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碼頭街福德祠:生果街百年的見證

大碼頭街福德祠,位於大碼頭街二十八、三十號。
        早上的大碼頭街(Rua do Teatro),人流並不多,只有一、兩家商舖開門,但隨著夜幕低垂,街道上的果欄紛紛開門,一部部載著生果的貨車駛入窄街中。百多年前,水果經水路從「大碼頭」上岸,儘管碼頭消失了,但這個地方依然保留生果批發的功能。

祠內的《重修大碼頭福德祠碑》,它記載了福德祠早期的歷史。
        作為一條古老的商業街,大碼頭街除了有不少古舊的果欄,也設有一座福德祠,供奉「福德正神」,即「土地公」。所謂「土能生白玉,地可生黃金」,土地公不僅是地區的守護神,也是商家們的「財神」。大碼頭街福德祠始創於何年,已經難以考究,但相傳在清代嘉慶年間(1796 – 1820),這裡已經建有一座小祠。福德祠由商戶與大碼頭坊居民所建,但由於這裡設有重要的「大碼頭」,福德祠應屬清朝大碼頭官員領銜的官廟。

福德祠內的供台,上有一尊土地公神像。
        據廟內石碑所述,現在的福德祠建於1881年(光緒七年)。話說起來,1875年(光緒元年)的一場颱風,導致大碼頭坊附近發生火災。由於當時的房舍多為木屋,火災很容易蔓延起來,但大火卻沒有波及「大碼頭坊」,居民和商家認為是土地神保佑,於是一起集資重修大碼頭街的福德祠。直到今天,一些大碼頭街的商家和工人仍然到福德祠,供奉土地神。

福德祠內一側的「土地婆婆」神位,是 澳門廟宇少數的情況。
        現時大碼頭街福德祠內,掛有一件「彩門」及兩對對聯。祠內的供台供奉土地公神像,而後面貼有一幅財神畫像。值得一提,供台左側的神位,供奉「土地婆婆」。相傳,「土地婆婆」認為人間應有富有貧,與救助百姓的「土地公公」不同,而被百姓視為自私自利、小氣吝惜,因而甚少被供奉。大碼頭福德祠卻設有「地婆婆」神位,可算是少見的情況。

福德祠內的一件「彩門」
        大碼頭街福德祠,不僅是澳門土地信俗的一部分,同時也見證大碼頭街商業及居民生活的演變。雖然福德祠仍然有一些商戶供奉和打理,但現時環境破落,部分地方更用作儲放雜物。大碼頭街福德祠昔日的光輝,只有商戶和居民們的力量來復甦,正如當年重修福德祠一樣。


(完)


參考資料:
  • 譚世寶(2006)。《金石銘刻的澳門史:明清澳門廟宇碑刻鐘銘集錄研究》:廣州:廣東人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下)

1940年代的中央酒店圖則,原樓高六層的酒店加建為十一層高。 (圖片來源:《城市經緯:新馬路及其周邊街道特展圖錄》) (承上文)         1940年,位於內港十六號碼頭對面的國際酒店正式落成。九層的樓高讓它打破中央酒店保持多年全澳最高建築的紀錄,而酒店的奢華也毫不遜色於後者。顯然地,國際酒店是中央酒店所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對當時堪稱「賭王」的傅老榕和高可寧而言,豈能容忍這樣的挑戰!他們聘用香港頂尖的工程師,計劃對酒店進行加建。結果,他們提出一個相當大膽而瘋狂的方案——在中央酒店頂層加建五層,使建築達到十一層樓高,重奪最高建築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