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沙梨頭的工羨行會館,即澳門造船工會,創立於1854年,是澳門最古老的行會之一。 |
捕魚業曾經是澳門舉足輕重的重要行業,昔日不少居民從事漁業為生,內港及南灣皆是漁民聚集的地方。捕魚業的發展,除了依靠地區豐富的魚產地外,還有支援漁業發展的相關行業,而造船業正是其中之一。漁業的興旺決不能沒有造船業的支援,澳門造船業全盛時期的規模,絕不比同一時期的神香、火柴和爆竹三大傳統工業遜色,不少人更把造船業稱為「第四大傳統工業」。澳門造船業的歷史源遠流長,本篇將細說這個支撐澳門漁港發展的行業歷史。
雖然澳門造船業的歷史悠久,可惜造船廠往往是臨時性的簡陋建築物。除非是大型的造船工場,如位於廣州的秦漢造船工場遺址和南京龍江船廠遺址,否則很難發掘船廠的遺址。不過造船作為行業也存在著行會,即同業公會,而澳門造船工會位於沙梨頭街(Rua do Patane)與麻子街(Rua da Palmeira)交界。造船工會的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當時沙梨頭和新橋近海一帶船廠林立,從事造船業的工人人數眾多。工人於是在1854年(咸豐四年)創立「工羡行會館」,即今天澳門造船工會的會館。
工羨行會館內的魯班像,造船業與建築業一樣奉魯班為師祖。 |
工羡行會館選址位於新橋是由於接近當時的造船廠區,眾船廠為成立行會而集資,足足花了三年時間籌募經費。會館除了作為工作議事之地,也是作為供奉造船師祖魯班的廟宇,所以會館又被稱為「師傅廟」或「魯班先師廟」。造船工會不但是造船工人們議事交流的地方,也擔當造船資格認證的地方。工人入行到船廠拜師學藝,經過三年時間完畢後才能到會館登記為正式造船匠。另外,造船工會也是勞資雙方談判的代表。
澳門船廠早期主要是生產木製漁船、蝦船和拖船等小型船隻。直到19世紀後期,生產船隻才大大改善。在1886年4月,華商郭慶雲由欠債,只好出售船隻上的三枝桅頭。該船名為「郭名利」,可載重一千六百擔(約九十多公噸),船上裝置兩尊12磅火炮、一尊8磅火炮、六個火藥桶,還有彈碼、木鐵錨、水櫃、三板艇和各種設備。由此可見,19世紀後期澳門生產的船隻不在局限於近海作業的漁船,也生產具遠洋航行的漁船及商船。
然而,澳門造船質量上升的同時,船廠的數量卻有所下降。1887年,新橋一帶尚有船廠二十五至三十座,每個船廠需要交納租銀30元,每年所得的納租約900元。1906年7月17日,造船業勞資雙方各派代表在華政衙門內,商議船廠行規的入行問題,商議後達成協定:凡入行者每天需交會費一仙,並另需入行費用;不願入行的人不能強迫入行;收納會費定在每週星期日,兩位收費人員只能在船廠外收取費用,決不能進入廠內索取費用。三日後(7月20日),船廠資方共20多個廠家同意入行行規。由此可見,澳門造船業在晚清時期雖然步向下波,但依然頗具規模和組織性。澳門海事博物館內的造船廠模型 |
(續下文)
參考資料:
- 吳志良、金國平與湯開建(2008)。《澳門史新編(第一册)》。澳門:澳門基金會。
- 王文達(1999)。《澳門掌故》。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教育》出版社。
- 鄭淑賢(2001年10月)。《引繩削墨巨舶 百年行業經興衰》。《澳門雜誌(第24期)》。澳門: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