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賽車會的車友們在西貢進行比賽。 (圖片來源: "Colour and Noise: 40 Years of the Macau Grand Prix")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澳門重歸和平寧靜,一眾本地車友多了時間和資源來切磋賽車。不過,當時的澳門缺乏賽道等設施,所以車友們時常到附近的香港新界、西貢等地,在那些戰後荒廢的機場和車道比賽。然而,以這時落後的海上運輸,車手們把汽車運到香港是相當困難,所以使他們覺得非常麻煩,而澳門賽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中誕生。
![]() |
澳門大賽車的提倡者之一賓度,他與施華和安迪斯一起構想的瘋狂主意,萬萬沒想到成為今時今日的大賽車。(圖片來源:Macau Antigo) |
杜托是一位賽車經驗豐富的英籍車手,當他讀過信件內容後,便打算跟賓度等人見面。不久,四人終於在利為旅酒店會面,然後杜托跟他們一起坐車遊走預定的賽道。回到酒店後,杜托非常興奮地說:「這場不應是尋寶遊戲,因為這裡應該是舉辦『格蘭披治大賽』(Grand Prix)!」賓度、施華及安迪斯當場呆了,因為他們完全不能相信這位權威人士會說出更瘋狂的說話!杜托於是解釋,賓度等人構想的賽道跟世界聞名的摩納哥賽道(Circuit de Monaco)十分相似,所以他希望能在澳門舉行這樣的賽事。
![]() |
沒有杜托的努力和領導,澳門大賽車可能不會出現。 (圖片來源: "Colour and Noise: 40 Years of the Macau Grand Prix") |
這次格蘭披治大賽不僅港澳車友參加,而且吸引了一些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車手。在杜托的領導下,準備工作絕不馬虎。在比賽開始前,車手與他們的愛車來到澳門,並在這條媲美摩納哥賽道的跑道上試行,而部份車手更深刻感受賽道的可怕。陸軍中尉Lopes da Costa所駕駛的英國跑車Jowett Jupiter,因為以過快的車速駕入髮夾彎,導致車輛撞壞,雖然他本人沒有大礙,但只能被迫退出比賽,成為澳門賽車史上首位發生意外的車手。試車後,車手們回到酒店,準備向這條東望洋賽道進發……
(續下文)
參考資料:
- Newsome, P. (1993). "Colour and Noise: 40 Years of the Macau Grand Prix". Hong Kong: Studio Publications Limited.
- Girard, G., Lambot, I. & Newsome, P.(1998)。 《邁向成功之路:澳門格蘭披治大賽》。Great Britain:Watermark Publications Limited。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