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深海到餐枱——現代澳門漁港的故事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即使澳門變成怎樣繁華的國際城市,相信大家也忘記不了「澳門以前是一條小漁村」的過去。澳門開港五百年,捕魚業一直以來都是經濟的基石,無論是哪個時代,餐桌上總少不了一味海鮮。然而,當澳門成為聞名世界的旅遊城市之際,還有多少人能品嘗到本地新鮮的海鮮?

        每種食物背後都蘊含一段歷史、一個故事,要品嚐食物真正的味道,必先了解它細味背後的故事。所以,今次讓我們從碼頭出發,一起尋找現代漁港的故事。


碼頭的清晨

        清晨五點,或許大家還在好夢正酣時,魚販們已經出發到碼頭,靜候漁船的回來。若以為大批漁船停泊各個碼頭,漁民們把一籮籮魚放在岸上,而魚販在岸邊挑選魚鮮,那就大錯特錯。今時今日,內港只有二十八號及31-A號碼頭有漁船泊岸上船,每天凌晨,魚販都會風雨不改地望海等待,頗有一種望天打卦的無奈。


光臨街市

        在碼頭忙碌過後,還未來得及休息,魚販便帶著海鮮來到街市。進入濕漉漉的街市,魚販正忙於佈置各自的魚檔,趕在開市前完成佈置。魚販們從上午六時開始,一直工作至晚市過後,在晚上七時才離開,其忙碌程度不遜於在碼頭時。

        擺放在檔口的海鮮都是餐桌上常見的,包括鱸魚、紅紬、黑鯧、盲鰽、黃花魚等。大部分在街市出售的海鮮,都是從內地經陸路運來的養殖鮮魚或冰鮮魚。即使是漁船經碼頭上貨的漁獲,多數也是來自魚場今時今日,人們大量捕捉海魚,加上海洋污染日趨嚴重,使海洋資源不斷減少,真正從大海捕獲的海魚已經少之有少,想品嘗真正的海魚滋味也相當困難。


難忘大海之情

        不少魚販原來是昔日的漁民。據他們所述,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下環區是漁船的聚集地區,每逢農曆新年,漁民回港過節時,海上停泊了數百艘大大小小的漁船。昔日漁民都會在澳門、氹仔及路環附近海域作業,捕捉魚蝦等水產,而大型漁船則會到較遠、水域較深的珠江一帶作業。然而,隨著本地漁業的沒落,很多漁民只好賣掉漁船,離開大海並回到陸上生活。不過,自小與大海和漁業的感情,使不少漁民繼續在魚檔和魚欄,或是其他相關的行業工作。

        大海是漁民的根,漁船是漁民的家,在魚檔和魚欄工作,除了是為了生計,更是對昔日漁業的緬懷。


漁業式微的背後

        離開街市,返回碼頭時,看到貨車來此上貨。當漁船下貨時,碼頭會預留漁獲給魚欄和食肆,待早上八、九點時,貨車陸續到碼頭取貨,才可供應給大眾。走進碼頭內,與凌晨的熱鬧相比,此時顯得相當冷清。停泊在碼頭的漁船上,漁民正為船隻作清理和補給,因為他們不久將再次出海作業,離開冷清的港口。

        在上世紀漁業興盛時,內港一帶的繁華並不局限於海邊和碼頭,連帶碼頭附近的街區也非常熱鬧。昔日沙梨頭海邊有數十座船廠,工人們每天忙於建造漁船,期待漁民能一帆風順,豐收歸港。而下環街也有多家船具舖,向漁民售賣絲網、繩纜等工具。然而,今天走遍從沙梨頭至下環街,只有一兩家船具舖依然營運,而沙梨頭僅餘一家快將消失的百年船廠。其他店舖,如魚蝦欄、蟹欄、加工場、乾貨店也轉向其他行業繼續經營,或逐漸伴隨漁業消失。

        我們常說,澳門由一條漁村開始。在繁華的城市背後,有多少人記得昔日漁港的過去?在品嘗海鮮的背後,有多少人知道漁民的故事和辛酸?做人不應忘本,既然漁業是澳門的「本」,我們怎樣也不可忘記它,更要延續漁港的故事。


(本文刊登於《梳打雜誌(第65期)》2014年9月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下)

1940年代的中央酒店圖則,原樓高六層的酒店加建為十一層高。 (圖片來源:《城市經緯:新馬路及其周邊街道特展圖錄》) (承上文)         1940年,位於內港十六號碼頭對面的國際酒店正式落成。九層的樓高讓它打破中央酒店保持多年全澳最高建築的紀錄,而酒店的奢華也毫不遜色於後者。顯然地,國際酒店是中央酒店所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對當時堪稱「賭王」的傅老榕和高可寧而言,豈能容忍這樣的挑戰!他們聘用香港頂尖的工程師,計劃對酒店進行加建。結果,他們提出一個相當大膽而瘋狂的方案——在中央酒店頂層加建五層,使建築達到十一層樓高,重奪最高建築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