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有一種風味,叫「車仔檔」


        地道美食,說白一點就是「街邊出品」,愈「路邊」愈滋味。記得上小學時,學校門外總會有一部車仔「等放學」,大家下課後會圍著它,伯伯忙個不停地串起魚蛋和炸雲吞,這份光景和舌尖上的滋味依然難忘。十年又過去,儘管學校仍如往時,但熟悉的車仔檔卻已經不見了。時代在變,車仔檔的消失,不僅是街頭風味的消失,更是一種老行業帶來的集體回憶。直到今天,只有幾位堅守奉獻汗水的流動小販,有了他們,街上才不乏味。


柴火出品的「早晨全餐」

        有人說,早餐是一天開始的儀式,但人們愈來愈遲起床,「早餐」也快變成簡便的午餐。然而,有人堅持了半個世紀,每天清晨為街坊們炮製最傳統、最新鮮的早餐,開始美好的一天。

        時間是凌晨五點,當大家還有夢鄉時,一位婆婆在陳舊的爐灶煮粥。據年逾九十多歲的婆婆所述,她的母親在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便經營粥檔。看到這個燻黑的灶頭,便知道它有一定的歷史,每天粥檔的「出品」全都靠著這個灶頭。除了白粥之外,粥檔還有賣粽子、燒賣、腸粉和炒麵,但由於空間有限,過去有婆婆一人負責「出品」,現在改為大嫂主力製作。

        當婆婆和大嫂炮製早餐之時,婆婆的兩位女兒也「開檔」,把放在路邊一旁不起眼的車仔,展開成三張檯、容納十多位街坊的粥檔。早上六點多,陽光照入舊城時,街坊們陸續出門,一起到粥檔來一個「早晨全餐」。沒有冷氣,只有簡陋的摺檯和低凳,但大家很愉快地聚起來邊吃邊聊,好似另一個「論壇講場」。一位街坊一邊吃口粥,一邊憶述昔日粥檔的環境。他說,在七、八十年代,大家習慣早起到車仔檔或大排檔食早餐,當時粥檔幾乎擺滿大半條小巷。除了附近的街坊,一些搬到其他地區的老街坊,也專程回來食早餐。吸引他們的,相信不只是這份熟悉的味道,更是那份粥檔蘊含的人情味。


一部車仔,串串風味

        一部「車仔」有多麼強大?它既是一個廚房,又是一個收銀台,而且能吸引無數市民和遊客光顧。在新馬路的「明記」牛雜檔,由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經營。由於早期流動小販真的是「流動」的,他們專門選擇在學校和電影院等地方,希望能吸引人流,而牛雜檔則主要「出沒」在新馬路、賣草地、國華戲院等地方。

        在下午四點時,老闆一家三口便開始從店舖出發,推著車仔檔到新馬路。雖然說步行路程只有十分鐘,但加上車仔和牛雜等,十分鐘的路途也變得特別漫長。到達新馬路之後,做完一輪準備功夫,便開始長達八小時的工作。能夠讓牛雜長時間保持新鮮,靠的是一個火爐維持牛雜和醬汁的熱度,而車仔裡安裝一部強力的火水爐,一直燃燒著八小時,所以老闆和老闆娘在高達五、六十度的「火」車旁邊,全晚使出「摩打手」,不停「剪、剪、剪」牛雜。除了是炎熱難受之外,他們也曾經被高溫燙傷。見到這個情景,坐在辦公室的小編也為老闆感到辛勞!

        自八十年代起,小販數量不斷激增,政府於是對小販牌實施新的監管,原本的流動小販亦只能固定的地方便得擺賣,而「明記」選擇在新馬路上繼續經營。在回歸後,明記牛雜幾乎成為中心區最旺的車仔檔,每天排隊的人流源源不絕,從開檔至深宵收檔,老闆沒有停過手,直到賣光牛雜才結束。以為收檔就是把車仔推回家?錯,老闆還要清理好車仔檔四周才能離開,這樣又要花上半小時,之後才能把車仔推回家,結束今天的工作。


車仔檔最後的一天

        昔日推車仔的人,大多數是為了自力更新養家的,但漸漸地車仔檔成為地道文化的一部分,而一些車仔檔更成功「推」入舖,甚至發展成為一個本地品牌。即使如此,車仔檔仍然堅守留在街上,為街坊獻上一份美味,直到最後一天。

        2014年6月28日,在白眼塘內的一條街顯得特別熱鬧,並不是因為有甚麼特別活動,而是一家車仔檔——「偉記」的最後一天經營。經營三十多年,旭哥對「偉記」的結業也相當不捨得,但無奈沒有人入行,單靠他一人支撐也太辛苦,只好光榮結業。這一天,無數的街坊和熟客前來光顧,老闆旭哥全家也出來幫忙。

        開業時間是下午五點,但旭哥很早便開始準備,除了擺放檯凳和整理「廚房」,他更親見整理每一支醬油瓶,可見他相當著重衛生。正式開檔時,旭哥便開始忙過不停地煮麵,而顧客也不忘與旭哥「啤一啤」,旭哥於是一邊煮、一邊飲,但仍然無阻他盡力為大家送上最美味的食品。對街坊來說,旭哥相當有人情味,平日有講有笑,彼此由熟悉的陌生人,也漸漸地成為老友。

        這天對「偉記」的所有客人而言,是相當漫長的一晚。生麵一個一個地煮熟,原本旭哥打算留下最後一個麵給大兒子品嚐,但無奈客人太多,只能把最後一個麵煮給賓客。當最後一個麵煮好的時候,「偉記」亦結束他們三十多年的經營,但客人依然留下來,這一刻相信大家的心情是難捨的:消失的不只是一份老風味,更是一種集體回憶。


識食,更要惜食

        很多朋友遊台灣,一定會到夜市「掃街」,或許這是一種對地道美食的緬懷。一直以來,不少人提出在澳門打造一個「夜市」,但有多少人在嚮往別人的地道之時,記起自己原來的地道、支持自己的車仔檔?識食之人,更要惜食,當我們懂得欣賞自己的文化時,才能細味這份街道上的味道。


(本文刊登於《梳打雜誌(第77期)》2015年9月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下)

1940年代的中央酒店圖則,原樓高六層的酒店加建為十一層高。 (圖片來源:《城市經緯:新馬路及其周邊街道特展圖錄》) (承上文)         1940年,位於內港十六號碼頭對面的國際酒店正式落成。九層的樓高讓它打破中央酒店保持多年全澳最高建築的紀錄,而酒店的奢華也毫不遜色於後者。顯然地,國際酒店是中央酒店所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對當時堪稱「賭王」的傅老榕和高可寧而言,豈能容忍這樣的挑戰!他們聘用香港頂尖的工程師,計劃對酒店進行加建。結果,他們提出一個相當大膽而瘋狂的方案——在中央酒店頂層加建五層,使建築達到十一層樓高,重奪最高建築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