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益隆炮竹廠遺址:澳門最後的爆竹業遺址(三)

1960年,寶昇炮竹廠開幕,標誌著爆竹業達到興盛時期。
(圖片來源:黎鴻健,《氹仔情懷》)
(承上文)

        在1960年代,澳門爆竹業可謂百花齊放,當最後一家開設的寶昇炮竹廠開業時,標誌著澳門爆竹業達到前所未有的興盛。這時期,澳門共有九家大型爆竹廠,包括同昌、廣興泰、益隆、謙源益記、謙信、光遠、寶昇、廣興隆、南洋。這些爆竹廠都把主要廠房設於氹仔,遠離人煙稠密的市區,而且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工場的規模和設備已經十分完善。

        在1962年的《澳門工商年鑑》中提及,益隆、廣興隆、謙源益記和寶昇,四家投資最大。這些廠家每年都要花上400萬元以上,因為原料成本非常昂貴,單是鋁粉已經是每噸值6,000元。一些原料如化學品由香港、日本和西德進口,而炮殼等紙張則來自本地生產。由於爆竹生產必須人手製作,所以益隆、廣興隆、謙源益記和寶昇,四大爆竹廠合計擁有約4,000名員工,當中女工約有3,600名,除了這些工人之外,還有大量氹仔居民從事搓炮等工作。

1964年的益隆炮竹廠,當時寫字樓還未興建。(圖片來源:黎鴻健,《氹仔情懷》)
        當時,大型爆竹廠旗下也會設有附屬廠,而均益炮竹公司正是益隆旗下的附屬廠。這些附屬廠雖然不會生產爆竹,但它們會把大廠生產的爆竹自行包裝,然後銷售到外地。澳門製造的爆竹可是銷售至世界各地,而旺季莫過於農曆新年期間。1950年代的每年平均爆竹出口總額達到600萬澳門元,幾乎影響著澳門經濟的命脈,其中銷售到美國的爆竹佔大多數,也有爆竹會出口至葡國、非洲、中亞及美洲等地。

        然而,由於爆竹業市場競爭相當激烈,使各家爆竹廠採取措施來突圍。最初它們為了降低成本,大廠們紛紛淘汰旗下附屬廠,其後也開始停產銷路較差的黑藥爆竹。不過在白熱化的競爭中,當時的爆竹廠東主鄧棉洪並沒有跟隨市場趨勢,不僅保留旗下的均益炮竹公司,而且繼續生產銷路欠佳的黑藥爆竹。除此之外,各大爆竹廠也生產煙火來拓展銷路。

位於下環街23號的均益炮竹公司遺址,是益隆炮竹廠的子公司,現今已被拆卸。
        到了1970年,澳門爆竹出口達到巔峰,出口總額達到1,750萬元,與煙花合計更是接近二千萬元。可惜,這個數字已經是澳門爆竹業最後的光輝,自1971年起銷業開始出現下滑,在1974年時爆竹銷量更是大跌至不足60萬元。澳門爆竹業的衰落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隨著各地人口增加和城市發展,各地政府紛紛禁止燃放爆竹,使爆竹的需求大減。另外,中國一直是本地爆竹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隨著中國與各地開放貿易,使人們轉向中國進口爆竹,令澳門爆竹銷業大跌,行業更是轉向衰落。


(續下文)


參考資料:
  • 陳煒恆(2009年5月)。《從益隆炮竹廠的興衰看氹仔炮竹業變遷》。《海島迴瀾(創刊號)》。澳門:民政總署路氹歷史館。
  • 默聞(2002年4月)。《極具價值的近代工業作坊 益隆炮竹廠廠址系統留存》。《澳門雜誌(第二十七期)》。澳門: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
  • 黎鴻健(2010年)。《氹仔情懷》。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
  • 大眾報(1962年)。《澳門工商年鑑 第六回(1962)》。澳門:大眾報。
  • 大眾報(1965年)。《澳門工商年鑑 第八回(1964 - 1965)》。澳門:大眾報。
  • 華僑報(1983年)。《澳門經濟年鑑(1983)》。澳門:華僑報。
  • Pinheiro, F. V. & da Costa, G. (2005). "Yec Long Firework Factory: A Chinese Relic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HKIA Journal Issue 41".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下)

1940年代的中央酒店圖則,原樓高六層的酒店加建為十一層高。 (圖片來源:《城市經緯:新馬路及其周邊街道特展圖錄》) (承上文)         1940年,位於內港十六號碼頭對面的國際酒店正式落成。九層的樓高讓它打破中央酒店保持多年全澳最高建築的紀錄,而酒店的奢華也毫不遜色於後者。顯然地,國際酒店是中央酒店所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對當時堪稱「賭王」的傅老榕和高可寧而言,豈能容忍這樣的挑戰!他們聘用香港頂尖的工程師,計劃對酒店進行加建。結果,他們提出一個相當大膽而瘋狂的方案——在中央酒店頂層加建五層,使建築達到十一層樓高,重奪最高建築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