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林圍 在澳門名地標——大三巴牌坊的背後,有一處名為「茨林圍」的地方,但這名字又從何而來呢?在十六世紀末,日本禁止天主教傳播,教徒也受到迫害,一些教徒因而逃離日本,前往澳門生活。這些日本教徒居住在聖保祿神學院背後的空地,並且種植馬鈴薯為糧食,因而得到此地名。不過,我們有沒有想過一個疑問:為何日本人種植的是馬鈴薯,而非稻米或其他農作物? 葡萄牙人與身穿西洋衣著的日本教徒 馬鈴薯具有豐富營養,且較稻米容易種植,日本教徒們種植薯仔不是理所當然嗎?或許吧,但大家必須要知道,馬鈴薯與居住在茨林圍的日本教徒一樣都不是中國的「原居民」,他們的「祖籍」皆是海外。 在1492年,哥倫布的船隊抵達美洲後,新舊大陸之間自此建立聯繫,並且進行一場動物、植物和病毒等的物種大交換。馬鈴薯正是「哥倫布大交換」的其中一員,它從美洲引進歐洲後,再經船路傳播到非洲和亞洲,並在中國落戶。除了馬鈴薯之外,番茄、番薯、辣椒、可可豆等也是從美洲進入歐亞,成為現今餐桌上的常客。換句話,沒有這些來自美洲大陸的作物,酸辣粉、辣泡菜、茄汁意粉、朱古力等根本不可能出現。 紐倫堡植物學家貝斯勒(Basilius Besler)在1616年繪寫的馬鈴薯 除了為餐桌添色之外,馬鈴薯、番薯、粟米、花生等也是源於美洲,先後在十六、十七世紀從海外引入中國。當時中國雖然依靠種植稻米,但稻米只能在平地耕種,使人口大多數聚居在稻米種植區。在新糧食引進中國後,農民可在西部山區或北部的旱區種植番薯、馬鈴薯、粟米等糧食,不但令山區和旱區得以開發,也使中國人口大幅增加。 回到茨林圍的地名,你會發現這是一場「奇遇」。日本教徒、馬鈴薯和澳門,本應是毫無關聯的人、物和地,卻因為大海和帆船而連繫共聚於大三巴牌坊背後,而這不過是全球化的一幕,不但改變了全球的生態,也影響人類文明的發展。 (本文刊登於《澳門日報學生報》2021年5月18日第E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