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傳奇傳說——非凡成神


        還記得《頭文字D》的電影中有一句話:「神以前也是人,因為他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變成神。」中國傳統神話人物中,不少神仙都源自歷史人物。這些人物在生前為民謀福,深受人民敬重愛戴,死後被人們奉為神靈。家喻戶曉的有保護漁民順風順水的媽祖;由三國英雄變為關照黑白兩道的關公;八十三歲遇文王的姜太公(石敢當)等。但原來,澳門還有一些「就是與別不同」,有著澳門特色的民間信仰。這些神仙或廟宇只出現在澳門。即使是耳熟能詳,但他們是誰?為何會成為神仙,你又知不知呢?本期《梳打》將介紹澳門幾位神仙:先鋒楊爺、張王爺、金花夫人和譚公。


先鋒楊爺:楊家將的化身

        在美副將大馬路附近的小巷中,有一座名為「先鋒廟」的廟宇,供奉著先鋒楊爺。「先鋒楊爺」的名字可能真的聞所未聞,但提到「楊家將」則人人皆知。原來裡面的先鋒楊爺就是楊門家族初代名將——楊業,他生前浴血奮戰,立下保家衛國的事蹟。有關楊業的事蹟相信來自《楊家將》的戲曲和小說中,那麼史實中的楊業又是怎樣的?

        世代為將的楊業已年紀輕輕在北漢擔任節度使,他已驍勇善戰,屢立戰功。他明瞭北漢並非明主,不忍助紂為虐,所以換投宋朝。當時的宋朝面臨外族的嚴峻威脅,楊業被派到雁門關駐守,果然遼國不久便派出十萬大軍對雁門關發動進攻。楊業眼見敵軍來勢洶洶,便先發制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襲遼軍然後與前來支援的潘美進行夾擊,最終大破遼軍。他英勇抗敵的事蹟威震宋遼兩國,從此楊業又被稱為「楊無敵」。

        在幾次戰役後,宋太宗認為時機成熟,趁遼國君王去世派軍北伐。潘美和楊業等人奉命出征,與大軍兵分三路出發。他們所率領的軍隊一路旗開得勝,一口氣拿下敵國四個州的土地。然而,另一路的軍隊則被遼兵打得落花流水,北伐軍戰情告急,宋太宗最後下令撤退。楊業建議以佯攻和埋伏的方法打擊敵軍,藉此掩護軍民撤退。但監軍王侁則譏諷楊業膽怯,並詆毀他另有陰謀。這話令楊業非常震怒,他決定親自率軍,以證明他忠於國家的決心。

        楊業明白這次出擊必是九死一生,他還是跟潘美和王侁提出在陳家谷接應,萬一戰敗也能掩護退走。然後,楊業帶著一眾士兵出發,結果不久在狼牙村中伏大敗,他們奮力突圍至陳家谷。不幸地,潘美等人見楊業戰敗便率軍離開。面對四面楚歌的形勢,楊業只好與將士們浴血奮戰,身上雖然渾身是傷,但依然無阻「楊無敵」英勇抗敵。最後,兵士們全軍覆沒,包括兒子楊延玉,而他則墜馬被俘。楊業為表忠心,絕食三天而死。他忠義仁勇,保家衛國的事蹟,使他死後成為百姓供奉的守護神。

        先鋒廟的建立,與當時望廈村正遭到葡萄牙人入侵有關。為了能抵禦外敵,村民在村外建立先鋒廟,希望楊業能助他們一臂之力,免於被人佔領的結局。雖然先鋒廟已經被樓宇包圍,香火疏落,但楊業及楊家將捨身救國的故事卻流傳於世,依然令人津津樂道。

小知識:楊家將的真相 

        楊業死後,他的家族繼承了他抗遼救國的事業。他的兒子楊延昭多次大敗遼兵,被遼人視為勊星——六郎星的化身,所以稱他為「楊六郎」。至於孫子楊文廣,則數次率兵鎮壓國內的叛亂,並為收復被燕雲之地獻計,但可惜還未上報已撒手人寰。在《楊家將》的小說中,還有楊宗保和穆桂英兩位家傳戶曉的名將,但事實上他們只是後人所編造的角色。

張王爺:助民抗敵的名臣

        隨了先鋒廟鎮守村外,望廈村民也在觀音古廟旁建立城隍廟,希望城隍爺保祐村內。城隍廟除了供奉城隍爺和洪聖大王之外,還供奉一位名為「張王爺」的神靈。到底這位張王爺是誰?事實上,他並非皇親國戚,更不是王爺,他的真實身份是晚清鼎鼎大名的名官,張之洞。

        張之洞的名字相信有讀過近代中國歷史的朋友都十分清楚。他生於1837年,即是鴉片戰爭爆發前三年,他的一生注定在內憂外患的帝國中渡過。張之洞並非甚麼名門貴族出身,少年時他只是一名寂寂無名的讀書人,隨父到縣城參加科舉考試。過五關斬六將後,終於在二十六歲以「探花」的身份步入朝廷。張之洞先後在不同省份擔任總督,包括主管澳門事務的兩廣總督。張之洞為官清廉,敢言直諫,對朝廷弊端提出建議,因而被人視朝中的清流派。

        不過這時的清朝已經搖搖欲墜,守舊的思想依附朝廷。張之洞在甲午戰爭大敗後,明白清朝必須改革才能強國。他吸取了洋務運動的教訓,主張「中學為體,西學之用」。在各地擔任官員期間,張之洞大力發展當地教育、治安和經濟。

        八國聯軍過後,年事已高的張之洞從地方政府回到朝廷中心,推動清末新政。即使此時清朝已經步入山窮水盡的地步,張之洞還是盡心盡力地為朝廷效力,力圖挽救這個將死的國家。可惜張之洞的時日不多,他在1909年去世,三年後大清帝國也隨他而去。他與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合稱「晚清四大名臣」,因為他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也是支撐清末改革的重要功臣。

        有趣的是,為甚麼晚清名臣竟然會出現在澳門的小廟內?在張之洞任命為兩廣總督時,廣東一帶正面臨嚴峻的外患,葡萄牙打算把澳門殖民化。在葡萄牙佔領望廈村時,村民自立「望廈鄉民知守義團」進行反抗,又拒絕向葡萄牙人交稅。張之洞見望廈村民如此積極抗葡,因而向朝廷上奏稱讚村民團結,又要求關注澳門的種種憂患。村民十分感激張之洞,於是在城隍廟內供奉這位「張王爺」。 

        可惜,望廈村最後也逃不過被人佔領的命運。在美副將大馬路開闢後,地區很快發展起來,昔日的古村被新建築取代,唯獨不變是觀音古廟和城隍廟依舊香火鼎盛。廟內的張王爺是人們供奉的對像,而張之洞的忠心為國,助民抗敵的事蹟也為後人所景仰。


金花夫人:保生貴子的女神

        在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中,女性神祗並不普遍,而專門保護女性的神祗更是少之又少,金花夫人正是其中之一。在港澳地區,金花夫人相信絕不陌生,因為她是少數源自嶺南地區的神祗,而她是本地著名的生育女神。

        金花夫人生於元末明初,有關她的故事最早記載於《廣東新語》中,其後不同的古籍也記載她的事蹟。雖然因此出現多個版本的故事,但金花夫人的出身主要可分成兩個版本。在《廣東新語》裡的金花夫人,相傳少時已經是一位巫女,善於調媚鬼神,但一次在端午節看龍舟比賽時不幸墮湖而亡。 

        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則發生在明朝初年,當時廣州巡按夫人臨盆難產,巡按大人尋找多位接生婆來接生,但都未能產下。憂心沖沖的巡按只好小休一刻,在夢中一位老翁叫他請金花娘娘來,母子便可保平安。巡按因而派人四出尋找金花,但城中找到十多位名為「金花」的女子。無計可施的巡按只好讓各位「金花」逐一入後堂,終於到了最後一位「金花」時,巡按夫人誕下了一位男嬰。這位金花只是一名十四歲的少女,喜得男丁的巡按大人認為她是夢中的「金花娘娘」,竟向她叩頭謝恩。

        可惜的是,這位少女亦因而無人敢跟她成親,隨著年紀愈來愈大,金花變得鬱鬱不樂,最後竟然投湖自盡。有關金花死後,兩個版本的故事都有相同的結局。金花的遺體多天後浮上水面,奇怪的是遺體沒有腐爛,更發出一陣香氣。遺體埋葬後,人們又在湖中撈到一個木頭雕像,樣貌與金花非常相似,居民於是為木雕建立廟宇,尊稱她為「金花夫人」。由於金花夫人在求子較為靈驗,所以又有「送子娘娘」之稱。

        金花夫人作為嶺南本土的神祗,也是流傳最廣、時間最久的女神,對她的祭拜在珠江三角洲地區自然非常盛行。時至今天,不少善男信女還供奉金花夫人,希望她能求得兒子,他們都會誦念「祈子金花,多得白花,三年兩朵,離離成果」的經文。嬰兒出生後,父母也會向金花夫人祈禱快高長大、聰明伶俐。澳門多座具規模的廟宇裡都設有她的神位。在每年農曆四月十七日,大批善信帶備祭品和香燭到廟宇祭拜女神,由此可見她在人們心目中依然擁有崇高的地位。

譚公:守護路環村的老頑童

        所謂「靠山食山,靠水食水」,澳門位於廣東沿海,大海成為昔日澳門居民的依靠,這點同樣反映在本地宗教文化中。在澳門的廟宇中,海神都佔有重要席位。天后、北帝、洪聖大王、三婆和龍王都是澳門主要的海神。在路環島上,雖然同樣有供奉天后和洪聖大王的廟宇,但相對而言,居民更尊崇另一位水神——譚公。譚公廟位於十月初五馬路的盡頭,建築面向大海,昔日漁民上岸後都會到廟宇上香,感謝譚公的保祐。

        雖然稱為譚公,但廟宇內的神像卻只是個小童,這難道不奇怪嗎?事實上,「公」是對神祗的尊稱,而非根據年齡來界定,所以很多人物都用「公」稱之。譚公的原名是譚德,他生於元末明初的廣東惠州,少時與外婆在麥田村生活。年幼的譚公表現他法力無邊、智慧過人,但亦有他頑皮的一面。

        有一次,譚德被惠州知府邀請,並為他端上一杯茶。譚德不但沒有飲下,反而把茶水灑向空中。知府心中不快,但他再端上茶水,但譚德還是接二連三把茶水灑向空中。知府大怒,譚德解釋羅城的糧倉發生火災,他把大人所賜的茶水化為雨水,撲滅了大火。不久,有人報告知府有三場大雨把糧倉的大火撲熄。自此,譚德的事蹟傳遍惠東。

        在十三歲時,譚德獨自到家鄉附近的九龍峰放牧,但卻一去不返。家人、朋友和親戚焦急萬分地到處尋找譚德,直到三天後才在山峰找到他,但這時的譚德已經逝世。譚德死後,他經常在惠東地區顯靈,他幫助處於危險的漁民,又治癒患病的居民。人們為了紀念譚公,便在九龍峰建立「得道亭」,其後更建立一座祖廟來供奉譚公。

        隨著惠東居民遷移到各地生活,譚公的崇拜也流傳到不同的地方。 相傳,路環譚公廟是由一戶惠東人家庭所建立。他們為了逃避戰亂而離開家鄉,他們沿途來到路環海邊,但卻遇上風暴。在危急關頭,他們把譚公的神像拿出來,並向神像祈禱,一瞬間海面回復平靜。這戶人家登岸後,使在海邊建造一座小廟來供奉譚公。在譚公的庇佑下,路環村日漸興盛,漁民上岸後都會到譚公廟上香。

        在譚公廟內最有名的文物是用鯨魚骨製成的龍船模型,它是廟內最具價值的「鎮廟之物」。時至今天,譚公廟依然是路環香火鼎盛的廟宇,人人都說摸過龍船骨,由龍頭摸到龍尾,便能得到祝福。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譚公誕,村裡都有大型的慶祝活動,紀念這位來自惠東的仙童。

路環譚公寶誕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不僅是佛誕和舞醉龍節,也是嶺南海神譚公的神誕。當天,路環村會肇行多項慶祝活動,包括神像巡遊、飄色巡遊、神功戲和盆菜宴。當中,譚公誕的神功戲是全澳一大文化勝事,因為它是全澳最具規模的粵劇表演。戲棚的建造共花了一個月時間完成,完成後能容納八百人同時觀賞。神功戲會邀請自廣東或香港的劇團演出,吸引不少粵港澳的戲友來觀賞。

(本文刊載於《梳打雜誌(第49期)》五月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下)

1940年代的中央酒店圖則,原樓高六層的酒店加建為十一層高。 (圖片來源:《城市經緯:新馬路及其周邊街道特展圖錄》) (承上文)         1940年,位於內港十六號碼頭對面的國際酒店正式落成。九層的樓高讓它打破中央酒店保持多年全澳最高建築的紀錄,而酒店的奢華也毫不遜色於後者。顯然地,國際酒店是中央酒店所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對當時堪稱「賭王」的傅老榕和高可寧而言,豈能容忍這樣的挑戰!他們聘用香港頂尖的工程師,計劃對酒店進行加建。結果,他們提出一個相當大膽而瘋狂的方案——在中央酒店頂層加建五層,使建築達到十一層樓高,重奪最高建築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