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碗水煲起半碗水的智慧


        在華人社會,「茶」是一種情緒的表達。俗話說「人走茶涼」,說的是人情淡薄。但有種名為「涼茶」,卻充滿溫情。小時候傷風感冒,牙痛眼澀,阿媽總會執幾劑草藥,架起爐灶,兩碗水煲起半碗水,驅寒下火。但細時的我,只會貪戀苦後的那粒甜,長大才開始慢慢發現那些黑黑褐褐的,藥到病除的涼茶,才是父傳子,子傳孫的民間智慧。


廣東獨有的智慧

        第一次接觸涼茶的人,往往對這種「既不涼,也不似茶」的草藥飲料感到奇怪,但事實上「涼」非指溫度,而是指其藥性。廣東位於嶺南之南,天氣炎熱,多雨潮濕,容易滋生病菌,因而被稱「癘瘴之地」。於是,人們便到山上採摘具清熱解毒、消暑去濕的草藥來治病,由於草藥多為寒涼,因而被稱為「涼茶」。

        講起涼茶的歷史,坊間有傳是由王老吉在清代道光年間發明。然而,就如「神農嘗百草」一樣,涼茶可是由廣東地區的居民,經過多年的嘗試和改良,總結成一道又一道藥方,如「盒仔茶」治療感冒、「五花茶」消熱祛濕、雞骨草能清肝熱、羅漢果能解咽炎喉痛等。所以說,涼茶不可能由一人「發明」,而是由廣東居民所匯聚的民間智慧,每一口都是上山採藥的艱辛,每一味皆是長年累月的嘗試。

        在清末民初,涼茶也隨著華工漂洋過海,來到「南洋」和「金山」。對這些遠離家鄉的華工來說,涼茶不僅治療水土不服,更安撫他們的思鄉之苦。直到今天,馬來西亞華僑也有煎煮藥材的傳統。


涼茶檔舖在澳門

        在澳門的大街小巷中,涼茶舖可謂遍佈澳門角落,數不勝數。即使不見涼茶舖,附近也有一、兩家涼茶檔「常伴左右」。到底澳門從何時出現涼茶檔舖?這倒是難以考究,但至少在清代時出現涼茶舖,如「大聲公涼茶舖」據聞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可說是澳門涼茶舖的老字號。在1958年,澳門的涼茶檔舖已有二十八家,對當時只有十五萬人口的小城而言,涼茶顯然是居民的日常飲料。

        除了是售賣涼茶之外,在收音機和電視廣播流行之初,涼茶舖也是居民們聚腳的地方。在三十年代,顯記餅家在清平戲院側開設涼茶部,聲稱自己為涼茶「始創第一家」,而且備有寬敞清雅的座位,更有播音機免費放送,服務和環境可以與今天的茶餐廳和咖啡店相比。飲一口甜涼茶,聽著播音機消暇,享受另類的下午「茶」時光。

        可惜好景不常,涼茶舖在七十年代經歷極大的衝擊,不少店舖被茶餐廳所取代,一時間涼茶行業陷入低潮,但即使如此,一些涼茶檔舖在此時出現,為涼茶行業帶來新氣象。


一苦一甜一涼茶

        每天下午四時,呂先生推出手推檔,經過一輪佈置,便在十月初五街、近工人康樂館出檔。在四輪車仔上,高掛著一盞玻璃罩燈,車廂有兩個蓋著的盛茶器皿。從這樣的擺設,可見「呂家園」已有相當的歷史。據呂先生所述,他的涼茶檔已經營有四十年。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工人康樂館在十月初五街尾開幕,成為當年工友們和居民聚腳的好地方。因為這裡人流聚集,吸引不少小販檔來擺賣,當中也包括呂家園涼茶檔。如今工人康樂館已不在,這區的人流也大不如前,而呂先生也堅守涼茶檔到深宵。

        所謂「貴精不貴多」,呂家園僅出售「五樣花甜茶」和「廿四味」兩種涼茶。「廿四味」是最典型不過的感冒茶,在天氣交替,流感四起時最常飲用的涼茶。雖然稱為「廿四味」,但不一定由二十四道藥材煎熬,亦沒有劃一的標準,各家各戶皆有自己的「廿四味」古方。而五花茶是廣東人常飲的涼茶之一,主要功效是清肝、明目、去濕、清熱,對「夜班族」和易上火的人來說,仍舊是最好不過的良藥。

        雖然入晚已久,但光顧涼茶檔的人依舊不少,當中有街坊和熟客。車檔上兩壺涼茶,一苦一甜,深深表示呂先生的涼茶檔生活。苦的,是每天站街至深宵,不論風吹雨打依然工作;但甜的,是他的堅持和誠意,讓顧客和街坊感受到心意。


傳承與創新

        在八十年代,大批新移民來到澳門,對涼茶的需求增加,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位於福隆新街的「百家昌」,便是在這個行業新生期開始經營。

        對著每位光顧的客人,老闆陳先生總是笑逐顏開,聽過客人的需要後,從茶壺中「瀟灑」地倒出涼茶,然後客人一邊飲茶,一邊與陳先生有講有笑。他認為,雖然是賣涼茶的,但讓客人抱著輕鬆、信任的心情喝茶,藥效會發揮得「更好」。這種賣茶的「宗旨」,早在他推涼茶檔時立下。

        雖然百家昌開設舖頭,且客似雲來,街坊和遊客亦光顧,但百家昌的手推車並沒有因此停下來。每逢四時的放工時間,他的兒子把涼茶檔推到清平直街,直到深夜十二點多才正式收檔。儘管車仔檔遠不及店舖,但同樣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車上有五瓶茶壺,每個掛有寫上涼茶名和功效的牌子,其中引人注意是「多功能涼茶」。據陳先生介紹,這款「多功能涼茶」是祖傳藥方,清熱解毒、祛濕治喉痛。

        在九十年代後,涼茶行業正進行革新,除了售賣傳統涼茶,也兼賣龜苓膏、糖水等,深受年青人歡迎的產品。陳先生在閒時研發新藥方的同樣,也推出有別於傳統涼茶的新產品,如獨家的「曼球果膏」。這種果膏像啫哩的,能夠健脾胃、濾腎臟,相當受客人喜歡。

        保護文化,不一定只力求「正宗」,在時代的變化中,尋求創新,而百家昌涼茶舖正好活出自己的道路,為涼茶行業的未來作出努力。


涼茶的廿四味

        2006年,澳門政府聯同廣東、香港兩地政府一起,把涼茶配製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政府對這項文化遺產的重視。在講求快速的年代,罐裝涼茶和連鎖式涼茶舖出現,無疑對涼茶製作帶來衝擊。同時,自然環境開發也破壞山林,影響藥材的來源和品質。如何在急速變化的社會中,保護這項世代相傳的傳統、日積累月的民間智慧,造福人們,卻是另一條難題。

        讓文化活著,改變是無可避免的,有如甘苦的廿四味,經過歷代人們的改良,演變為手中的一碗民間智慧。過程雖苦,但甜在心中。


(本文刊登於《梳打雜誌(第71期)》2015年3月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上)

時至今天,新中央酒店依然是新馬路的地標之一,它曾經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         前陣子,筆者與朋友經過新馬路時,一時好奇走進新中央酒店,向前枱接待員詢問房價。然後,她朗朗上口地說:「窗口打唔開,電視睇唔倒,Wifi唔使諗,你哋係唔係要Book房?」聽到這樣的介紹,不禁讓人感慨這家近百年的酒店,今天竟淪落這種慘況。曾幾何時,新中央酒店是澳門最豪華的酒店,更是第二代賭業王國的首都,它見證澳門上世紀賭權的變化。

人食人?亂葬崗?澳門猛鬼恐怖實錄

        盂蘭節快到,鬼門關大開。相傳在農曆七月時間,孤魂野鬼會四處在人間找食,而陰森恐佈的地方更是鬼魂集結的地方。有些人不小心踏入這些地方,可能會撞邪見鬼、招惹不測 ……

新中央酒店:澳門首座摩登酒店(下)

1940年代的中央酒店圖則,原樓高六層的酒店加建為十一層高。 (圖片來源:《城市經緯:新馬路及其周邊街道特展圖錄》) (承上文)         1940年,位於內港十六號碼頭對面的國際酒店正式落成。九層的樓高讓它打破中央酒店保持多年全澳最高建築的紀錄,而酒店的奢華也毫不遜色於後者。顯然地,國際酒店是中央酒店所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對當時堪稱「賭王」的傅老榕和高可寧而言,豈能容忍這樣的挑戰!他們聘用香港頂尖的工程師,計劃對酒店進行加建。結果,他們提出一個相當大膽而瘋狂的方案——在中央酒店頂層加建五層,使建築達到十一層樓高,重奪最高建築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