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清平巷的清平戲院,只餘下「清平戲院」四字,讓人重溫它的往事。 |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城市人的娛樂活動遠比以往豐富,也較以前方便。只要手上有一部智能電話,即可享用數之不盡的娛樂,包括看影片、聽音樂、打遊戲、講電話、看電視等等。多樣和快捷成為「娛樂」發展的趨勢,漸漸地昔日的娛樂活動從生活中被改變。在手機和電視螢幕上看戲劇和電影,逐漸取代人們到戲院觀看的習慣。
澳門歷史上曾出現29座戲院,但至今依然營運的只有5座。談到戲院業,澳門戲院質素可以不及鄰近地區,但也曾經是轟動一時,創下不少事跡。崗頂劇院(Dom Pedro V Theatre,又稱「伯多祿五世劇院」)在1860年由土生葡人集資興建,為中國首座西式劇院,主要演出西式戲劇。不過,當時卻沒有作為粵劇演出的固定場所,演出一般都在臨時搭建的戲棚內進行,所以澳門總督蘇沙(Antómio Sérgio de Sousa)認為這是城內的「美中不足」。
王祿和王棣父子在1866年(同治五年)以「紹昌堂」的名義,發展福隆新街(Rua da Felicidade)一帶,但初期該區發展租務成績不太理想,結果他們只好以「集成堂」承擔所有舖屋。這時,澳門總督蘇沙(Antómio Sérgio de Sousa)看到王氏父子開闢福隆新街區,於是決定撥給他們深巷仔街(即夜呣里)尾的廣闊空地和海傍,吩咐是興建中國戲院,一來能帶旺該區,同時又能為城市增添色彩。
路環譚公誕神功戲,以竹棚搭建而成,非常方便和快速,為最原始的粵劇上演場地。 |
王氏父子接受羅沙總督的建議,並於1870年(同治九年)10月開始動工,希望戲院能帶動「集成堂」的業務。兩年後戲院建築基本竣工,然後經過一番裝修後,終於在1875年(同治十四年)正式完成。與此同時,該區海傍土地也已經開闢,店舖建築皆先後竣工。
戲院開幕之日,正值王祿71歲大壽(八秩開一)的大日子,兒子王棣為此決定大肆慶祝。他決定從廣州請來當時極為著名的「永豐年第一班」來到新戲院,首場即上演《香花山大賀壽》為父親賀壽,以盡善頌善禱之意。此外王棣又在戲院內大排筵席,歡宴迎客,場面盛大,喜氣洋洋。正當賓客喜極歡盡之際,王氏父子決定以「清平」來命名這座戲院,寓意娛樂清平,而清平戲院從此聲名大噪。
1960年代的清平戲院 |
參考資料:
- 王文達(1999)。《澳門掌故》。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教育》出版社。
- 李鵬翥(2001)。《澳門古今》。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 林發欽(2004)。《澳門街道的故事》。澳門:培道中學歷史學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