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城市的細胞,假如人的逝去所帶走的是城市的精神,那麼我們的城市正步向死亡……
旅院文化遺產管理課程二年級學生每年都會舉辦活動,以宣揚文化遺產及提高大眾對遺產和社會的關注。活動為「文化遺產詮釋」(Heritage Interpretation)課程的實踐部份。因今年為「世界遺產日」(“World Heritage Day”)以「世界遺產與可持續發展:當地社區的角色」(“World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Local Community”)為主題,所以活動也以此為題。
表演的故事發生於20世紀初的雀仔園坊,在此之前必須先簡介雀仔園坊的過去。雀仔園坊(Bairro Horta da Mitra)本是澳門舊城區內的樹林,曾為葡萄牙人狩獵的地點,直到1863年,澳葡政府才正式開闢「雀仔園坊」。由於不少華人在附近的水坑尾坊(Bairro do Campo)工作,所以皆聚居在雀仔園,形成濃厚的社區鄰里關係。
雀仔園內建有一座福德祠,為區內重要的廟宇建築。1883年,澳門總督湯馬士.羅沙(Tomás de Sousa Rosa)因修路而批出新地作重建福德祠,並為街道修建石級,故以其名命名街道:「羅憲新街」(Rua de Tomás da Rosa)。這正是為何故事名為「羅憲復憶:雀仔園的人與情」(“A Tale of a Street: Community Heritage of Rua de Tomás da Rosa”)。故事講述一條居住在雀仔園內的老街坊(慶伯),在臨終前「復憶」自己的過去,從一個頑皮的青年,成為區內德高望重的福德祠值理會主席,為當地社區服務。
嚴格來說,表演的故事性並不高,但卻不會受到劇情的束縛,讓內容及主題更能從演出中體現出來。同時,演出中加入大量互動元素,細節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演出開始前由本地德高望重的建築師「遊覽」石牆街(Norte do Patane)的古石牆村和沙梨頭村遺址。其後,慶伯的孫女從回澳一幕中,但他們巧妙地把影片與現實聯繫在一起,把觀眾的焦點從投影(2D)帶到舞台(3D)上。
表演中有不少部份把舞台延伸至整個禮堂,如「打更佬」、慶媽尋子,特別最德高望重的梁伯表演傳統土地誕的「放花炮」儀式,讓觀眾成為參與者的一部份。結束時,雖然只是簡單地以慶伯的逝去,沒有詩句,也沒有歌舞,但帶出幾個問題作反思。
慶伯的逝去,離開的不只是他的靈魂,也包括雀仔園的回憶和生命,我們是否坐以待斃,看著一個又一個老街坊的逝去,一段又一段記憶的消失……(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