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大碼頭街福德祠:生果街百年的見證

大碼頭街福德祠,位於大碼頭街二十八、三十號。         早上的大碼頭街(Rua do Teatro),人流並不多,只有一、兩家商舖開門,但隨著夜幕低垂,街道上的果欄紛紛開門,一部部載著生果的貨車駛入窄街中。百多年前,水果經水路從「大碼頭」上岸,儘管碼頭消失了,但這個地方依然保留生果批發的功能。

飲水思「泉」

二十世紀初的二龍喉山泉         對現今的人來說,只要扭開水喉頭,水便會源源不斷地流出來,但在自來水普及之前,人們依靠天然水源來生活。儘管缺少河流湖泊,但丘陵地形使澳門擁有豐富的地下水源,在澳門歷史上曾經有一些山泉,雖然山泉隨著時間消失,但它們的故事卻長流於歷史之中。

沿著遺跡,尋找望廈的回憶

        大隱於市,小隱於野,說的是澳門的歷史。澳門五百年,焦點落在舊城區,但小城的過去豈止於城牆內?百多年前,越過水坑尾門,一路向北,是澳門華人村落所在。望廈、新橋、沙梨頭、塔石……這些熟悉的地名源於消失的村落,儘管它們只是寧靜的小村落,也默默地編寫澳門歷史的一章。         在眾村落中,位於美副將大馬路的望廈古村,規模數一數二,歷史悠久。雖然村不在,但遺跡依在,隱於鬧市的痕跡,憶念蓮峰山下的寧靜,訴說才子壯士的事蹟。望廈往事,與你一起回味。

耀記服裝:燙印衣服的那些年

耀記最後一天的開業(圖片來源:Roys Chan Photography)         關前正街「三叉位」的耀記服裝,坐落在這個地標位置上,即使是純粹路過,也對這家老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耀記在今日迎來最後一天經營。

那些年,坐Benz巴士的日子

        前陣子,有人提出引入雙層巴士,來舒緩「搭車難」的壓力。話說起來,雙層巴士與我們的距離是這麼近,卻又那麼遠。近的話,大家「過海」就能看到;遠的話,它們曾經在「澳門街」上行走過,那是「老餅」們的集體回憶。         每天在同一個車站上,等待同一號巴士,沿途看著同一片風景。在這個上班的日常節奏中,當年的月票換成了「澳門通」,每天等待的小巴轉變為新式大巴,原來「搭巴士」在不經不覺地起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它們依然是大家的公交。

有一種風味,叫「車仔檔」

        地道美食,說白一點就是「街邊出品」,愈「路邊」愈滋味。記得上小學時,學校門外總會有一部車仔「等放學」,大家下課後會圍著它,伯伯忙個不停地串起魚蛋和炸雲吞,這份光景和舌尖上的滋味依然難忘。十年又過去,儘管學校仍如往時,但熟悉的車仔檔卻已經不見了。時代在變,車仔檔的消失,不僅是街頭風味的消失,更是一種老行業帶來的集體回憶。直到今天,只有幾位堅守奉獻汗水的流動小販,有了他們,街上才不乏味。

沒有果欄的「果欄街」

        澳門的街名是十分有趣,好像沒有賊仔的「賊仔圍」、沒有牧羊的「牧羊巷」、沒有鑄炮的「鑄炮斜巷」等。在爛鬼樓附近的果欄街,同樣是一家果欄也沒有,因為真正賣水果的可是是附近的「大碼頭街」。雖然說,澳門的水果不少是來自內地,但大碼頭街向來批發「來佬」水果,而且已經有百多年的歷史,非常悠久!

上架行會館:澳門三行工友最早的工會

位於庇山耶街的上架行會館,每年農曆六月十三日也是會館的魯班先師誕。         在庇山耶街(Rua de Camilo Pessanha)上有一座兩層高的古屋,名為「上架行會館」。眾所周知,會館是團體聚會的地方,但「上架行」又是甚麼呢?

造船豈止三斤釘

        俗話說:「爛船也有三斤釘」,意思是殘破不堪的木船,總有一些鐵釘等零件可以利用。但一艘爛船的價值,又豈止木材和零件呢?每件木材蘊含著師傅的工藝,每顆鐵釘充滿著工人的汗水,他們打造的並非單單一艘漁港,而是一座繁華的漁港。現在,我們一起返回破落的造船廠,在廢墟聆聽那消失的過去吧。

江湖救急?找二叔公

        在電影裡經常見到,當主角走投無路、身無分文時,來到當舖大門前,看著手上最後一件值錢、也是最有感情的物品,捨不得把它交給「朝奉」,然後換來少許錢救急。雖然在情節上會略有誇張,但說當舖是古代的「窮人的銀行」,實不為過。在澳門,典當業可是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古老行業,而隨著時代的變化,「二叔公」已不再是躲在高高的櫃枱上,而是裝飾光鮮地面對客人。

澳門戲棚建築:竹棚搭起百年大戲史(下)

1910年搭建的大戲戲棚,屬於「金字頂」式戲棚。(圖片來源:"Album Macau") (承上文)         前文提及,中國南部盛產竹子,因而成為建築上主要的材料,但並非所有竹也能使用。香港屋宇署推出的《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中提及,搭建竹棚通常是用篙竹和毛竹,而竹齡需達三至五年,長度為六米,在使用前應被垂直放在室內風乾至少三個月。雖然這套指引是在技術層面上,卻詳細介紹港澳地區的築棚工藝。

澳門戲棚建築:竹棚搭起百年大戲史(上)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天后誕,媽閣廟外會搭起戲棚,來上演神功戲酬神。         大地回春,雨水漸多,對依賴天氣的農民和漁民來說,這是祭祀神明、祈求祝福的日子。在澳門,不少大型的神誕在端午節前舉行,如土地誕(農曆二月初二)、北帝誕(農曆三月初三)、媽祖誕(農曆三月廿三)、譚公誕(農曆四月初八),而在這些大型神誕上,街坊和信眾都在廟前搭起戲棚,上演「神功戲」來酬謝神明。

澳門也有「黃師傅」

        我認為,上體育堂絕對不是現代才有的東西。看《黃飛鴻》電影時,黃師傅開班教拳的情景,總是跟體育老師教運動有幾份相似。但那時候上「體育堂」,可不是先登記後報名,而是要入體育會,方可練拳習武。過去澳門有多家「體育會」,在街上練武的畫面不是甚麼新鮮事,那麼這種文化又是怎樣呢?讓我們一起探秘吧!

會安古城:一座越南古城與大明皇朝的往事

會安古城的街頭上         會安(Hoi An),一座位於越南中部的歷史古鎮。漫步於狹長的街道,兩旁的舖屋(Shophouse)遊走,這裡少了大城市的繁亂,多份小城鎮的懷舊。自1999年,會安古城被列為「世界遺產」後,成為越南的旅遊熱點。         陳舊舖屋,小橋流水,百年會館,古舊風韻,讓遊人對會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吸引人們在「來遠橋」和各家會館前拍照留念。然而,光靠懷舊的風景,便能使會安古城列入「世遺」名錄中?還是說這座古城背後,隱藏著旅遊書沒有告訴大家的故事呢?

土地公公生辰記

        「二月二,宰豬公,謝土地。」每年土地誕,我家來街邊的神龕,拜拜土地保平安。看著土地神像,有如見到和藹的爺爺,帶著慈祥親切的美容,在困難時總會助你一臂之力。這天是土地公公生辰,每家每戶會酬謝這位爺爺的保祐。在雀仔園和沙梨頭的福德祠更有大型的賀誕儀式,上演神功戲、舉行賀誕宴會,場面相常熱鬧之餘,亦充滿濃濃的街坊情味。

兩碗水煲起半碗水的智慧

        在華人社會,「茶」是一種情緒的表達。俗話說「人走茶涼」,說的是人情淡薄。但有種名為「涼茶」,卻充滿溫情。小時候傷風感冒,牙痛眼澀,阿媽總會執幾劑草藥,架起爐灶,兩碗水煲起半碗水,驅寒下火。但細時的我,只會貪戀苦後的那粒甜,長大才開始慢慢發現那些黑黑褐褐的,藥到病除的涼茶,才是父傳子,子傳孫的民間智慧。

利市起變化:從紅紙到百變利市

一座香燭紙紥店所購買利市封,既有傳統風格的利市,也有較為卡通、符合年青人口味的利市。         兒時過新年,最期待拜年,「恭喜發財,利市逗來」。儘管人大了,但逗利市依然是過新年的常識。雖然利市的重點向來是它的「內涵」,但話說起來,現在的利市與兒時的已經大有不同,從原來的簡單小紅紙,變為今天五花八門的利市封,近年甚至出現「電子紅包」。不經不覺中,利市一直在起變化……

新年舊事

        新春度歲,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你準備了迎接過年嗎?大掃除、貼揮春、換新衣、放爆竹等,跟著傳統過新年,習俗可謂多籮籮。走到街上,各區均舉行慶祝活動,如舞龍醒獅、園遊會和節慶表演,居民遊客齊度歲,市面熱鬧非凡。不過昔日澳門人過新年,又是怎樣的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尋找那些「新年舊事」吧!

摩登線條:澳門小城下的現代建築(五)——步向摩登的騎樓街

落成於1940年的國際酒店,位於內港與新馬路之間的交界,由澳門著名現代建築師諾拉斯設計。 (承上文)         踏入上世紀四十年代,二戰的炮火無情地摧殘香港及內地,澳門因為是中立區的關係,大批富商官紳從內港和香港逃難,更連同生意一起帶到澳門。雖然在戰爭中居民生活困苦,但商業活動並未因而停頓。在酒店、賭場、當舖、銀號及碼頭林立的新馬路,現代建築的發展並未因戰爭而停頓,反而使這條騎樓街出現摩登的面貌。

摩登線條:澳門小城下的現代建築(四)——內港上的現代風

內港八號碼頭「大豐倉」,建於1942年,為何賢旗下的物業,為倉庫、碼頭和寫字樓的建築。 (承上文)         內港自開埠以來一直是澳門最重要的口岸,不論是商貿和漁業,海上活動皆集中在該區。在二十世紀初期,澳葡政府為了重整內港,內港沿岸的街道重整,開闢從媽閣廟前地,沿海直到蓮峰廟前的康莊大道,並在沿岸興建新碼頭。然而,這些碼頭建築以木材建造,經過二十多年的風吹雨打,建築也變得殘舊。即使仍能使用,碼頭也未必能應付漸趨大型船隻,因此在四十年代起,碼頭漸漸被現代建築所取代。在南舢舨碼頭兩旁有兩座古舊的碼頭,分別是八號及十一號碼頭,雖然它們早已空置,但其簡樸卻獨特的外觀,可見他們的建造者來頭絕不簡單。

廣告.留痕

        今時今日的廣告可謂五花八門,從傳統的海報和報紙,到六、七十年代的大氣電波,再到現時的社交網站。隨著媒介的改變,「廣告」的概念不斷地重新定位,但不管怎麼定位,也改變不了它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是時代下的集體回憶。         李錦記的墨寶、青島啤酒的壁畫、德成按的招牌、芬達的霓虹燈牌、可口可樂的大水樽……這些曾經的流行廣告,經歷風風雨雨,漸漸埋沒在城市中的角落。或許在它們消失之前,大家不妨細心欣賞這些歲月下的「留痕」廣告。

摩登線條:澳門小城下的現代建築(三)——現代校舍的嘗試

1934年落成的魯彌士主教幼稚園,建築略帶裝飾風藝術的味道。 (承上文)         學校,不僅是一處教授學識的殿堂,也是知識匯聚的聖地。在現代建築史上,各地學院孕育出各自的學派,甚至劃時代的建築風格,如包浩斯學派,其校園建築更是現代建築的經典之作。在澳門,儘管未見有這樣的建築學府,也沒有出現影響深遠的建築風格,校園卻成為本地現代建築的嘗試,但為何兩者會扯上關係呢?

摩登線條:澳門小城下的現代建築(二)——新城區的新街市

位於提督馬路與高士德大馬路交界的紅街市,為澳門最古老的街市建築之一,也是本地首座現代市場建築。 (承上文)         自十九世紀末,葡萄牙人把澳門城區的土地擴張至整個半島,並發展舊城區附近的地區,如開闢雀仔園坊和新橋區、重建望德堂坊等。由於舊城區的環境雜亂無章,經常發生火災和瘟疫,因此在規劃這些新坊區時,考慮到交通、綠化、衛生、生活等方面。新建的雀仔園坊和望德堂坊被劃為方格形,而新橋區則是以三盞燈(即嘉路米耶圓形地,Rotunda de Carlos da Maia)為中心的楔形街區,區內除了有筆直的街道外,也劃出區域用作墟市,便於政府進行管理。

摩登線條:澳門小城下的現代建築(一)——追求現代之美

關前正街66號唐樓,儘管是一棟簡單的住宅建築,但卻是相當具有特色現代建築。         澳門的建築遺產,不少人第一時間聯想宏偉的教堂、古色古香的廟宇、氣派的大宅或古典的拱形建築。的確,論年份,它們有一定的歷史,而且買少見少;論外型,它們勝在夠氣勢,花肖裝潢和華麗外觀,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正當大家把建築遺產的焦點放在古典建築上時,事實上,澳門還有不少具有價值的現代建築,值得各位欣賞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