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文) 月黑風高的晚上,澳門城內無人能眠,所有人皆默默地向上主祈禱及懺悔,祈求他們能順利撐過人生中最殘酷的一天。天還未有亮,士兵們在神父的帶領下,為聖約翰主保日( Feast of St. John the Baptist )進行彌撒,大家吃過聖餅並互祝平安。如果不幸身亡,希望都能帶著榮譽回到上主的手中。之後,士兵們拿著自己的火槍和刀劍作最後檢查,然後向自己的崗位進發。 今天的水塘,即昔日的劏狗環海灘。 破曉之時,「格羅寧根」號和「恩格爾斯.貝爾」號返回嘉思欄繼續進行炮轟。卡瓦爾略明白敵人會在劏狗環登陸,所以早已佈署150名士兵在那裡的壕溝中作防衛,由一位名為安多尼奧.羅德里格斯.卡爾瓦略( António Rodrigues Cavalhino ,不是總指揮卡瓦爾略)的人領導;自己則留下少量守軍在城內。 這時的劏狗環海面上,出現了32艘配有佛郎機炮( Swivels gun )的小艇、5艘平底船和2艘「帕塔索」戰船( Patachos ),在另外兩艘軍艦的炮火支援下向沙灘推進。劏狗環頓時被炮彈打到塵土飛揚,沙塵滾滾;泥沙被轟到半空中,為土地留下一個個彈洞。當荷蘭人快要登岸時,士兵開始用手上的火繩槍向敵人開火。為了讓其後的部隊能順利登陸,首批登陸的荷蘭人點燃了潮濕的火藥以製造煙幕。塵土加上煙幕,使葡兵不能瞄準敵人,某程度上是影響了他們。不過他們依然打死了40名荷蘭人,並在無意中打傷了他們的司令萊爾森的肚子。 可憐的萊爾森馬上被人抬回戰艦上,其痛苦的表情好像早已為戰事作了預言,而戰鬥指揮權落在魯芬手中。與萊爾森不同,魯芬是以商人出身,而不是軍人。對於戰場上唯一的專業軍事指揮的離開,這刻並沒有人意識到影響之大,不過當大軍從回「舊地」時,他們必定明白這次的影響。 雖然萊爾森中槍,依然無阻艦隊登陸的進度,現在荷蘭軍隊開始向戰壕裡的葡兵反攻。眼見大批敵人手持火槍和長劍撲過來,安多尼奧馬上下令從劏狗環撤退。葡兵撤退後,荷蘭軍隊馬上佔領壕溝作自己的防禦工事。魯芬看見敵人「弱不禁風」的樣子,在部隊還沒休息和補給的情況下,繼續向城市推進。他留下兩個連在海灘上作後勤,並在船上卸下三門火炮,把六桶火藥運到馬車上,然後浩浩蕩蕩地往南向澳門城區進發。 安多尼奧在撤退時命令羅德里格.費雷拉( Rodrigo Ferreira )帶30名士兵往東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