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眸.2012:轉變.澳門

2012年12月31日黃昏時的澳門半島
       今天登上氹仔瞭望台,在金光藍天的襯托下回望澳門半島的景色,這份景色不但讓人感到振奮,也讓人感到可惜。屹立在南灣的高樓以及新口岸的娛樂場,標誌著澳門回歸後的新發展。澳門經濟在旅遊業和博彩業的帶動下蒸蒸日上,增長數字再創新高。澳門不再是中國南方的葡式小城,而是榮獲「東方拉斯維加斯」的國際城市,但在城市發展中演變不斷地出現。
        青洲坊、義字五街和紅街市桃花崗等地都澳門居民的集體記憶,它們都是澳門上世紀後期的產物,見證經濟從傳統手工業轉向製造業。可惜今天製造業也步向衰落時,為滿足居民的生活,以及未來的發展,這些與時代脫軌的產物被淘汰,並消失在人們的眼中。另外,澳門有不少特色老店,如銘記錶店、晶記餅家和彭記咖啡檔等,在這個繁華的大都市中漸漸地被淘汰。這些事件中,桃花崗事件是最值得人們反思:發展的背後真的只有拆卸這些集體記憶嗎?而一個連居民的集體記憶也不能守護的政府,居民又可以指望它能做甚麼?
        除此之外,政府也提出不少發展計劃草案,如望廈文化村、路環船人街棚屋和荔枝碗船廠區等;還有其他古蹟活化計劃,如中西藥局、益隆炮竹廠和九澳聖母村等。政府嘗試開發這些土地以配合澳門的旅遊及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這點對歷史建築的保護無疑是好事。然而,計劃是否能如願以償地保護及活化地方倒是有待觀察。從過去的經驗中,不難發現這些計劃往往是過分著重未來發展,而缺乏對歷史建築自身價值保留的考量,活化成為對歷史建築的傷害。

在瞬息萬變、人雲亦雲的世代,只有看破塵世、保持真我,才能獨樹一格、突顯自我。
        城市的轉變是無可避免,因為這是演變的過程,也是它生命中的一部分。然而,轉變並不代表要抹殺過去,在瞬息萬變、人雲亦雲的世代,只有看破塵世、保持真我,才能獨樹一格、突顯自我。


(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濠江風雲——黑幫秘聞錄

        「有錢賺的地方,必定會有衝突,問題是下位對手是另一個堂口的老大,還是您的伙伴,又或是您的兄弟而已。」這是電影《濠江風雲》中黑幫老大尹志巨的「名言」,也是回歸前澳門江湖的最佳寫照,幫派鬥爭進入白熱化,火拼時常發生,使澳門人心惶惶。然而早在「十四K」和「水房」出現前,澳門黑幫已經存在兩個世紀,到底誰是本地黑幫始祖呢?這種社會的陰暗面,大家從來都抱有好奇,但一直看不清的層層迷霧,讓我們斗膽,捕風捉影地為大家揭開其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