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哥古蹟:高棉帝國的微笑(三)——吳哥窟(中篇)

吳哥窟寺廟內的石雕壁畫,題材為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俱盧之野戰爭(Kurukshetra war),是整部史詩中最高潮的部份。

(承上文)

        爬上第一層的平台,可以看到兩邊的「石雕壁畫」長廊。壁畫浮雕環繞著第一層的長廊,這些壁畫是高棉藝術中最有名的作品,主題包括印度神話及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由於時間有限,所以決定繼續向上前進。經過狹窄的台階後來到吳哥窟的第二層平台,眼前出現的是以十字形迴廊分格成的四座水池。相傳這些水池是昔日為治療病人的浴池,各個浴池象徵一種元素,病人則根據所屬的元素在浴池中治療。
寺廟內第二層的其中一座浴池,以十字形迴廊分為四座浴池。
「千佛堂」內曾設有大量佛像雕塑,但因戰亂和偷竊而破壞。
        這層的平台上長廊上放有很多佛像和雕刻,因為後來吳哥窟成為小乘佛教(Hinayana)的聖地,所以這層曾經設有多尊佛像,有「千佛堂」的美譽。可惜,隨著寺廟被人空閒下來,以及戰亂和偷竊等破壞,很多佛像已經散失世界各地,經過各方的努力後,部份佛像和雕刻得以重現在「千佛堂」上。若往十字形迴廊的南和北面走,會看到寺廟內的藏經閣。
吳哥窟的寺廟山,象徵著印度神祗的居所——須彌山。
        假若以為這層平台已經是吳哥窟的核心,那未免太小瞧這座「寺廟之城」,繼續向第三層前進會看到廣闊的廣場,左右各有一座藏經閣,而中央出現吳哥窟的五座寺廟山,分東、南、西、北角塔及中央主塔。單單站在一旁欣賞聖塔的氣勢是不足的,應該要身體力行去感受寺廟和帝國的雄偉。寺廟山四面各有三道階級,共十二道石梯,讓人爬上「須彌山」的山頂。不過因為遊客眾多和十分危險,所以只開放一條通道供遊客登山。雖然在原來的石梯上加建了設有欄杆的木梯,但「天梯」的陡峭有如登山般艱苦。
吳哥窟中央寺廟山的「天梯」之一,由於斜度十足及攀登時具一定的危險,所以只開放一條天梯。 
        來到吳哥窟的心臟地帶,在寺廟山的同心長廊上可以飽覽吳哥窟的全景。寺廟山的平台與第二層的十字形迴廊相似,四座角塔和中央主塔被長廊連接著,而五座聖塔都是神龕。中央主塔四面開通,原本塔內設有一尊八臂毗濕奴神像,但其後在改為佛教寺廟後被佛像取代,寺廟的主神從印度教的毗濕奴轉變為佛教中佛陀。在中央主塔內有一個大洞,曾經埋藏著寺廟內大量的金銀財寶,但後來被人洗劫一空。
寺廟山內的中央聖塔,原來供奉著印度教大神毗濕奴,現作為供奉佛陀。
吳哥窟的門楣上都雕刻了阿帕撒拉仙女,也就是飛天舞女,這些雕像是吳哥古蹟中最常見的雕刻。
        吳哥窟是高棉帝國和其建築發展最為鼎盛的標誌。塔樓以錐形的發展達到成熟,具有曲線輪廓;十字形長廊和露台也應用到建築上,同時長廊較以往的寺廟寛闊。蛇神像的頭上裝飾,而且欄杆柱突出地面上。牆壁上有大量淺浮雕,如阿帕撒拉仙女(Apsara);門楣上充滿著圖案,如緊密而捲曲的植物和印度神祗,有時會是神話和故事。由於這個時期的建築風格具有上述特色,而吳哥窟為集大成的建築物,所以這種建築風格名為「吳哥寺式」(Angkor Wat Style)。
坐在寺廟山下的遊客,可見吳哥窟的非一般的人氣!
        登上吳哥窟之巔後,參觀的時間不經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半小時。雖然寺廟還有不少地方尚未探索,但還是要離開這座偉大的神殿。離開時較為麻煩的莫過於從寺廟山返回第三層平台,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這點套用在吳哥的寺廟中是有過之無不及。不久,返回吳哥窟的入口後,回頭一看這座寺廟之城,它的偉大就如大神般震撼世人。




參考資料:
  • Freeman, M., Jacques, C.(2009)。《吳哥深度旅遊聖經》。台灣:貓頭鷹出版社。
  • 馮曉靈(2010)。《柬埔寨食玩買終極天書10-11完全版》。香港:長空出版有限公司。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下)

1940年代的中央酒店圖則,原樓高六層的酒店加建為十一層高。 (圖片來源:《城市經緯:新馬路及其周邊街道特展圖錄》) (承上文)         1940年,位於內港十六號碼頭對面的國際酒店正式落成。九層的樓高讓它打破中央酒店保持多年全澳最高建築的紀錄,而酒店的奢華也毫不遜色於後者。顯然地,國際酒店是中央酒店所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對當時堪稱「賭王」的傅老榕和高可寧而言,豈能容忍這樣的挑戰!他們聘用香港頂尖的工程師,計劃對酒店進行加建。結果,他們提出一個相當大膽而瘋狂的方案——在中央酒店頂層加建五層,使建築達到十一層樓高,重奪最高建築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