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氹故事館內的起炮師傅模型。起炮工作是爆竹製作中最高危的工作之一,所以工資也是最高的。 |
1928年11月26日早上,氹仔居民如常在工作,突然間傳出一陣巨大的爆炸聲,然後四周的玻璃全都爆。大家紛紛出外一看,發現益隆炮竹廠內冒出黑煙,並出現熊熊大火。即使氹仔有眾多爆竹廠進駐,但在1955年以前政府並沒有設立消防局,所以爆炸的救援工作由駐紥氹仔的水上飛機場人員、在路環射擊場的第6及第50土著連,以及警察們進行。在專業消防團隊來到前,他們負責救火和阻止爆炸的蔓延,以及救出爆竹廠的工作。
事故原來在益隆的起炮房發生,六位起炮師傅全都被炸至粉身碎骨,連作坊也被炸燬,可見當時爆炸的威力是多麼強大。由於爆炸使居民的房屋受到嚴重損毀,所以他們紛紛向氹仔守軍司令,也就是後來的海島市市長投訴。除了居民們,治安警察廳主席和危險品安全生產委員會主席,先後向氹仔市政廳提出永久關閉益隆炮竹廠的建議。鑒於事故的嚴重性,氹仔守軍司令在同年12月6日下令暫時關閉爆炸廠,直到上級提出新決定為止。
氹仔的炮竹先友墳場,在爆炸事故中死去的工人會安葬到此,每年廠方會派人祭祀先友。 (圖片來源:黎鴻健,《氹仔情懷》) |
在1936年,鄧璧棠獲得政府批准撥地擴充廠址,但同時也面對生產虧損的問題,於是他引進投資者入股益隆號。當時,鄧璧堂手上除了氹仔益隆炮竹廠之外,還有位於下環區的均益炮竹庄和大益炮殼店,以及康公廟前地14號的總行。在1937年1月1日,益隆號進行公司重組集資,鄧璧堂及家人共獲42股(70%的股份),為公司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是鄧璧堂在佛山經營廣隆號的梁裕安堂,獲得15股(25%的股份);而其餘的則是一些小股東,合共擁有公司餘下的3股。
益隆炮竹廠內的鑿炮工坊,由於工序也是十分危險,所以四周由隔火牆包圍作保護。 |
今天所見的益隆炮竹廠遺址佔地只有11公頃,但在全盛時期佔地超過20公頃,是繼廣興泰號第二大的爆竹廠。不過,政府在1957年向益隆號收回1936年批出的土地,原因是由於鄧璧棠逝世後,他的繼承人把土地作其他用途。事實上,當時政府已經開始把經濟發展的重心從三大傳統工業轉向其他行業,所以除了益隆號,其他爆竹廠也出現被收回土地的情況。
(續下文)
參考資料:
- 陳煒恆(2009年5月)。《從益隆炮竹廠的興衰看氹仔炮竹業變遷》。《海島迴瀾(創刊號)》。澳門:民政總署路氹歷史館。
- 陳樹榮(2013年10月)。《解讀一份民間工業契約——1937年益隆炮竹廠合同記錄開辦十年的發展》。《海島迴瀾(第五期)》。澳門:民政總署路氹歷史館。
- 默聞(2002年4月)。《極具價值的近代工業作坊 益隆炮竹廠廠址系統留存》。《澳門雜誌(第二十七期)》。澳門: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
- 黎鴻健(2010年)。《氹仔情懷》。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
- 黎鴻健(2013年)。《氹仔炮竹業》。澳門:澳門文化局。
- Pinheiro, F. V. & da Costa, G. (2005). "Yec Long Firework Factory: A Chinese Relic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HKIA Journal Issue 41".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