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隆炮竹廠內其中一座打引房,位於鑿炮工場附近。 |
(承上文)
生產爆竹主要材料包括火藥、炮殼和藥引。炮殼的生產都由炮殼廠或外地進口,而不會在爆竹廠進行生產,而火藥和藥引則在工廠內生產。益隆炮竹廠內除了製作火藥的作坊之外,也有製作藥引的工場,而打引和漿引工場則分別位於工廠的左側和右側。
藥引是指把爆竹點燃的引線,這條引線由長紙條包著火藥而成,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爆竹的質素。藥引所用的紙張以紗紙製成,在進行「打引」工序前,紗紙會先送到切紙房進行「切紙」工序。切紙師傅會把紗紙切成紙條,每5,000條紙條為一紥,然後把兩紥紙條交給打引工人。
|
隨著爆竹廠的規模擴張,工廠於1960年代改建牛棚為機械打引房和雜物房。 |
益隆炮竹廠的打引工場位於鑿炮工場附近,最初只有兩座打引房,隨後加建至五間。五座工房並列在爆竹廠邊緣,工房之間都以一道隔火牆分隔。每座打引房內設有兩張長枱,每張枱分兩邊有三至四位工人。簡單來說,打引工人的工作就是把火藥粉加入紗紙條中,然後迅速把紗紙捲起,並把它搓成一條條藥引的雛型。打引工人會把一紥藥引分為五小紥(每1,000條為一小紥),再把它們交回收引房。
|
益隆炮竹廠內的漿引房,原本房內以牆壁分為左右兩邊,兩邊也分成多個小工房。 |
經過「打引」工序後,工人會把一紥紥的藥引送到爆竹廠另一側的漿引工場,進行進一步的加固工作。由於「漿引」需要把藥引放到爐灶上焙乾,所以一旦火藥掉入灶裡,很容易發生火災,所以漿引工序是繼較藥、鑿炮後,另一個危險的工序。因此,益隆炮竹廠的漿引工場設於廠內的河涌旁邊,而且作坊之間有不少隔火牆和水池得安全設施,以備危險發生時用。
|
益隆炮竹廠的烘引房內,其中一個疑似爐灶的設施。 |
益隆炮竹廠初期有三間漿引房,後來隨著爆竹業的興盛,把原本設置在工場附近的牛欄也一併改建並納入漿引工場。在1960年代,漿引工場區分別設有漿引房、烘引房、機械打引房、雜物房和白藥儲存室。當藥引送到漿引工房時,工人會把藥引塗上漿糊,之後藥引會被送到烘引房,藥引會放在炭爐上焙三、四分鐘,待藥引烘乾後放入鐵箱內,再重新扎成一紥紥,在黃昏時交回收引房。
|
位於大水塘的切引房,師傅把一紥紥藥引按尺寸切開,以進行接下來的工序。 |
收回藥引後,藥引會送到位於水塘附近的切引房,進行「切引」工序。切引師傅會把一紥紥藥引按照尺寸需要切成一條條藥引,這時藥引製作工序才完成。製成的藥引會被送到鑿炮工場,以進行之後的爆竹製作工序。
(續下文)
參考資料:
- 默聞(2002年4月)。《極具價值的近代工業作坊 益隆炮竹廠廠址系統留存》。《澳門雜誌(第二十七期)》。澳門: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
- 陳煒恆(2009年5月)。《從益隆炮竹廠的興衰看氹仔炮竹業變遷》。《海島迴瀾(創刊號)》。澳門:民政總署路氹歷史館。
- 黎鴻健(2013年)。《氹仔炮竹業》。澳門:澳門文化局。
- Pinheiro, F. V. & da Costa, G. (2005). "Yec Long Firework Factory: A Chinese Relic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HKIA Journal Issue 41".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