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4的文章

當山不高,水不在時——廿一世紀變幻中的澳門歷史城區(一)

畢士達所繪的十九世紀澳門南灣風光(圖片來源:《十九世紀澳門歷史繪畫》)         上星期有朋友來澳門,要我充當導遊,於是帶他們參觀歷史城區,順路登上西望洋山。來到山頂時,一覽半島全景。在外地人眼中,澳門新城在舊區之外發展,城市能得到新的發展,而古跡文物亦得以保留,讓新舊能共存在城市中,有人甚至認為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但情況確實如此理想嗎?當山不高,水不在時,澳門歷史城區的靈魂還在嗎?

舊大賽車看台:那些年,澳門大賽車的集體回憶

1960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賽車看台。二十一年前,賽車的起點設在賽車看台前。 (圖片來源:"Colour and Noise: 40 Years of the Macau Grand Prix")         每年十一月,世界各地的頂尖車手都會雲集澳門,在東望洋賽道上一較高下。六十一年來,由最初的賽車愛好者的較量,到今天的國際級賽事,這項活動一直在發展和成長,而起點和終點上的地標——格蘭披治賽車大樓與大看台,則見證這項國際盛事的演變。現時,大家所見的大賽車的起點和終點位於水塘南面,也就是格蘭披治賽車大樓與大看台,但大賽車最初的起點並非在這裡。         那麼最初的起點又會在甚麼位置呢?今天在文華東方彎(Mandarin Oriental Bend)附近,大家還會看到一座白色、看似控制塔的建築,那就是昔日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起點所在。

十一國慶.牌樓風光

        近日經過塔石廣場時,大家會發現在中央圖書館旁邊搭建了一座牌樓。很多八十、九十後未必知道這座牌樓是甚麼,但對老一輩來說,那是昔日的集體回憶。在七十年代之前,每逢國慶節,澳門幾條大街都搭建國慶牌樓,張燈結綵,以示慶祝。今次,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極具特色的牌樓文化,了解這段過去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