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文) 龍田村祖墳被毀,即使斬下亞馬留多少次,也是不能逆轉的事實。除了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那次,於1859年(咸豐九年)再次遭到掘墳開路,兩次工程已把龍田村祖墳徹底破壞。在風水上,祖墳稍有不佳會影響後世,更何況祖墳被毀。在1879年(光緒五年),澳葡政府佔領龍田村,在村落的左邊(即村落的東面)和後方(即村落的北面)開闢馬路。如同祖墳,村落開始遭受破壞。當中,在龍田村左邊開闢的馬路名為「二龍喉馬路」(Avenida da Flora),而「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一名是在1919年為紀念逝世的葡萄牙總統西多尼奧.拜斯(Sidónio Pais)而易名。 《澳門半島平面圖》("Planta da Peninsula de Macau", 1889)。圖中是1889年的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以及附近區域,龍田村在佔領後已大不如前。(圖片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 街道開闢後,在1883年,龍田村被澳葡政府強編入戶籍,其後不少富人收購村落土地,有文第士( Silva Mendes )、羅沙達( Alves Rocadas )、飛良紹( Leoncio Ferreira )、巴士度( António Basto )等人葡商。他們以賤價收購土地,村中有不從者,政府如對祖墳一樣,派人燒房已助收購土地。在1907年(即光緒三十三年),龍田村慘遭毀村,村民流離失所,回想昔日,不禁淚流…… 士多鳥拜斯大馬路1號於1929年翻新工程的施工圖則。為三層樓的歐陸式別墅,由Antonío Maria da Silva擁有。(圖片來源:澳門歷史檔案館) 士多鳥拜斯1號至17號,1號的別墅正是上面的施工圖中房子,而7號的房屋是彩虹別墅,即今天的彩虹大廈。 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與附近街道迅速發展,與西望洋山和南灣地段同為高尚別墅區。熱烈的炒風是由於龍田村位於「龍脈」,為風水極佳之地。從20世紀初在士多鳥拜斯大馬路的建築施工圖則中,可見當時區內主要是歐陸式別墅和中式古典庭園別墅,都是兩至三層,加上一座花園,可說是一座小天堂。發展商會先收購土地,然後興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