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文)
龍田村祖墳被毀,即使斬下亞馬留多少次,也是不能逆轉的事實。除了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那次,於1859年(咸豐九年)再次遭到掘墳開路,兩次工程已把龍田村祖墳徹底破壞。在風水上,祖墳稍有不佳會影響後世,更何況祖墳被毀。在1879年(光緒五年),澳葡政府佔領龍田村,在村落的左邊(即村落的東面)和後方(即村落的北面)開闢馬路。如同祖墳,村落開始遭受破壞。當中,在龍田村左邊開闢的馬路名為「二龍喉馬路」(Avenida da Flora),而「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一名是在1919年為紀念逝世的葡萄牙總統西多尼奧.拜斯(Sidónio Pais)而易名。
龍田村祖墳被毀,即使斬下亞馬留多少次,也是不能逆轉的事實。除了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那次,於1859年(咸豐九年)再次遭到掘墳開路,兩次工程已把龍田村祖墳徹底破壞。在風水上,祖墳稍有不佳會影響後世,更何況祖墳被毀。在1879年(光緒五年),澳葡政府佔領龍田村,在村落的左邊(即村落的東面)和後方(即村落的北面)開闢馬路。如同祖墳,村落開始遭受破壞。當中,在龍田村左邊開闢的馬路名為「二龍喉馬路」(Avenida da Flora),而「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一名是在1919年為紀念逝世的葡萄牙總統西多尼奧.拜斯(Sidónio Pais)而易名。
![]() |
《澳門半島平面圖》("Planta da Peninsula de Macau", 1889)。圖中是1889年的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以及附近區域,龍田村在佔領後已大不如前。(圖片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 |
街道開闢後,在1883年,龍田村被澳葡政府強編入戶籍,其後不少富人收購村落土地,有文第士(Silva Mendes)、羅沙達(Alves Rocadas)、飛良紹(Leoncio Ferreira)、巴士度(António Basto)等人葡商。他們以賤價收購土地,村中有不從者,政府如對祖墳一樣,派人燒房已助收購土地。在1907年(即光緒三十三年),龍田村慘遭毀村,村民流離失所,回想昔日,不禁淚流……
![]() |
士多鳥拜斯大馬路1號於1929年翻新工程的施工圖則。為三層樓的歐陸式別墅,由Antonío Maria da Silva擁有。(圖片來源:澳門歷史檔案館) |
![]() |
士多鳥拜斯1號至17號,1號的別墅正是上面的施工圖中房子,而7號的房屋是彩虹別墅,即今天的彩虹大廈。 |
![]() |
士多紐拜斯大馬路7號,9號,11號,13號,15號及17號一排十一幢建築物建造工程,可見當時該區的別墅買賣。(圖片來源:澳門歷史檔案館) |
除了文第士等葡商外,盧廉若家族、孫中山,甚至澳門總督亦曾居於此地,可見當時名門望族皆以此居,望龍脈能興百代。或許,「天地有正氣」,龍脈並沒有保祐他們,反而一步步走上衰亡的道路。在半個世紀後,文第士等葡商因商場失敗而賣宅離澳;盧廉若家族雖穩坐龍田命脈上,但還是逃不過家衰族落的命運;二龍喉公園曾作總督官邸,不過於1931年發生的火藥庫大爆炸,使公園徹底被摧毀,總督不得不把官邸遷到南灣;孫家的別墅也在爆炸中無一幸免,不過重建後為孫中山元配 夫人盧慕貞居住,直到逝世後才改為紀念館。
![]() |
盧廉若公園,為昔日龍田村的一部分,由於是風水寶地,後為盧家收購建為中式園林別墅。 |
今天的士多鳥拜斯大馬路風光不在,大部分別墅已拆卸並,現在只是平凡的住宅區。在這平凡的街道上,有多少會想起它的過去?四百年前,這裡曾血流成河,但得到空前的勝利;二百年前,這裡曾為樂土,但為獨臂將軍所毀;一百年前,這裡曾名「龍田村」,但今天已不為人所憶……
(完)
參考資料:
- 李鵬翥(2001)。《澳門古今》, 香港 :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 王文達(1999)。《澳門掌故》,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教育》出版社。
- 金豐居士(2003年5月15日)。《澳門街巷來龍去脈(第一百四十五篇) 》。大眾報。
- 金豐居士(2003年5月17日)。《澳門街巷來龍去脈(第一百四十七篇)》。 大眾報。
- 金豐居士(2003年5月18日)。《澳門街巷來龍去脈(第一百四十八篇)》。 大眾報。
- 金豐居士(2003年5月19日)。《澳門街巷來龍去脈(第一百四十九篇)》。 大眾報。
- 吳志良、金國平與湯開建(2009年)。 《澳門編年史:第五卷 民國時期(1912 - 1949)》 。中國:廣東人民出版社。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