島迴瀾(第二期)》。澳門:民政總署氹歷史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