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2的文章

望德堂坊:瘋堂.進教.文創園(三)

望德聖母堂前地上的石十字架,上刻有「望德十字架,1637年」。 望德堂於1637年重改為石製教堂,這座建座一直沿用至1886年。 (承上文)          荷蘭人攻擊澳門後,葡萄牙人於 1623 年開始修建城牆。出於對痲瘋病的恐懼,以及主教辦公室的遷出,望德堂和病院被劃在城牆外。望德堂寂靜地在荒山中,一般居民日常也不會途經該區。即使教堂在 1637 年重建,但除了部份傳士為病人服務外,教堂和病院可是無人問津。重建後的望德堂前立有一座石十字架,刻有「望德十字架, 1637 年」的拉丁文字,而教堂改以石頭製成並設有鐘樓。         接下來百多年時間,望德堂以附屬主教座堂的身份在城外守候著,直到 1811 年(嘉慶十六年),一批香山縣官員前來澳門巡視時發現奇怪的情況。他們發現在望德堂附近山腳一帶建有三座茅屋。茅屋原為葡人 勞倫索( Filipe Lourenço )於 1785 (乾隆五十年)築起,並開墾土地種植瓜菜。經過兩次轉手後,現在屬於荷蘭人比利文作為種植稻穀之類。         另外,在山坡上的木屋和茅屋更有多達 57 座,包括 34 座瓦屋和 32 座茅屋。居民當中有 31 戶是以手藝維生的鄧朝籍的人,以及已經被革職的通事(即翻譯官)陳亞滿。中國官員要求澳葡政府除了陳亞滿外,應妥善地把這些客家人遷回城內,而比利文的農地則在百般辯解下歸入痲瘋院管理。同時,官員要求澳葡當局立下石界,以防止再有人私自開闢土地。         這次事件是對早期望德堂坊較為詳盡的記錄,而這些華人的由來也有記載,但先要了解當時的政治和宗教環境。 1723 年(雍正元年),因「禮儀之爭」所引發的反天主教呼聲在中國朝廷中爆發,剛剛繼位的清世宗進行全國性禁止天主教。禁教風波原先並不包括澳門,但隨著大量華人遠赴澳門入教,朝廷決定到澳門阻止華人入教。 1747 年(乾隆十二年),香山知縣張汝霖親臨澳門,並封鎖城內專為華人信徒而設的庇護聖母教堂及修道院( Church and Seminary of Our Lady of Amparo ,又稱「唐人寺」)。 詹姆士.沃森(James Wathen)筆下1814年的望德堂,可見當時的教堂位置在石十字架後,而望德堂附近有一些瓦屋和居民。(圖片來源:澳門藝術博物館)         庇護聖母教堂的封鎖

望德堂坊:瘋堂.進教.文創園(二)

位於仁慈堂右巷(Travessa da Misericórdia)的賈尼勞像。 他以澳門署理主教的身份,奠定教區及澳門政治的發展。 (承上文)          「瘋堂」時期的望德堂坊,賈尼路主教和一些傳教士在望德堂旁邊的小房,處理教區的繁重事務,如仁慈堂的捐款和教區發展的事務。在尚未出現議事會( Leal Senado )和總督( Macau governor )的政治架構,主教作為當時最具權威的人士之一,也會參與部份政治的事務。由於可見,望德堂在開埠初期幾乎是權力中心,地位超凡。 1579 年,七名方濟各會士( Franciscans )進入廣州,結果被拘留數月後遣返澳門,但澳門方面對他們的到來不太歡迎。在宗教上,澳門和遠東的傳教事務由耶穌會士( Jesuits )獨佔,故此對其他修會產生敵視。另一方面,澳門是葡萄牙人千辛萬苦討回來的港口,西班牙人一直對它虎視眈眈,所以對任何異國人士有強烈的戒心。這六名方濟各會士的出現(其中一位修士早在廣州過世),本已觸動了耶穌會士的神經,加上他們多是西班牙人,更令全澳居民大為緊張。 不過賈尼路主教以包容的態度處理這件事件,他善待這些可憐的兄弟,讓他們居住在望德堂坊內,並反對居民和耶穌會士對他們迫害。不久,方濟各會士們在澳門成立「聖方濟各修道院」( Franciscan Monastery ),正式成為進駐澳門的第二個修會,結束耶穌會壟斷遠東傳教事業的局面。隨後,嘉勒修女會( Poor Clares )、奧斯定會( Augustinians )和道明會( Dominican Order )紛紛進駐澳門,使澳門在遠東傳教事業的地位更為重要。 聖方濟各會士的醫術和設備了得,為了照顧痲瘋病院的病人,一些修士來到痲瘋院服務病人。然而,有些修士因為痲瘋院的生活環境十分淒冷而離開。某年聖誕節,院內的修士們竟以草為食,因而決定集體辭職。由此可見痲瘋院的生活總是餓寒交逼,非常人所能接受。 《澳門紀略》中的澳門地圖(約1748年),圖中可見被稱為「痲瘋廟」的望德堂位於澳門城牆外。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 把 「痲瘋廟」和被稱為「唐人寺」的庇護聖母教堂混淆了。(圖片來源:《澳門紀略》) 賈尼路以署理主教身份服務澳門多年,期間一直以望德堂為辦公室,直到 1581 年薩主教終於抵達澳門。離開望德堂時的賈尼路

望德堂坊:瘋堂.進教.文創園(一)

望德堂坊以望德聖母堂而得名,保存大量20世紀初旳歐陸民宅。 昔日望德堂坊被稱為「瘋堂」,而這個稱呼來自最早設立在此的痲瘋病院。          近年澳門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以文化景點作為起點,希望透過本土的文化遺產帶動產業發展,而望德堂坊( St. Lazarus Quarter )正是試點之一。望德堂坊保留了不少南歐風情的建築,加上葡式碎石路和歐陸式街燈,更重要的歷史悠久的望德聖母堂,使望德堂坊成為眾多文創團體的基地。         望德堂坊的核心建築是望德聖母堂,為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亦是澳門首座主教座堂。望德聖母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澳門開埠初期,教堂的初建時期已難以考究,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建於 1568 年前。 1568 年,賈尼路( D. Belchior Carneiro Leitão )神父以埃塞俄比亞( Ethiopia )第一副主教( Vicar general )兼中國和日本區的宗座代牧( Vicar apostolic )的身份,抵達澳門進行傳教工作,而他最早的駐地正是望德聖母堂。         雖然賈尼路作為當時澳門天主教的領導人物,但望德堂的生活環境極為惡劣。教堂僅是以木製簡陋的小堂及小居室,而祭祀用的高腳杯是鉛製,可見早期的傳教工作環境是極為困難。即使如此,在賈尼路主教的領導下,天主教的發展得到極大的發展。 為了協助貧苦百姓及向他們傳教,賈尼路主教於 1569 年成立了仁慈堂( Holy House of Mercy ,又稱為「支糧廟」)和聖辣非醫院( St. Raphael’s Hospital ,又稱「貧民醫院」或「醫人廟」),兩者分別是遠東首座慈善機構和西式醫院。聖辣非醫院原來設有治理痲瘋病人的地方,不過後來在望德聖母堂附近另設痲瘋院,以為教堂所有。痲瘋病院名為「聖拉匝祿痲瘋院」是由於聖拉匝祿( St. Lazarus )是痲瘋主保,所以望德堂的葡文稱為「聖拉匝祿堂」( St. Lazarus’ Church )。在華人眼中,望德堂被稱為「發瘋寺」,而望德堂坊亦稱為「瘋堂」。 賈尼路主教所設立的仁慈堂、聖辣非醫院和聖拉匝祿痲瘋院,標誌著澳門醫療和慈善事業的開端,也把西方的醫學和慈善業傳播到東亞地區。由於本地居民的生活得到幫助,不少居

龍環葡韻鷺鳥林:消失中的澳門自然奇蹟

米埔自然保護區的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是極為稀有的水鳥,因此工作人員對它們的數量十分重視。          筆者上年曾參觀香港米埔保護區,旅程是了解米埔的生態旅遊( Ecotourism )。看到當地工作人員對濕地的介紹,可看他們十分重要對保護區的保育。事隔一年,筆者坐在龍環葡韻前,望著那片寛闊的濕地,看著一大群鷺鳥( Heron )飛舞,但知道眼前這一切將成為過去。政府近日打算把龍環葡韻濕地部份用作興建「有禮加油站」,引起社會強烈的反彈。雖然政府指工程不會影響鷺鳥的生活環境,但只要對工程選址和鷺鳥聚居點有所了解,相信大家無不懷疑它的影響。 1980年代的龍環葡韻紅樹林,在路氹連貫公路的建成後出現。(圖片來源:Macau Antigo)          龍環葡韻的四座葡式別墅在 1921 年興建時,濕地尚未形成,別墅所面向的一片大海,直到 1968 年路氹連貫公路(Estrada do Istmo)建成 。由於澳門位於珠江三角洲,河水夾雜著泥沙和黏土堆積在龍環葡韻前,加上又是處於鹹 淡水交界,因而形成一片紅樹林。紅樹林對生態環境有重要的關係,它們為水中生物提供憩息和覓食的場所,候鳥也會以紅樹林作遷徙的歇息地,同時它們能鞏固堤岸和淨化海水。 龍環葡韻濕地上的鷺鳥群,小小的地方聚集了大量的鷺鳥,反映了濕地生態的重要性。 龍環葡韻前,紅樹林立,鷺鳥飛舞,可說是當時意想不到的生態奇蹟。鷺鳥是東南亞常見的水鳥( Wader ),主要棲息在水域和沼澤。鷺鳥的種類共有 60 多種,而中國約有 20 種,但讓人驚奇的卻是在澳門出現的有 12 種。因為龍環葡韻紅樹林的形成,白鷺、夜鷺、池鷺等水鳥慢慢到這裡聚居,特別是數量稀少的黑臉琵鷺( Black-faced Spoonbill )。 1998 年,政府決定在路氹連貫公路兩旁進行填海工程,以解決土地供應不足及用作日後發展之用。然而,龍環葡韻的紅樹林受到嚴重破壞,樹林絕大多數已經枯竭。今天所見的龍環葡韻僅是由紅樹林遺留下來的濕地生態,但紅樹林的破壞大大影響鷺鳥來此地生活和繁殖。十年前,當路氹城尚未動工之時,在紅樹林棲息的鷺鳥共有 1,400 隻,但近期的鷺鳥數量銳減至 500 隻,是高峰期數量的三分之二。 居住在樹上的白鷺,多隻鷺鳥聚居在濕地上。 雖然說明這裡依然吸引鷺鳥,但也反映適合居住

美副將大馬路與連勝馬路的十二平房:被遺忘的別墅珍品

美副將大馬路55號和57號,當中55號是澳門歷史文物關注協會的會址。        政府近日提出收回美副將大馬路( Avenida do Coronel Mesquita )與連勝馬路( Estrada de Coelho do Amaral )交界的 12 座別墅,以用作土地儲備,因而引起社會對別墅保育的關注。很多專家、學者和學團紛紛建議政府保留這些平房,也提出不同的活化保育建議,包括用作民宿、社團用地、博物館和文創空間等,以促進望廈區的旅遊發展。不過在談論保育的意見前,必須先了解文物的歷史和價值( Heritage values )。         美副將大馬路開闢前是歷史悠久的望廈村,與附近的龍田村屬於當時最大的華人聚居地,但在 1849 年時村落被澳葡政府強行侵佔,而村民與政府進行長時間的抗爭。直到 20 世紀初,政府終於摧毀望廈古村並開闢貫穿東西的馬路,即為今天的美副將大馬路。美基士打曾血洗關閘和白沙嶺,而以其名命之的馬路則摧毀僅餘的村落。 1960年代的雅廉訪大馬路平房,兩座平房即今天的海渾閣和高雅花園。(圖片來源:Willis Chan ) 街道開闢後,只有少數建築物和街巷被保留下來,包括普濟禪院、觀音古廟、城隍廟、康真君廟和少數民宅等,其餘的建築皆被發展商收購並興建平房,也就是今天所見的別墅。被收回的平房位於美副將大馬路 55 號至 73 號及連勝馬路 118 號至 120 號,都是建於 1939 年,據說由華人建築師設計,屬於「葡萄牙民族主義風格」( Soft Portuguese Style 或 Nationalistic Style )建築物。         這種風格屬於一種折衝式風格( Eclecticism ),包含裝飾藝術風格( Art Deco )、早期現代主義風格( Early Modern )、 17 和 18 世紀的傳統葡式建築風格,以及地區性的建築特色等。因此,葡萄牙民族主義風格的建築在結構上採用現代主義的建築技藝,但具有非常多元化的裝飾,成為一種既符合新時代,又突出傳統和地區文化的代表性風格。 在 20 世紀初期,葡萄牙推翻君主制並先後成立第一共和國( The First Republic )和第二共和國( New State ,葡文為 “Estado Novo” ),這種新式風格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