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54年首屆大賽車的試車排位。 |
1954年10月30日,在萬里無雲的天氣下,車手們齊集在賽道的起點,準備為首天的進行一場名為Speed regularity trial的賽事。這個比賽方式是要車手們逐一出發,次序根據引擎的容量大小決定,而勝利者是在四小時行駛最多圈數的車手。賽事由下午1時開始,雖然賽情不是十分激烈,但仍然發生四棟意外,其中一位車手更由車輛嚴重受損而退出比賽。經過四小時的比賽,駕駛黑色Fiat 1100 Saloon的Robert Ritchie成為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首位賽事勝出者,而他是一位英國皇家空軍技術員。
不過賽事的重頭戲——格蘭披治大賽是在第二天,跟首日的天氣相比,天空下了一陣微雨,使路面的沙塵滿佈的情況得以舒緩。觀眾們無懼微雨天氣,單是四個看台已經有兩千位觀眾,而山頂醫院附近也有三千人聚集,連士兵們也紛紛「駐守」加思欄兵營,希望能一睹這個歷史時刻,據估計當天一共有兩萬位觀眾欣賞賽事。
![]() |
第一屆大賽車採用「勒芒式」起步,當時的起點設在今天的文華東方彎。 (圖片來源: "Colour and Noise: 40 Years of the Macau Grand Prix") |
![]() |
杜托的戰車在漁翁彎失控,但依然能力保第二名。 (圖片來源: "Colour and Noise: 40 Years of the Macau Grand Prix") |
![]() |
Roger Pennels一直緊隨嘉維路的戰車。(圖片來源: "Colour and Noise: 40 Years of the Macau Grand Prix") |
![]() |
首屆大賽車的三甲,從右至左分別是冠軍嘉維路、亞軍杜托及季軍洛查,他們都是駕駛Triumph TR2跑車。(圖片來源: "Colour and Noise: 40 Years of the Macau Grand Prix") |
(完)
參考資料:
- Newsome, P. (1993). "Colour and Noise: 40 Years of the Macau Grand Prix". Hong Kong: Studio Publications Limited.
- Girard, G., Lambot, I. & Newsome, P.(1998)。 《邁向成功之路:澳門格蘭披治大賽》。Great Britain:Watermark Publications Limited。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