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2的文章

吳哥古蹟:高棉帝國的微笑(六)——塔松將軍廟

塔松將軍廟的西塔門,上面刻有四幅「高棉的微笑」的雕像。 (承上文)          塔松將軍廟( Ta Som ,又稱「達松將軍廟」和「塔遜寺」)位於東梅蓬寺的北面,昔日廟宇座落在闍耶塔塔迦湖( Jayatataka Baray )的東側。闍耶塔塔迦湖是高棉帝國最後築成的大型儲水池,為吳哥城東北面的城鎮提供食水,而人工湖的中央島廟為涅盤宮( Neak Pean ,又稱「龍蟠宮」)。因為時間不足的關係,所以未能到涅盤宮參觀。 微笑中的闍耶跋摩七世,他是高棉帝國最著名的統治者之一,曾驅逐並征服來侵的占城人。         來到塔松將軍廟的廟門外,會看到一座刻有人面的塔門,人面為四張微笑的面孔。這個親切而熱誠的面孔可說是吳哥古蹟中重要標誌,所以有「高棉的微笑」的稱呼,而向遊人展示笑容的是一位高棉皇帝。這位皇帝名為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他是帝國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 廟宇的入口塔門,塔門上的塔樓早而倒塌下來。 中世紀時期的中南半島上,多個國家包括高棉、越南( Vietnam )、占城( Champa )、蒲甘( Pagan )和泰國( Thailand )等盤踞著半島,戰爭經常在土地上上演。 1177 年,占城大軍攻佔了高棉國都吳哥城,帝國正瀕臨亡國邊緣。在這個水深火熱之際,一位王子挺身而出,領導僅存的軍隊反抗外族的內侵。在他的英明領導下,高棉人不但奪回失去的土地,甚至反攻敵人的國土,占城不久被淪為高棉帝國的省份,而這位王子正是後來的闍耶跋摩七世。 塔松將軍廟的中央內院入口。 闍耶跋摩七世除了戰績輝煌外,在統治期間還大興土木,今天的吳哥古蹟中不少寺廟都是他籌建,而「高棉的微笑」成為他所興建的寺廟的標誌。塔松將軍廟只是皇帝計劃藍圖中的小部份,相傳是為了紀念其父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二世( Dharanindravarman II )而興建的小廟。與其子相比,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二世的記載可謂甚少。廟宇由闍耶跋摩七世於 12 世紀末期初建,再由其弟因陀羅跋摩二世( Indravarman II )進行擴建。 廟宇內倒塌了的藏經閣,位於中央內院的東北面。 廟宇西南角落上的小神龕用石柱。 塔松將軍廟屬於巴戎式( Bayon style )第三期建築。由於皇帝過度大興

吳哥古蹟:高棉帝國的微笑(五)——東梅蓬寺及東芭萊湖

女王宮附近的稻田,自古以來柬埔寨都是依靠稻米,它為人民帶來溫飽,也為國家提供巨大的財富。 (承上文)          參觀完女王宮後已經是中午時份,於是在附近的餐廳吃個午飯,然後返回吳哥王城一帶繼續參觀其他寺廟。在路途上看到柬埔寨鄉郊地區的風土人情,當地居民以種植水稻和養殖生畜為主,並住在用棕櫚樹築成的高腳屋,這與中國嶺南地區的郷村無異。一些居民也會在路上售賣手信,如棕櫚果以煉成的棕糖,以及棕櫚木或椰子殼製成的用具。由於氣候得宜,居民在農耕上較為輕鬆,所以生活倒是十分悠哉自在。 路邊的小孩用棕櫚果汁製成棕櫚糖漿,也就是柬埔寨特產棕糖。         不久來到吳哥古蹟中的東梅蓬寺( East Mebon ,又稱為「東湄本寺」), 古時它是位於東芭萊湖( East Baray )中央的島廟,與西芭萊湖( West Baray )的西梅蓬寺( West Mebon )相對。東芭萊湖為一座位於吳哥城( Angkor Thom )東面的長方形人工湖,面積近 14 平方公里,由耶輸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於公元 900 年建成,水源來自湄公河( Mekong )的支流,能儲存近 5,500 萬立方米,足以證明高棉帝國優秀的水利工程技術。 東梅蓬寺曾是位於東芭萊湖的島廟,可惜人工湖早已乾涸,被樹林包圍。 耶輸跋摩一世興建東芭萊湖是為了讓新國都吳哥城得到充足的用水,以支持國都的發展。另外,柬埔寨地區在夏季會受到旱災影響,所以先進的水利系統對高棉帝國的興衰至關重要。高棉人為此創了龐大與精確的水利系統,由多個人工湖、河流、水泉和渠道等近千個組件組成,而東芭萊湖和西芭萊湖是當其中最為關鍵的部份。這個史無前例的水利系統能在雨季是疏導並儲蓄雨水,在旱季時的供應食水和稻米種植,以保障人民的生活及國家的財源,所以高棉歷代皇帝對水利工程的發展極為重視。 東梅蓬寺東面第二層的平台,石梯兩側各有一座石獅。         至於東芭萊湖中的東梅蓬寺,跟女王宮一樣在羅真陀羅跋摩二世興建,落成於公元 953 年 1 月 28 日。可惜隨著氣候的改變,東芭萊湖漸漸地乾涸了,而東梅蓬寺亦被樹林和稻田所包圍。昔日東面用作登岸的碼頭,成為今天嘟嘟車的停泊點,而遊客同樣從東邊登上寺廟。東梅蓬寺屬於變身塔式( Pre Rup Style )寺

吳哥古蹟:高棉帝國的微笑(四)——女王宮

吳哥古蹟中的女王宮門外,旁邊立有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予的世界遺產確認標誌。 (承上文) 若果吳哥窟擁有帝王般的氣勢和威震,那麼「女王宮」相信尤如女王般華美。女王宮的位置遠離吳哥城區,需要乘坐一個多小時車程前往。女王宮( Banteay Srei ,意為「女人的城堡」),又被稱為「班蒂斯蕾廟」,它的興建時間較吳哥窟早,而寺廟內也保存了記載女王宮的主石碑,所以能推算寺廟的落成於公元 967 年 4 月 22 日。雖然名字為「女王宮」,但實際上與皇族沒有直接關係,而建造者為羅真陀羅跋摩二世( Rājendravarman II )的大臣耶若婆羅訶( Yajnavaraha )。女王宮剛建成時位於名為「伊斯跋羅婆羅」( Īśvarapura )的小城內,但小城早已消聲匿跡,遺址也難以追尋。 女王宮第一座塔門的山形牆裝飾,內容為因陀羅乘著三頭白象愛羅婆多。 來到女王宮的第一座塔門時,相信不少人已經被塔門上的精美裝飾所震撼,雕刻為東方守護神因陀羅( Indra )乘騎在三頭白象愛羅婆多( Airavata )。巧奪天工、華美絕倫的雕刻可說是眾廟之冠,「高棉藝術之鑽」( Jewel of Khmer art )的美譽果然是名不虛傳,而秘密藏在雕琢的物料上。赭紅色的砂岩雖然較普通砂岩堅硬,難以雕琢,但雕刻出來的圖案卻十分精緻,而且難以被風化破壞,所以女王宮的裝飾能如天仙般巧奪天工。 女王宮東邊參道上的界石。 女王宮內的一根石柱,手工極為細膩和美觀。 進入塔門後有一條長長的參道引領到女王宮內,兩旁出現 32 座界石。參道兩邊亦各有一座長廊,而山形牆上也不乏精美的雕塑。來到參道盡頭的塔門,這座塔門才是進入寺廟的正式入口,而塔門內供奉著一座象徵印度教大神濕婆( Shiva )的「林伽」( Lingam ),而旁邊還有兩座石獅雕像。山形牆上的雕刻為史詩《羅摩衍那》中悉多( Sita )被羅刹( Rakshasa )魔王羅波那( Ravana )擄走的情景。 第三座塔門上雙層山形牆上的雕刻。 塔門外的公牛南迪,與濕婆一樣深受人民崇拜。 有別於吳哥窟寺廟層層叠上的佈局,女王宮則是平面建築群設計,一共設有三個圍圈( Enclosure )。正如印度教的世界觀,最外圍的是象徵鹹海的水池,但今天所見的幾乎 池塘乾涸。在進入第二圍會

吳哥古蹟:高棉帝國的微笑(三)——吳哥窟(中篇)

吳哥窟寺廟內的石雕壁畫,題材為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俱盧之野戰爭(Kurukshetra war),是整部史詩中最高潮的部份。 (承上文)          爬上第一層的平台,可以看到兩邊的「石雕壁畫」長廊。壁畫浮雕環繞著第一層的長廊,這些壁畫是高棉藝術中最有名的作品,主題包括印度神話及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由於時間有限,所以決定繼續向上前進。經過狹窄的台階後來到吳哥窟的第二層平台,眼前出現的是以十字形迴廊分格成的四座水池。相傳這些水池是昔日為治療病人的浴池,各個浴池象徵一種元素,病人則根據所屬的元素在浴池中治療。 寺廟內第二層的其中一座浴池,以十字形迴廊分為四座浴池。 「千佛堂」內曾設有大量佛像雕塑,但因戰亂和偷竊而破壞。         這層的平台上長廊上放有很多佛像和雕刻,因為後來吳哥窟成為小乘佛教( Hinayana )的聖地,所以這層曾經設有多尊佛像,有「千佛堂」的美譽。可惜,隨著寺廟被人空閒下來,以及戰亂和偷竊等破壞,很多佛像已經散失世界各地,經過各方的努力後,部份佛像和雕刻得以重現在「千佛堂」上。若往十字形迴廊的南和北面走,會看到寺廟內的藏經閣。 吳哥窟的寺廟山,象徵著印度神祗的居所——須彌山。         假若以為這層平台已經是吳哥窟的核心,那未免太小瞧這座「寺廟之城」,繼續向第三層前進會看到廣闊的廣場,左右各有一座藏經閣,而中央出現吳哥窟的五座寺廟山,分東、南、西、北角塔及中央主塔。單單站在一旁欣賞聖塔的氣勢是不足的,應該要身體力行去感受寺廟和帝國的雄偉。寺廟山四面各有三道階級,共十二道石梯,讓人爬上「須彌山」的山頂。不過因為遊客眾多和十分危險,所以只開放一條通道供遊客登山。雖然在原來的石梯上加建了設有欄杆的木梯,但「天梯」的陡峭有如登山般艱苦。 吳哥窟中央寺廟山的「天梯」之一,由於斜度十足及攀登時具一定的危險,所以只開放一條天梯。           來到吳哥窟的心臟地帶,在寺廟山的同心長廊上可以飽覽吳哥窟的全景。寺廟山的平台與第二層的十字形迴廊相似,四座角塔和中央主塔被長廊連接著,而五座聖塔都是神龕。中央主塔四面開通,原本塔內設有一尊八臂毗濕奴神像,但其後在改為佛教寺廟後被佛像取代,寺廟的主神從印度教的毗濕奴轉變為佛教中佛陀。在中央主塔內有一個大洞,曾經埋藏著寺廟

吳哥古蹟:高棉帝國的微笑(二)——吳哥窟(上篇)

吳哥窟的西邊參道入口,原來是一座木橋,後來被鋪上黃金的石製參道。 (承上文)          在參觀吳哥古蹟前,筆者建議先要瞭解高棉帝國的歷史、印度教( Hinduism )、以及印度兩大史詩,《羅摩衍那》( Ramayana )和《摩訶婆羅多》( Mahabharata )。因為吳哥古蹟以寺廟等宗教建築為主,而遺址內的雕刻皆與印度教神話和兩大史詩的情節有關,所以缺乏這些基本知識會讓參觀的體驗大打折扣。         今天的吳哥古蹟群已經被開發為柬埔寨數一數二的重點旅遊區,古蹟之間用道路連接著,以方便遊客觀光遺址。吳哥區內尚有居民聚居,所以在路上可以看他們所設立的攤位和餐廳。距離售票處不到十分鐘的車程便看到吳哥窟,眼前的景象是廣闊的護城河環抱方形的樹林,林木中有座「山丘」屹立著,這座山丘正是吳哥窟中心的寺廟山。吳哥窟又被稱為「吳哥寺」或「小吳哥」,英語中的 “Angkor Wat” 意為「寺廟之城」。的確,吳哥窟是當今最具規模的宗教性建築物,也是整個古蹟群中保存最好的一座遺址。 吳哥窟西邊參道的石獅,相信如皇宮和寺廟的守護神。         終於來到吳哥窟的入口,但這時筆者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答應司機在一個半小時後見面。其實,若要細味吳哥窟的一磚一瓦,恐怕要花上兩、三小時以上,一個半小時只能算是走馬看花。吳哥窟的入口是位於寺廟的西邊的參道,是坐東向西的設計,這點與一般朝東的設計不一樣。參道沿途有石獅和蛇神那伽( Nāga )的雕像,石獅能鎮守大門,而那伽則是印度教的水神,祂們都是吳哥古蹟及印度寺廟中常見的雕像。最初的參道由木材製成的橋樑,但後來改為石材建造並鋪上黃金。 吳哥窟參道上的塔門,中央塔門為皇族入口,旁邊兩座為官員和貴族,而最側面的塔門為平民入口。 吳哥窟城外的廣闊護城河,護城河設計在高棉建築佈局上十分常見,因其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         越過護城河後便來到塔門( Gopuram ),塔門共有五處入口,以中央塔門為最高,旁邊兩側的高度僅次於前者,而最外側的兩處塔門則是最矮的。相傳最左和最右兩處是平民使用,其次是貴族和官員,中央的塔門由皇室使用。中間的三座塔門均被雷電打撃過,而塔門內各設有一尊八臂毗濕奴( Vishnu )神像。這些神像佔有入口很大空間,所以可能原來設在中央寺廟中,而塔門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