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2的文章

「探索.長洲」後:小島風情(五)

長洲洪聖廟,建於1813年,是繼北帝後因消災解難請來的神祗。 (承上文)          在長洲方便醫院附近的長洲洪聖廟,規模跟北社天后古廟差不多,但廟宇原本左右兩側還設有建築,後因修繕而破壞了洪聖廟的佈局。洪聖是南方的海神,相傳原是名為洪熙的唐代番禺刺史,由於協助當地漁民而死後被奉為神祗,成為廣東地區繼天后和北帝的主要海神。長洲洪聖廟的建立時間較天后廟和北帝廟遲,這反映洪聖崇拜較遲出現在長洲。 長洲洪聖廟內,廟內的香案、香爐和神壇為光緒元年(即1875年)的文物。         據廟宇內的古鐘記載,長洲洪聖廟建於 1813 年(嘉慶十八年),由島上船民集資興建,是繼北帝後為消災解難請來的神祗。洪聖廟在規模上雖然不及玉虛宮,但裝飾上也毫不遜色,如墀頭上的磚雕、壁上的八神彩繪、封檐板上的「暗八神」木雕以及最珍貴的石灣陶瓷屋脊,而廟宇的鼓台也是為節慶而設。 長洲西灣南面海傍         在洪聖廟停留一會後,開始出發到最後的目的地西灣天后宮進發。由於目的地在長洲遙遠的西南邊,加上太陽開始西斜,一行人汗流浹背,冒著高溫日曬在西灣海傍前進。經過 20 分鐘的步行後,終於來到西灣天后宮。天后宮位於西灣南端的避風塘一帶,附近除了天后宮之外,較為著名的景點則是張保仔洞。由於避風塘是山環抱灣,所以颱風來襲時漁民會選擇把船隻停泊在此,而西灣天后宮建於避風塘相信是與此有關。 長洲西灣天后宮,位於西灣避風塘附近,規模雖然較市區小,但裝飾卻毫不遜色。         西灣天后宮的規模只有兩進,與市區的天后廟比較顯然是小廟一座,但小廟坐落山腰上,倚山面海,景色優美,環境清幽,是欣賞長洲海灣風情的好地點。西灣天后宮與北社天后古廟和玉虛宮屬於同期建築物,建於 1774 年(乾隆三十九年),建築物的鍋耳式山牆和石灣陶瓷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另外,西灣天后宮是長洲唯一保留「花炮會」儀式的廟宇。 花炮會分為三個儀式:「迎炮」、「搶炮」和「還炮」,以決定誰人能獲得天后的「行宮」(即小媽祖像)。不過自「六七暴動」後,天后行宮擁有權以「擲杯」決定。對於儀式的改變是好是壞,則是見仁見智。 西灣天后宮內部,在天后坐位(主神位)前的花炮會用的行宮。 在西灣天后宮旁的永勝堂,是長洲唯一的小寺院,外型為傳統民宅。 在天后宮旁邊的永勝堂和

「探索.長洲」後:小島風情(四)

長洲東灣海灘,為長洲享富勝名的渡輪聖地。 (承上文)          離開長洲戲院遺址後,我們到了長洲東灣海灘。與西灣海岸不同,這裡有藍天細沙和享受日光的少男美女,很明顯這區是渡假聖地。由於東灣與西灣相較下風高浪急,所以船隻不會在東灣停泊,因此長洲的發展集中在西灣一帶,但這卻有利發展為陽光與海灘的旅遊地點。 長洲東灣路1號、2號和3號,富有長洲鄉村建築風格,現在改建為商店 。         在東灣沙灘入口附近有三座村屋,村屋名為長洲東灣路 1 至 3 號,約建於 1939 年間,由當地地主卓灝發擁有。村屋糅合中西建築風格,富有長洲鄉村建築特色。雖然不是歷史建築物,但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現在村屋的外牆塗上鮮艷的色彩,並改建為購買飾品和手藝品的商店。         在東灣海灘不遠處是長洲醫院,屬長洲島上僅存的醫院,也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長洲醫院於 1932 年興建並於兩年後竣工,由緬甸華商胡文虎和胡文豹資助,以聖約翰救傷隊( St. John Ambulance )名義興建,故有「虎豹醫院」的別稱。當時長洲還有方便醫院運作,但長洲醫院提供正規的醫療服務,以彌補長洲及離島區醫療上的不足。長洲醫院與長洲戲院的風格相近,採用簡化的羅馬柱廊和拱門,正門入口則採用月亮門和斗拱等,另外在屋頂上也加入現代建築的元素,如像渡輪煙囪的柱子。 長洲醫院,為長洲唯一經營的醫院,已經服務長洲居民八十載。         除了長洲醫院本身之外,醫院的廚房門口外完好地保留一塊石碑。 1919 年,英國政府為了將長洲南部發展成高尚住宅區,於是發出法令限制居民在該區建屋,同時又設立 15 塊「界石」為界。界石以花崗岩琢成,成正方形尖頂柱體。凡華人擅闖界石範圍內,即使是小童,屋主可以毒打或放狗「嚴懲」擅闖者,所以居民對界內居民不抱好感。不過隨著法令無效,界石多被拆毀、埋在地下或被草叢遮蔽,而僅存的界石共 12 塊,長洲醫院內的是編號 14 的界石。 長洲方便醫院遺址,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前身為同治年期建立的淒留所,後易命為方便醫院繼續服務居民。         談到長洲的醫療史就不得不提長洲方便醫院,因為它曾經是島上首座醫院,然而方便醫院的前身並非治療病人,而是安置亡者。同治年間的長洲已經發展為繁榮的港口,商船貿易往來繁多,但風災時常發生

「探索.長洲」後:小島風情(三)

已荒廢的長洲戲院遺址,裡面一片斷壁頹垣,門外泊靠著單車。 (承上文)          參觀過玉虛宮和北社天后古廟後,一群人返回長洲渡輪碼頭一帶吃飯。長洲市區倒像是澳門舊區,街道頗為狹窄,兩旁都是三至四層、上居下舖的村屋。長洲與澳門半島,不論是面積和環境等都有點相近,但少了烏煙瘴氣的車道及五光十色的賭場。看到澳門近年的旅遊業發展,當政府不停以「國際級」和「世界級」標榜這座小城時,不禁感慨今天的澳門是市民期待的嗎? 不經不覺間我們來到長洲戲院遺址,它與油麻地戲院是香港僅存的戰前戲院,極具歷史價值。長洲戲院屬於中式折衷式建築,用較另類的說法是「雜匯式」,外觀上既有中西裝飾,如屋頂和螺旋柱頭裝飾的簷篷;又具以「簡約」和「速度」為題的現代主義特色,如以簡約線條構成的山花等。 長洲戲院內的售票處,全盛的戲院場場滿坐,坐無虛席。 長洲戲院建於 1931 年,由姚氏東主經營,早期以上演黑白電影默片為主。在生鏽的鐵門內是售票廳,還有海報板在牆上。放映廳被一塊大布擋住,所以未能看到戲院內的環境,但可以隱約從空隙中看到斷壁頹垣的放映廳。屋頂早已因風吹雨打而塌下來,綠色的坐位混亂地堆在一起,而戲院二樓是放映室。戲院內曾設有 600 多個坐位,由於是長洲唯一的戲院,所以時常出現滿座的情況,而不少商販在擺賣小食。 可惜,這座曾經服務長洲居民近 60 年的戲院,最終因客路大減於 90 年代結業。即使建築的佈局和結構尚算完整,但缺乏修葺的情況下,長洲戲院只是頹垣敗瓦,苟延殘喘地屹立著。長洲戲院在美學和歷史意義上,雖遠不及玉虛宮和北社天后古廟,但它是長洲居民重要的集體回憶,有著不可比擬的社會價值。戲院在 2007 年曾險些被拆卸,但其後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不過它的前途還是不明…… 從戲院鐵門窺視戲院內,屋頂幾乎完全下塌,殘破不堪。         提到香港的文物評級制度,它利用歷史建築的價值高低來評級,最高的等級是法定古蹟,其次是一級和二級歷史建築物,最低的是三級歷史建築物。不過只有法定古蹟享有不被拆遷的保障,而歷史建築物並不具有這種保障,所以中環天星碼頭和近日鬧得沸沸洋洋的政府山西座大樓都是制度下的犧牲品。即使保留下來,也可能被用作新用途發展。前香港水警總部雖被列為法定古蹟,但「活化」後成了高級商場和酒店,這可說是反面教材中的「經典」例子。

「探索.長洲」後:小島風情(二)

長洲玉虛宮,長洲廟宇中最香火鼎盛的,太平清醮與廟宇有著深遠的關係。 (承上文)          長洲的北帝信仰源自惠潮地區,原因是長洲居民多來自惠州、潮州和廣州等地的漁民。北帝是玄武的化身,不但鎮守北方也掌管一切水族,能保佑村民出海平安,所以玉虛宮的興建絕非偶然。即使未能一睹太平清醮活動,但參觀這座宏偉的廟宇同樣感到十分恩惠。玉虛宮雖然不是長洲最古老的廟宇,但它在歷史、美學和社會價值卻十分出眾,故此 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是有過之而無及。 玉虛宮上手工精緻的陶塑,上面採用大量人物公仔和雙龍奪珠,可以看到玉虛宮的地位超凡。         廟宇前有一個製於 1861 年(咸豐十一年)的石鼎,兩側各有兩頭石獅,共同鎮守玉虛宮。最初的廟宇由惠潮居民興建,建築佈局較接近閩南式建築,但閩南地區氣候與嶺南顯然不同,所以後來改建為嶺南式建築。玉虛宮的建築佈局為三進兩間式,廟宇的裝飾上有手工精美的磚雕、木雕、灰塑和陶塑,而前殿設有鼓台,這些設計無一不顯示玉虛宮在長洲信仰上崇高的地位。 玉虛宮內的銅鐘,上刻有鑄造年份:乾隆四十九年, 即1874年。 玉虛宮門前四座石獅雕像之一,廟內連屋脊等裝飾上的獅子數量要全港最多。         銅鐘往往是古廟歷史最悠久的珍品,而玉虛宮內的銅鐘是在 乾隆四十九年(即 1784 )製造,由來自番禺縣沙灣鎮的黃開勝贈送;而「位正天樞」牌匾是 1783 年(乾隆四十八年)的文物。不過玉虛宮內最古老的文物,卻是可以追溯至宋代的鐵劍,為漁民在捕魚時撈獲,後捐贈到玉虛宮作「鎮廟之寶」。另外,玉虛宮內還有其他文物,如鑾輿(即出巡用木轎)、銅香爐、龍虎雙壁、五尊北帝神像和石雕龍柱等。大家也不妨留意玉虛宮的屋脊和瓦頂上的獅子,因為玉虛宮是全香港最多獅子的廟宇! 長洲北社天后古廟,是長洲最古老的廟宇,也是長洲墟的北界。         在玉虛宮不遠處還有另一座古廟,雖然廟宇與玉虛宮相較顯得略遜一籌,但它是長洲最古老的廟宇 —— 北社天后古廟。天后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水神,以海為生的長洲居民所以設有多座天后廟。據廟內的銅鐘記載,北社天后古廟建於 1767 年(乾隆三十二年)。經過康熙年間的遷海令後,長洲在乾隆年間已經發展為一處墟市,名為「長洲墟」,而島上多數古廟都是建於該段時期,而北社天后古廟是當時長洲墟北界

「探索.長洲」後:小島風情(一)

長洲西灣,令人印象深刻是一望無際的船隻。          早在四月時,曾經有人建議到香港長洲參加「太平清醮」活動,不過由於時間太倉卒而未能成事,直到近日才成功組團到長洲參觀。雖然熱鬧的太平清醮活動早已結束,但長洲還是非常值得一去,終於三五成群在出發到長洲短遊。         長洲島是位於香港大嶼山東南面的島嶼,島嶼原來是南北兩島,後來兩島之間因沉積作用而形成沙洲( Sandbar ),兩島合成連島沙洲( Tombolo )。由這個關係,長洲的形狀與啞鈐相似,所以又有「啞鈴島」( Dumbbell Island )之稱。長洲是漁民聚集的地方,當筆者剛步出長洲渡輪碼頭時,對泊滿了船集的海灣大吃一驚。前排的小艇和船隻緊扣著,數列地排在海灣上浮動著;在它們後面的是排成「方陣」的大型漁船相較,猶如一支艦隊般「駐守」海灣,使長洲西灣形成震撼人心的景象!事實上,讓人感動的不單是這壯麗的景象,而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百多年前濠江的風景…… 長洲渡輪碼頭外,單車是居民常用交通工具,而房屋多是三至四層的村屋。         長洲西灣是指沙洲西側海灣,由於水流和風向較東灣優良,所以西灣成為天然的避風港。一望無際的海灣設立了多個碼頭,如渡輪碼頭和公眾碼頭等,而向西的海面上也設有防波堤。長洲島上缺乏資源和耕地,居民自古以來只能依靠大海生活,所以漁業、貿易、修船業、製鹽業和食品加工業等成為島上的經濟支柱。大海成為了居民生存的依賴,故此居民多聚集在西灣地區,漸漸地形成村落和市墟,即今天的「長洲墟」。         長洲的地方不大,島上除了警車和救援用車輛外,單車成為居民的出行工具,所以海傍都停泊了多輛單車。沿著北社海傍路漫步都是三至四層的村屋,很多村屋已改建為商店和餐廳,這倒是與澳門路環市區相似。然而,兩者之間卻有明顯的分別:路環村是式微的寧靜漁村,而長洲是既保留漁業又發展旅遊業的熱鬧漁港。 長洲玉虛宮及廟前的籃球場,每年太平清醮的搶包山儀式都在球場上進行。         經過北社海傍路,來到長洲香火最為鼎盛的玉虛宮。玉虛所指的是「玉虛師相」,也就是「北帝」,所以玉虛宮是北帝廟的別稱。玉虛宮前設有籃球場和足球場,這兩座大球場相信各位並不陌生,因為長洲太平清醮中神功戲和搶包山等重要環節正是在球場上進行。球場不但為居民提供了廣闊的休憩空間,也作為

清平戲院遺址:澳門戲院業始祖(下)

清平戲院大堂內口,隱約可見戲院屬現代建築風格。 (承上文) 20 世紀初期,中國人民對滿清政府的不滿達到沸騰的邊緣,革命黨進行多次起義。雖然多次起義都被鎮壓下來,但無阻中國同胞反抗滿清政府的宏願。為了支持國內同胞,由一位名為 Loo Chung Jun 的人於 1911 年 1 月 7 日 下午 2 時,在清平戲院舉行剪辮儀式,一共有 200 多人登記參加。這次活動不但說明澳門同胞對革命事業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清平戲院除了上演粵劇外,還是重要的民間活動場所。         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新型的娛樂方式被帶到澳門。域多利劇院於 1901 年成立,它是第二座戲院,更是澳門首座電影院。清平戲院原來是以粵劇為主,雖然演出者多為名牌老倌,但澳門居民不多,消費力不大,笙歌是時聞時輟。為了充份利用戲院,以及吸引新客源,王氏子孫在 1925 年成立「和合公司」,為清平戲院添上電影放映裝置,在粵劇停演時播放電影。清平戲院上演的首部電影是默片《白姊妹》。 1956年2月15日香港《大公報》圖片,清平戲院正內觀眾欣賞中國民間藝術團,當時演出轟動港澳兩地。 (圖片來源:戲院誌)         清平戲院的全鼎時期在 20 世紀 40 至 60 年代,不少粵劇名仃和著名劇團曾在戲院內上演。中國民間藝術團共 190 人於 1955 年 2 月 12 日 (大年初一)在清平戲院演出,一直至 3 月 4 日 ,結果連滿 29 場。這次演出除了吸引澳門團體和市民觀賞,也吸引了不少香港名人和團體組團來澳觀看,可看民藝團的來臨震撼港澳兩地。 其後分別在 1958 年和 1960 年,澳門富商何賢邀請廣東粵劇院第一團來澳演出,而 1960 年新年更連演 10 場,再次轟動粵港澳三地。千里駒、馬師曾、白駒榮、白玉堂、靚少佳、廖俠懷、譚蘭卿、任劍輝、白雪仙、何非凡、顏思莊(上海妹)、李鴻安(半日安)、余麗珍、麥炳榮、盧海天、鄺健廉(紅線女)等名角,無一不在澳門旺場。由此可見,清平戲院在粵港澳地區的粵劇文化發展有著重要的地位。 2009年時的清平戲院,慘被用作停車場,與1955年時的情景簡直不能想像……(圖片來源:煲稀小脂) 清平戲院業權其後輾轉落入成利娛樂公司中,並於 1970 年進行改建,但作為演戲之用的舞台卻已不復存在,而其後再也沒有進行修葺

清平戲院遺址:澳門戲院業始祖(上)

位於清平巷的清平戲院,只餘下「清平戲院」四字,讓人重溫它的往事。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城市人的娛樂活動遠比以往豐富,也較以前方便。只要手上有一部智能電話,即可享用數之不盡的娛樂,包括看影片、聽音樂、打遊戲、講電話、看電視等等。多樣和快捷成為「娛樂」發展的趨勢,漸漸地昔日的娛樂活動從生活中被改變。在手機和電視螢幕上看戲劇和電影,逐漸取代人們到戲院觀看的習慣。 澳門歷史上曾出現 29 座戲院,但至今依然營運的只有 5 座。談到戲院業,澳門戲院質素可以不及鄰近地區,但也曾經是轟動一時,創下不少事跡。崗頂劇院( Dom Pedro V Theatre ,又稱「伯多祿五世劇院」)在 1860 年由土生葡人集資興建,為中國首座西式劇院,主要演出西式戲劇。不過,當時卻沒有作為粵劇演出的固定場所,演出一般都在臨時搭建的戲棚內進行,所以澳門總督蘇沙( Antómio Sérgio de Sousa )認為這是城內的「美中不足」。 王祿和王棣父子在 1866 年(同治五年)以「紹昌堂」的名義,發展福隆新街( Rua da Felicidade )一帶,但初期該區發展租務成績不太理想,結果他們只好以「集成堂」承擔所有舖屋。這時,澳門總督蘇沙( Antómio Sérgio de Sousa )看到王氏父子開闢福隆新街區,於是決定撥給他們深巷仔街(即夜呣里)尾的廣闊空地和海傍,吩咐是興建中國戲院,一來能帶旺該區,同時又能為城市增添色彩。 路環譚公誕神功戲,以竹棚搭建而成,非常方便和快速,為最原始的粵劇上演場地。         王氏父子接受羅沙總督的建議,並於 1870 年(同治九年) 10 月開始動工,希望戲院能帶動「集成堂」的業務。兩年後戲院建築基本竣工,然後經過一番裝修後,終於在 1875 年(同治十四年)正式完成。與此同時,該區海傍土地也已經開闢,店舖建築皆先後竣工。 戲院開幕之日,正值王祿 71 歲大壽(八秩開一)的大日子,兒子王棣為此決定大肆慶祝。他決定從廣州請來當時極為著名的「永豐年第一班」來到新戲院,首場即上演《香花山大賀壽》為父親賀壽,以盡善頌善禱之意。此外王棣又在戲院內大排筵席,歡宴迎客,場面盛大,喜氣洋洋。正當賓客喜極歡盡之際,王氏父子決定以「清平」來命名這座戲院,寓意娛樂清平,而清平戲院從此聲名大噪。 196

清平街與清平巷:澳門戲院業和手信業的發源地(下)

昔日的清平街,餅店林立,不少都是以杏仁餅作產品,可見當時手信業以杏仁餅為主。 (圖片來源:《澳門街道的故事》) (承上文)          如果清平巷說澳門戲院業的發源地,那清平街正是澳門近代手信業的發源地之一。在華人社區裡,親戚遠友到外或回鄉,手信總是少不了的。所謂「千里送鵝毛,物輕情意重」,手信並不在乎禮物本身,而是重視情繫。提到澳門的手信,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杏仁餅、蛋卷、牛肉乾、花生糖等都是來澳必買品。         20 世紀初期的澳門漁業極為昌盛,水產捕獲豐富,所以早期的手信以鹹魚、蝦醬和蠔油等海鮮製成的食品居多。然而,隨著澳門漁業步向式微,依賴漁業發展的手信業同樣進入低迷。傳統手信業的衰落,促使現代手信業的興起,而現代手信業的發展源自兩大行業 —— 旅遊業和餅食業。餅食業很早已依靠旅遊業上。在內港一帶遊客和商人雲集。很多酒樓、餐館和餅店在該區的街道設立,如設在十月初五日街( Rua de Cinco de Outubro )的英記餅家和營地大街( Rua dos Mercadores )的遠來酒家等。當時餅店是點心和小食為主,只是普通飲食業之一,但規模相當。 位於清平街的咀香園餅家,為澳門現代手信業開創先河,把杏仁餅作為手信發揚光大。         1935 年黃潔彬於清平街 20 號建立一所小餅店,名為「咀香園」。「咀香園」的名字在當時並不陌生,因為早在 1918 年香山縣已有同名的餅店,主打產品同樣是杏仁餅。香山咀香園為杏仁餅的正宗,即夾了糖腌豬肉的綠豆餅,而所謂「杏仁」是指其形狀,而非真的以杏仁製成。經黃潔彬改良後的杏仁餅,加入杏仁等材料和以炭燒手法製成,令澳門咀香園取代正宗的地位,迅速聞名港澳地區,也為澳門手信業建立里程碑。         在 20 世紀中葉期間,內港和新馬路( Avenida de Almeida Ribeiro )成為澳門最為興旺的商業、旅遊和娛樂中心。不少餅店也轉以手信餅食為主要產品,特別是杏仁餅等。在清平街和十月初五日街的餅店更是鱗次櫛比!可惜,手信業的發展並非一朝一夕,在周邊環境改變和全球經濟動盪下,手信業經過「大上大落」後,也在 90 年代再次步向式微,不少老字號被迫結業。 位於福隆新街的鉅記餅家,把澳門手信業推向新的高峰,以出眾的銷售方式成為兩巨頭之一。  

清平街與清平巷:澳門戲院業和手信業的發源地(上)

清平街,澳門手信業的發源地,咀香園和鉅記餅家都是在街上開業。          一位來自外地的教授曾在課堂上問過,大三巴街( Rua de S. Paulo )上的眾多手信店是否早已在街道上經營,結果全班都啞口無言。一般人想到手信店的集中地是在大三巴街和官也街( Rua de Cunho )等遊客區,但真正的發源地在何處卻鮮為人知。澳門手信業的發源地在福隆新街區內的清平街( Travessa do Mataouro ),而連接此街的清平巷( Travessa do Auto Novo )則是澳門戲院業的發源地,兩街的名字均源自古老的清平戲院。         王祿和王棣父子在 1866 年(同治五年)以「紹昌堂」的名義,發展福隆新街( Rua da Felicidade )一帶,但初期該區發展租務成績不太理想,結果他們只好以「集成堂」承擔所有舖屋。當時,澳門總督蘇沙( Antómio Sérgio de Sousa ) 一直認為沒有戲院使澳門美中不足,看到王氏父子開闢福隆新街區,於是決定撥給他們深巷仔街(即夜呣里)尾的廣闊空地和海傍,吩咐是興建中國戲院。         王氏父子接受羅沙總督的建議,並於 1870 年(同治九年) 10 月開始動工,希望戲院能帶動「集成堂」的業務。兩年後戲院建築基本竣工,然後經過一番裝修後,終於在 1875 年(同治十四年)正式完成。與此同時,該區海傍土地也已經開闢,店舖建築皆先後竣工。 戲院開幕之日,正值王祿 71 歲大壽的日子,兒子王棣為此決定大肆慶祝。他決定從廣州請來永豐年第一班來到新戲院,首場即上演《香花山大賀壽》為父親賀壽。此外王棣又在戲院內大排筵席,歡宴迎客,場面盛大,喜氣洋洋。正當賓客喜極歡盡之際,王氏父子決定以「清平」來命名這座戲院,寓意娛樂清平,而清平戲院從此聲名大噪。「清平巷」的名字也因戲院而得名,而清平街是在 20 世紀 60 年代後期才被使用。 位於清平巷的清平戲院遺址,是澳門戲院業極為重要的文化遺產,但今天卻成為停車場。 自戲院開業後,清平戲院都是粵劇戲班的演出重地,與附近的「花國三街」形成繁榮的商業和娛樂場所。清平兩街上多為食肆和酒樓,花筵唱局,管弦相應;加上清平戲院經常通宵演戲,歌聲琴韻,徹夜不眠。清平戲院成為澳門戲院業的始祖,直到 1901 年,域多利戲院才

福隆新街區:紅樓醉夢(四)

今天福榮里內,兩旁都是破舊的紅樓,而巷內卻是渺無人煙 。 (承上文)          花國三街,歌舞昇平。紅樓醉夢,醉生夢死。除了福隆新街之外,福榮里和福隆新巷同樣有名。福榮里是福隆新街區內的小巷,巷口建築麻石上刻有「福榮里」三字,內立有一座土地神壇。街巷與外街相較狹窄,左面皆是傳統中式民宅,地上以石板鋪成,具廣東街巷特色。福榮里曾被人稱為「呼火街」,有「惹火」之意思。大街小巷中,金屋藏小嬌。福榮里內多為妓院,妓女門站在紅窗處,向前來的顧客揮手,以清脆的銀環聲吸引他們的目光,招來他們的光顧 ……         距離福榮里不遠處,在福隆新街尾是福隆新巷,但它為人熟識的名字是「宜安街」。「宜安街」一名源自巷內的盛極一時的宜安公司,是一所由澳門富商盧華紹成立的俱樂部,但原址卻在風順堂街( Rua de Lourenço )的十六柱(原英國東印度公司分部,後改為慈幼中學)旁。宜安公司內 瑰 麗堂璜,軒敞宏麗,清末年間很多達官貴人,富豪巨賈都選擇前來消遣,即使是 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也曾來訪宜安公司。 福隆新巷,又稱宜安街,因宜安公司而得名。         不過宜安公司的位置與福隆新街的距離甚遠,對前去尋歡的顧客不太便利,於是把公司遷移至福隆新街旁邊的福隆新巷,巷仔因宜安公司的出現而聞名。宜安街兩旁都建有青磚大屋都是秦樓楚館,街外遊走的人都是貴富子弟。稍為自撿的人士,一般都不會途經此街。元宵和七夕節慶期間,宜安街青樓更加興旺,裝飾更加豪華,爭奇鬥艷,遊人紛紛前來宜安街一睹繁華景象,場景盛極一時。每天晚上,「大牌」歌姬和拿著洋琴的女僕都會坐著黃包車來到宜安街旁的清平戲院外,來到妓院內為等候多時的徵歌之士獻上一曲。 另外,屬於「花國三街」附近的福寧里和蓬萊新巷的妓院雖不及前者,但也吸引不少狂蜂浪蝶。福寧里由於較後才被開闢成「紅綠區」,因此又被人稱為「新圍」;而蓬萊新巷除了妓院外,還有很多鴉片煙館和一座名為「萬豐富」的當樓,由澳門世家周氏經營。萬豐富的屹立,成為了福隆新街區的標誌,所以嫖客多以它的名字代替蓬萊新巷,故有「萬豐富街」的稱呼。即使萬豐富結業多年,招牌早已卸除,但老一輩還以萬豐富街稱呼它。 夜裡的福隆新街,秦樓楚館已銷聲匿跡,留下的只是一片寂靜。         1932年香港實施禁娼,澳門娼妓業變得更興旺。在抗戰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