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澳門二十世紀經濟發展的見證(上)

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澳門西北面的交通主幹道之一,連接內港與北區。 

  提督馬路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北面,由於它連接澳門半島的西部南至北的交通,所以在半島的交通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這條街道雖不及中區的街道悠久,但卻見證澳門另一地區的發展。提督馬路全稱為罅些喇提督大馬路(Avenida da Almirante Lacerda),「罅些喇提督」所指的是港口公程局局長罅些喇(Hugo de Lacerda),提督馬路的開闢正是由他進行,然而這條街道僅是工程中的小部份。

  澳門在十九世紀中葉失去國際貿易港的地位,澳葡政府的收入只能依賴賭業、鴉片業等,但政府並未放棄重振港口,恢復昔日的貿易港地位,於是重整內港成為首要工作。不過,內港的發展長期受到沙泥堆積的影響,工程極具規模。1919年2月,澳葡政府對海邊新街、沙欄仔一帶徵用土地。其後,罅些喇的港口工程計劃在一年後正式展開,工程規劃不但為了重整內港,也建造澳門另一個港口「外港」,並且在古「蓮花莖」兩側填海造地。 

  提督馬路的工程是從北往南的方向進行,即蓮峰球場為最早的填海地段,工程基本在1921年填築完成。接下來,工人在街道緣海一側修建堤岸,以備民船和小輪船停泊。在1920至40年代,澳門漁業正處於繁榮時期,內港為最繁華的地區,而水路交通仍然是主要的來澳方式。從當時於提督馬路進行的施工圖則中,多數工程位於馬路沿海一側,不少圖則標示了建築作為船廠之用。提督馬路因接近內港,為方便修理船隻,街道沿海一帶建立了不少船廠。

  船隻在港口徘徊,船廠裡工人在吶喊,伴隨著鐵鎚的敲擊聲。在全盛時期,提督馬路為澳門最大的修船中心,共三十多座船廠。在1940年代後,隨著澳門漁業衰落及船隻轉向內地維修,該區的造船業亦步入沒落的命運。

  如果把1960年代的提督馬路進行的施工圖則與前期的作對比,大家會發現變化不大。雖然造船業衰落,但不少船廠並沒有關閉。造船業與建造業是十分相近的行業,而近海的地理優勢有利物流之用,因此當時船廠均改為建築材料零售點。時至今天,提督馬路有不少商店是經營建築材料買賣,亦有不少建築材料業行會設於提督馬路一帶。

  與此同時,提督馬路近內陸一側有較多建築出現,主要是為小型工廠、工場和木屋。工場主要出產香燭、火柴、鹹魚和棉紗等貨品,一般透過提督馬路運送到內港出口。一些木屋、住宅和商店亦逐漸在工廠附近建成。當時,龍華茶樓為附近工廠廠主商討生意的地方。

(續下文)


參考資料:
  • 李褔麟(2010)。《話說澳門街》, 澳門: 澳門松山學會。
  • 陳子良(1998)。《澳門百業》,澳門:培正史地學會。
  • 吳志良、楊允中(2005)。《澳門百科全書》, 澳門: 澳門基金會。
  • 吳志良、金國平與湯開建(2009年)。 《澳門編年史:第五卷 民國時期(1912 - 1949)》 。中國:廣東人民出版社。
  • 邢榮發(2005)。《澳門馬場區 滄桑六十年(1925 - 1985)》。《文化雜誌(第56期》。澳門:澳門文化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濠江風雲——黑幫秘聞錄

        「有錢賺的地方,必定會有衝突,問題是下位對手是另一個堂口的老大,還是您的伙伴,又或是您的兄弟而已。」這是電影《濠江風雲》中黑幫老大尹志巨的「名言」,也是回歸前澳門江湖的最佳寫照,幫派鬥爭進入白熱化,火拼時常發生,使澳門人心惶惶。然而早在「十四K」和「水房」出現前,澳門黑幫已經存在兩個世紀,到底誰是本地黑幫始祖呢?這種社會的陰暗面,大家從來都抱有好奇,但一直看不清的層層迷霧,讓我們斗膽,捕風捉影地為大家揭開其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