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昌迪加爾:柯比意的美麗之城(六)——大腦(上篇)

從昌迪加爾秘書處大樓攝影的行政區,可以看到議會大樓和高等法院。
(承上文)

        昌迪加爾是柯比意一生中最大規劃的傑作,但要數最花時間和精力設計的地方,相信是第1區的行政區域。作為象徵新誕生的印度,行政區域是以紀念物的規格來設計,足足花了13年的時間來完成。為了完美地達成工程,第1區不論是辦公大樓和紀念物,抑或大樓內的傢俱和藝術品,都由柯比意親自設計,可見他多麼重視這項偉大的工程。

        由於是兩個邦的首府,第1區的行政區域並不對外開放,但由於今次是特別允許,所以筆者與一眾團員能夠難得入內參觀。根據柯比意的原來設計,整個行政區域由四座辦公大樓(Edifices),包括高等法院(High Court)、議會大樓(Legislative Assembly)、秘書處大樓(Secretariat)和「知識博物館」(Museum of Knowledge),以及六座紀念物,構成的巨大花園景觀。幾座辦公大樓和紀念物的佈局由幾何圖形構成,而它們之間透過無間斷的步行徑連接起來,顯得政府機構之間相當和諧。然而建築物之間分隔甚遠,使人不禁覺得柯比意是刻意讓它們無法對話。

議會大樓的設計採用粗野主義,最大的特點是暴露的混凝土設計。
        進入行政區域後,筆者首先到議會大樓參觀。跟高等法院和秘書處大樓一樣,柯比意在議會大樓表現出粗野主義(Brutalism)的風格:混凝土外露的建築物,讓人有一種沉重、粗糙而粗野的強力感覺,有如一座巨形的塑像屹立在眾人前。據說,柯比意在參與設計昌迪加爾前,他曾先後設計日內瓦(Geneva)的國際聯盟大樓(Palace of Nations)以及紐約(New York)的聯合國總部大樓(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但兩個設計方案均被否決,最後憤恨的他決定到印度、非洲工作,而昌迪加爾是柯比意不滿的控訴。

一些工作人員會到遮陽板外的空間休息。
        外觀上議會大樓是四方形設計,由於柯比意留意到當地酷熱的環境,所以四周都有向外延伸的遮陽板來減低光線照射,而且附近種植不少樹木和建立一座水池。經過一番手續後,團隊開始到大樓內參觀,但室內禁止攝影和拍攝,而我們先到旁遮普邦的會議大廳。走入宏大的會議廳,室內呈現圓錐形的設計,光線從屋頂的小窗透進大廳,讓人感覺能在這裡發言是上天給予的權力。議員在會議廳內發言會出現回音,所以牆上掛有用絨布織成隔音物料,而場內百多件桌椅都是由柯比意設計的。

柯比意在1955年繪畫的議會與周遭環境透視圖(圖片來源:《科比意——知性與感性》)
        離開旁遮普邦的會議大廳,我們再到哈里亞納邦的會議廳參觀。有人會奇怪為何一座議會大樓有兩個邦的會議廳,其實在1966年哈里亞納邦從旁遮普邦分裂出來,但兩邦都希望把昌迪加爾納入自己的土地中。最後經過一番商議後,昌迪加爾被定為兩個邦的首府,所以議會大樓才會同時存在兩個邦的立法機關。會議廳的規劃已經說明這裡是後來設計,明顯不如旁遮普邦的會議廳宏偉,但柯比意並沒有輕薄這個大廳,他在親自製造一幅巨大的絨布作為裝飾。

議會大樓屋頂上的「煙囪」,它的下面是旁遮普邦會議廳。
另外,議會大樓上還有一座金字塔,位於辦公室的上方。
        最後,我們來到議會大樓的屋頂,大家都對議會大樓上的「煙囪」感到好奇,原來這座巨大的「煙囪」正是位於旁遮普邦會議廳上。在「煙囪」旁邊有一座小金字塔,它蓋著行政部門的辦公室,另外還有一座長方形的石碑屹立在屋頂。如果從遠處觀看昌迪加爾議會大樓,大家一定會以為它是一座核電廠!


(待續)


參考資料:
  • 台北市立美術館(2002)。《科比意——知性與感性》。中華民國:台北市立美術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濠江風雲——黑幫秘聞錄

        「有錢賺的地方,必定會有衝突,問題是下位對手是另一個堂口的老大,還是您的伙伴,又或是您的兄弟而已。」這是電影《濠江風雲》中黑幫老大尹志巨的「名言」,也是回歸前澳門江湖的最佳寫照,幫派鬥爭進入白熱化,火拼時常發生,使澳門人心惶惶。然而早在「十四K」和「水房」出現前,澳門黑幫已經存在兩個世紀,到底誰是本地黑幫始祖呢?這種社會的陰暗面,大家從來都抱有好奇,但一直看不清的層層迷霧,讓我們斗膽,捕風捉影地為大家揭開其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