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落成的魯彌士主教幼稚園,建築略帶裝飾風藝術的味道。 |
學校,不僅是一處教授學識的殿堂,也是知識匯聚的聖地。在現代建築史上,各地學院孕育出各自的學派,甚至劃時代的建築風格,如包浩斯學派,其校園建築更是現代建築的經典之作。在澳門,儘管未見有這樣的建築學府,也沒有出現影響深遠的建築風格,校園卻成為本地現代建築的嘗試,但為何兩者會扯上關係呢?
話說起來,這與當時澳門最大的教育組織——天主教教會有關。1920年,高若瑟(José da Costa Nunes)被任為澳門主教,這位曾在聖若瑟修院任教的主教,認為教育是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於是大力推動教會教育事業。在其二十年任期內,不僅創立多家教會學校,也擴建原來的校舍。面對新校舍的需求,建築成為澳門早期現代建築的一大嘗試。
在二龍喉公園附近的魯彌士主教幼稚園(Jardim de Infância "D. José da Costa Nunes")在1934年10月落成。乍看之下,幼稚園大樓形似新古典風格,然而幾何化的女兒牆、簡化設計的門窗及中央凸字形的大門設計,讓大樓帶有現代氣息,亦略帶裝飾風藝術的味道。幼稚園在1942年以「魯彌士」來命名,而這位「魯彌士」,就是支持創辦幼稚園的高若瑟主教。
慈幼中學校舍落成於1936年7月17日,採用古典建築設計時,也帶有裝飾風藝術的特點。 |
除了教會推動教育事業,澳葡政府自十九世紀末也創辦官立學校。在1918年,市政廳已經在澳門、氹仔和路環設立學校,但這些官立學校主要以葡語授課,因此學童主要是葡人兒童。隨著三十年代教育的普及,市政廳主席奧利維拉(Albano de Oliveira)少校提倡建造一家現代化的小學校舍,於是在得勝花園內設立「伯多祿官立小學」大樓,也就是今天的「高美士中葡中學」的校址。
前身為伯多祿官立小學的高美士中葡中學大樓,由諾拉斯古設計,屬於當時相當前衛的現代主義建築。 |
從大樓的外觀上,新校舍的設計比裝飾風藝術更為簡樸,由簡單的幾何體組成,沒有多餘的裝飾,線條簡潔。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並使用連續排列的玻璃格窗,使光線得以最大限度地進入室內。原來建築僅有兩層,後來增建為今天所見的三層。
新校舍在1939年10月5日落成,由澳門總督巴波沙(Artur Tamagnini de Sousa Barbosa)、新任市政廳主席瑪律適斯(Luciano Martins)主持揭幕儀式。校舍大樓為伯多祿官立小學所用,直到1995年才轉為高美士中葡中學。順帶一提,除了高美士中葡中學大樓,諾拉斯古的另一代表作是位於新馬路的國際酒店。經過三十年代的嘗試後,現代建築在四十年代的澳門盛行起來,在新馬路上留下不少經典。
(續下文)
參考資料:
- 劉先覺與陳澤成(2005年)。《澳門建築文化遺產》。中國:東南大學出版社。
- 吳志良、金國平與湯開建(2008年)。《澳門史新編(第三冊)》。澳門:澳門基金會。
- 吳志良、湯開建與金國平(2009年)。《澳門編年史(第五卷):第五卷 民國時期》。中國:廣東人民出版社。
- Botas, J. (Dec 1, 2013). "D. José da Costa Nunes: 1880 - 1976". "Macau Antigo". Retrieved from: http://macauantigo.blogspot.com/2013/12/d-jose-da-costa-nunes-1880-1976.html.
-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2014年12月)。《摩登的線條——澳門現代建築文化地圖》。澳門: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