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熱發紅的烙鐵、灰黑疲倦的面孔、髒亂混雜的車間、殘破落後的工廠,伴隨著嘈吵的機械聲及撞擊聲,與今天的高樓林立、富麗堂皇的二十四城,形成強烈的對比。它就是二十四城的前身——420工廠。這個一個故事,透過八個小故事,講述二十四城及中國五十多年的故事。
《二十四城記》,與其說是電影,不如說是記錄片,透過三代人的故事看到420的歷史。新中國建立初期,420作為大後方的軍需品工廠,從瀋陽千里迢迢地遷至成都。隨著初期對軍需品的需求上升,工廠在70至80年代處於鼎盛時期。工廠簡直是不夜天,員工們不斷地加班工作,以青春、汗水和感情為國家服務。盛極必衰,420廠開始步上衰落,被迫從軍需品轉移生產民用品,但也未能扭轉衰落的命運。最後,420廠被華潤集團收購並發展為大型地產項目「二十四城」,成為歷史的一部分……電影不單只是記述420昔日的輝煌,也說出三代人對工廠、工人階級和對社會的看法,從而反映急速變化中的中國,以及引導我們對這一切的反思。
秋葉繁多,但根只有一條。
地方(Place)即有意義的空間(Space),而城市是集體回憶和眾多不同故事的空間。當這種回憶消失時,只是隨風飄泊的枯葉罷了,在風雨的摧殘後,墜落到地上化為塵土。420為工人以及他們的家人的凝聚點,它的拆卸使凝聚力和記憶消失,成為沒有意義的空間。
中國以五千年的文明自居,卻在短短五十年時間遭到嚴重破壞。以破壞來重新發展,以回憶換取金錢,就是今天中國的發展精神。「一個只為錢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一個民族必須有精神。」中國正步向死亡,她的精神正在消失,成為沒有靈魂的活死人……
我們是活著的故事,是告訴世人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故事總不能擺脫時世改變。《二十四城記》中的講述者只是普通人,並不是甚麼歷史專家和學者,但城市的回憶和時世的轉變,早以成為他們故事中的刻紋。八個受訪者的記憶,是能夠編寫成八個獨立的故事。故事之間的紋理,能有序地合併成城市的回憶,一個集體的回憶。
考古發掘和古籍文獻是研究歷史的主流資料,卻往往忽略了口述歷史,一種真實而獨特的珍貴資料。通過他們的故事,對歷史的理解會變得更深刻、更真實。可惜,發展使人與人的關係漸漸疏遠,透過溝通和回憶的口述歷史,更難以傳達下去、連繫下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