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葡萄牙藥師的東方記事——皮萊資與他的《東方誌》(1512 - 1516)

十六世紀初的里斯本         1515年,一位四十多歲的老人正為他的人生作一次重大決擇。經過這四年在「印度」的努力,他已經賺了一筆正常人永遠得不到的財產,可以過著富豪級的美好生活;而他也完成了一部有關東方的百科全書,詳細地記錄了大量在亞洲的情報,使他贏得皇室的尊重。名成利就的他,原本計劃返回親愛的家鄉,選擇退休後娶個老婆享享清福;或是在宮廷裡擔任國王的顧問,為葡萄牙在東方的事業獻力。然而,一個老友卻上門找他,使他打亂了整個返國計劃:這位老朋友希望他能帶領使團出訪中國,與他們建立貿易關係。是退休享福,還是選擇任務,成為了「向左走或向右走」的困難決擇。         這位老人是皮萊資(Tomé Pires)【註一】,他決定放棄回國的計劃,擔任第一位出使中國的歐洲使節,而這趟旅程成為他人生的最後一程。 【註一】皮萊資又被譯為「道咩卑利士」,今天的「道咩卑利士街」、「道咩卑利士里」和「道咩卑利士圍」皆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是發現?還是被引導?:從鄭和下西洋至歐維士發現中國(1405 - 1513)

十七世紀中國史書中的「鄭和下西洋」         尋找中國的事情,無論怎樣看都是葡萄牙人單方面的結果,哪怕是歐維士悄悄地登上中國的土地上,明朝朝廷卻並不知情,中國與歐洲的連繫看來全靠葡萄牙航海家的成功。的確,葡萄牙航海家毫無疑問是十六世紀亞洲海上的MVP,但大家不要忘記MVP的背後有一批神助攻,如塞凱拉在馬六甲相遇的華人、帶著歐維士到中國的商船,他們可能是早期的海外華人。不過,十六世紀的大明帝國可是實施海禁政策,這些海外華人又是從何而來呢?         答案不是在十六世紀,而是一百年之前,當時大明帝國尚未關上海外的大門,甚至派出一支史無前例的龐大船隊出訪南洋。

「黃金是我們看不見的出口」:澳門戰後的黃金貿易時代

美國《生活》雜誌記者Jack Birns和Roy Rowan,他們於1949年來到澳門和上海記錄中國的情況。當時,他們被大豐金舖的東主邀請到存放黃金的地下倉庫。         1949年,美國《生活》(Life)雜誌的記者Jack Birns和Roy Rowan來到澳門,記錄了一批珍貴的澳門戰後景貌,當中包括福隆新街、賭場、居民擯爆竹等照片。不過,Jack Birns還拍攝多張在新馬路大豐金舖的照片,看到一批荷槍實彈的警員護衛下,工人把黃金搬到金舖裡。另外,他們還拍攝工人們把黃金燒製成金磚的過程。筆者感覺好奇,為何這兩位外國記者如此執於記錄黃金貿易的過程?到底當時澳門的黃金貿易有甚麼特別之處呢?

中國人,到底是誰?:葡萄牙人尋找中國(1497 - 1513)

葡萄牙人歐維士於1513年抵達中國,最早從海上來到中國的歐洲人。 「你必須探明有關中國人的情況,他們來自何方? 路途有多遠? 他們何時在馬六甲或他們進行貿易的其他地方? 帶來些甚麼禮物? 他們的船每年來多少艘? 他們的船隻的形式和大小如何? 他們是否在來的當年就回國? 他們在馬六甲或其他任何國家是否有代理商或商站? 他們是富商嗎? 他們是懦弱或強悍? 他們有沒有武器或火炮? 他們穿著甚麼衣服? 他們的身體是否高大? 還有其他一切有關他們的情況。 他們是基督教徒還是異教徒? 他們的國土大嗎? 國內是否不止一個國王? 是否有不遵奉他們的法律和信仰的摩爾人或其他任何人和他們一起居住? 還有,若果他們不是基督徒,那麼他們信奉甚麼? 崇拜是甚麼? 他們遵守甚麼風俗習慣? 他們的國土擴展到甚麼地方? 與哪些國家為鄰?」         這一系列問題是葡萄牙國王曼紐一世(Manuel I)交給貴族塞凱拉(Diogo Lopes de Sequeira),指示他是收集有關中國的情報。從達伽瑪(Vasco da Gama)發現印度後,葡萄牙人在「印度」(葡萄牙人眼中的「印度」是指整片東方世界)已經活動了將近十年。雖然國王一輩子也無法踏上東方的領土,但他靠著往來印度的克拉克帆船(Carrack),仍然能掌控那片遙不可及的土地上的無數情報。在眾多情報之中,曼紐一世對中國的情報相當感興趣,但對他們卻一無所知,於是派出塞凱拉在征服馬六甲的同時,去打聽這個神秘國家——也就是中國的資訊。

「我們來尋找基督徒和香料」: 達伽瑪發現印度之航的背後(下)——東方的禮物或詛咒?

達伽瑪毫無疑問是一個偉大的航海家,但他並非一個和平的人,而是無情地討伐異教徒的十字軍騎士。 (承上文)         1498年8月底,達伽瑪身穿喪服獨自返回里斯本,他並沒有馬上拜見國王曼紐一世,而是留在一家修道院裡,因為他的兄長保羅(Paulo da Gama)在航行中病逝。不過在達伽瑪回到葡萄牙之前,他的船隊早已到達里斯本的港口,向歐洲人報告發現印度的消息。自此之後,葡萄牙皇室每年派出船隊前往印度洋,在亞洲創立一個海上帝國,但葡萄牙真的走上富強之路嗎?還是背負一個新包袱?

「我們來尋找基督徒和香料」: 達伽瑪發現印度之航的背後(中)——海岸上的長矛、謊言與猜疑

達伽瑪拜見卡利卡特的扎莫林 (承上文)         達伽瑪發現印度的航行,實際上是一場出使卡利卡特的外交航行,但任務卻幾乎是徹底失敗。卡利卡特是不是一次偶然的失敗嗎?事實上,達伽瑪的外交失敗早在東非海岸時已經發生,甚至使葡萄牙人在印度洋負上臭名。因此,達伽瑪相信踏入的印度洋世界是險惡的,面對狡猾的「敵人」,爾虞我詐、武力至上,成為達伽瑪船隊在印度洋的生存方針。

「我們來尋找基督徒和香料」: 達伽瑪發現印度之航的背後(上)——偉大航行的外交大失敗

葡萄牙國王曼紐一世向達伽瑪下達對往印度的命令,他把基督騎士團紅十字旗幟交付達伽瑪。         在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裡,卡利卡特(Calicut)附近出現一個陌生人,他看起來相當疲憊,似乎經歷漫長的海上航行。陌生人帶著一絲恐懼詢問當地人,可惜他們完全聽不懂陌生人的語言。陌生人於是被人們帶離海岸,他不知道自己會到甚麼地方,他心想可能是大牢、刑場,還是皇宮……在航行上經歷的一切,使陌生人對這片「新世界」感到無比恐懼。無錯,就是這裡的人都是「狗」,是人面獸心的,所以陌生人才會被船隊指揮派到岸上偵察。         當地人把陌生人帶到兩個外地商人面前,希望他們能與陌生人對話。聽到陌生人的說話後,兩個商人竟然說「是哪個惡魔帶你來這裡的?」難以置信,陌生人從家鄉經歷萬里航行後,來到世界的另一邊,竟然有人能說出卡斯提亞語和熱那亞語,而他們是來自北非的突尼斯商人。兩個突尼斯商人亦發現陌生人名叫努涅斯(João Nunes),他是一名葡萄牙水手,也是達伽瑪(Vasco da Gama)尋找印度的船隊中的一員。努涅斯成為第一位從海上航線登陸亞洲的歐洲人,雖然這位無名小卒被後世所遺忘,但他的一句名言卻流傳於航海時代的歷史中。         當突尼斯商人問努涅斯「你不遠萬里來這裡是為了尋找甚麼」時,他回答: 「我們來尋找基督徒和香料。」         這句簡而精的回答不僅道出葡萄牙人前住大海的理由,亦概述了一個新時代的縮影。

內港騎樓的築跡

昔日的「鴉片屋」,現為同善堂第二診所,建築外面加上外廊設計,雖然不能說是本地騎樓的先驅,但多少啟發之後的「店屋」設計成拱形騎樓。   在內港的街道上不難發現一些舊建築,包括一些為數不多的「騎樓」。百多年前的內港沿岸上,舊式碼頭與騎樓建築形成一道風景,盛載昔日內港繁華的景象。不過,近年內港的騎樓一楝楝地拆卸,過去的騎樓歲月正一步步成為澳門街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