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的氹仔地圖,圖中在氹仔古村的海傍上有"Estaleiros para Construção de Lochas",即「建造帆船的船廠」,位於若在今天的黑橋街一帶。(圖片來源:《氹仔情懷》) |
(承上文)
正當澳門半島的造船業在上世紀前期發展時,路氹兩島同樣也有本地的造船業。路氹兩地跟澳門一樣以漁業為主,早在清代道光及咸豐年間(即1821年至1861年),兩島的漁業發展而有相當的規模。氹仔三婆廟的石碑及路環譚公廟旁的《過路環勒石曉諭碑》上均記載路氹兩島的漁船眾多,可見當時漁業是十分發達,而氹仔甚至可能已設有船廠。
1887年(光緒十三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有關澳門界線的奏摺上提及路氹的情況。他指出當時氹仔居民約二百戶,漁船極多,丁口四千餘,舖戶、船廠六十餘家,居民蓬屋一百餘家,壯丁二三千人。至於路環,居民約有百戶,丁口二千餘。船廠約有四十餘家,民居百餘家。路氹合計約有拖船八千餘隻、小輪渡船兩艘。然而,張之洞的奏摺可能在數字上有所誇大,但其他資料則顯示光緒年間氹仔船廠約有五間、路環則有一間。由此可見,即使路氹造船業的規模不及澳門本土,但其發展不比澳門遜色。
蝦罟是用來捕蝦的漁船,船上掛著的都是拖網。(圖片來源: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澳門昔日生活照片》) |
在1920年,氹仔合計有六家船廠,分別是廣泰隆、勝和、全昌、合成、合棧和永茂隆,當中以廣泰隆和勝和歷史最悠久,兩家船廠可以追溯至晚清光緒年間。當時船廠主要位於地堡街(Rua
do Regedor)和施督憲正街(Rua Direita Carlos
Eugénio)上,以生產蝦罟、釣艇和風帆船等漁船,而勝和船廠更能建造較大的拖船。氹仔的造船工人多來自廣東中山及東莞兩地,也工人們在旺季時來氹仔造船,淡季時回鄉耕種。在1950年代,氹仔只餘下四家船廠,分別是廣泰隆、廣合隆、義興隆和梁尹記。不少船廠,如勝和、全昌、合成和永茂隆在1930至1940年代結業,原因與當時造船業衰落及氹仔同樣受到港口淤塞有關。
路環合成船廠,原廠開設在氹仔,後船廠東主另在路環荔枝碗開設新廠,估計船廠有約七十年歷史。 |
至於路環,有關20世紀初期的造船業記錄並不多。從十月初五馬路(Avenida de Cinco de Outubro)附近的船廠前地(Largo do Estaleiro)及船廠巷(Travessa do Estaleiro),街名顯示這一帶可能是早期船廠的集中地。其後,船廠漸漸遷至路環村北面的荔枝碗經營,但荔枝碗在何時成為船廠區則有待考究。不過在《澳門工商年鑑》中,有關路環最早的船廠記載在1966年。另外,路環的合成船廠是從氹仔遷來的,而氹仔的船廠在1930年代空置,可以推斷荔枝碗造船業的歷史可能始於更早的時間。
隨著澳門、氹仔和路環的造船業步向20世紀後期,三地的發展開始趨向一體化。在變革中的五十年,澳門造船業將經歷潮起潮落……(續下文)
參考資料:
- 鄭煒明(2007)。《氹仔路環歷史論集》。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
- 黎鴻健(2010)。《氹仔情懷》,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
- 大眾報(1966)。《澳門工商年鑑 第八回(1966)》。澳門:大眾報。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9)。《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中國:人民出版社。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