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十一國慶.牌樓風光


        近日經過塔石廣場時,大家會發現在中央圖書館旁邊搭建了一座牌樓。很多八十、九十後未必知道這座牌樓是甚麼,但對老一輩來說,那是昔日的集體回憶。在七十年代之前,每逢國慶節,澳門幾條大街都搭建國慶牌樓,張燈結綵,以示慶祝。今次,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極具特色的牌樓文化,了解這段過去的回憶。


十月牌樓,爭奇鬥艷

        在中國傳統建築上,牌樓是作為裝飾和紀念而建,一般建在廟宇、集市或街區分界處。其中,「彩牌樓」為臨時搭建的牌樓,主要在大會、廟會或節慶等重要日子搭建,並在會期後隨即拆卸,而澳門國慶牌樓正是屬於彩牌樓。

        澳門的國慶牌樓出現於1949年,但在此之前,人們已經搭建牌樓以示慶祝。當年大名鼎鼎的林則徐巡視澳門時,本地華人已搭建彩牌樓,眾人扶老擕幼,夾道歡迎。除了歡迎儀式之外,首屆澳門工業展覽會在1926年開幕時,展場內的中國展區中亦見有一座古式古香的彩牌樓,在細小的展館前顯得特別雄偉。

        最早的國慶牌樓在新中國成立不久搭建。別以為國慶牌樓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而搭建。「十一國慶」後牌樓被拆卸,取而代之是慶祝十月五日葡萄牙共和國成立日的牌樓,再來則是慶祝十月十日中華民國國慶的牌樓。因此,在五、六十年代的十月,國慶牌樓互相輝映。在這場牌樓鬥艷中,受益的當然是澳門市民。在一個沒有電視的年代,人們就是欣賞這些牌樓,簡略而歡樂地度過晚上。



牌樓是怎樣搭成?

        當年搭建國慶牌樓絕非容易的事,需要動員不少人力和物力,所以早期的牌樓設計較為簡單。直到1953年,由何賢、梁培等愛國人士聯合組成「澳門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籌備委員會」,籌備「十一國慶」的慶祝活動,其中包括搭建國慶牌樓的工作。

        每年,籌委會旗下的美術組根據專題設計各座牌樓,而佈置組負責統籌由美工、木工、電工、油漆工及棚工等人組成的製作團隊,日以繼夜合力搭建。每年九月三十日各座國慶牌樓均已落成,並在晚上八時亮燈,迎接十月一日國慶來臨。在經過數天的節慶活動後,約在十月四日,所有國慶牌樓更會拆卸。


見證新中國發展

        不提不知,國慶牌樓並非純粹為慶祝而建,各座牌樓的主題也見證新中國的發展。自1953年起,國慶籌委會規定每年搭建五座牌樓,其中四座的主題需要反映新中國建設的成就,如建國八周年(1957年)的牌樓歌頌體育藝術事業的成就,而十五周年(1964年)則關於文化藝術百花齊放的局面。除了四大牌樓之外,每年還有一座天安門牌樓設在議事亭前地上。在國慶當天,牌樓下有文藝隊伍表演歌舞,令人感覺置身北京天安門城樓之中。

        在二十年間,國慶牌樓在澳門各區建立,初期更有達二十多座,集中在議事亭前地、新馬路、殷皇子馬路及內港一帶,而新橋、水坑尾也設有牌樓。另外,各大機構、工會和社團也會佈置牌樓裝飾。全城盡現國慶牌樓的情景,絕不遜於今天大家所見的節慶燈飾。

        不過在1969年之後,澳門再也沒有搭建國慶牌樓,不僅是由於政治上的變化,也是因為搭建的費用和成本昂貴,加上交通愈加繁忙,使搭建國慶牌樓變得不合時宜。在七十年代起,國慶籌委會以園遊會、文藝晚會等方式慶祝國慶,而昔日的國慶牌樓成為老一輩的集體回憶。


(本文刊登於《梳打雜誌(第67期)》2014年11月號)

留言

  1. 請問在哪裡可以取得牌樓文化的資料?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濠江風雲——黑幫秘聞錄

        「有錢賺的地方,必定會有衝突,問題是下位對手是另一個堂口的老大,還是您的伙伴,又或是您的兄弟而已。」這是電影《濠江風雲》中黑幫老大尹志巨的「名言」,也是回歸前澳門江湖的最佳寫照,幫派鬥爭進入白熱化,火拼時常發生,使澳門人心惶惶。然而早在「十四K」和「水房」出現前,澳門黑幫已經存在兩個世紀,到底誰是本地黑幫始祖呢?這種社會的陰暗面,大家從來都抱有好奇,但一直看不清的層層迷霧,讓我們斗膽,捕風捉影地為大家揭開其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