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2的文章

福隆新街區:紅樓醉夢(三)

1950年代的福隆新街(圖片來源:Macau Antigo) (承上文)         1924 年,西班牙著名作家伊巴涅斯( Vicente Blasco Ibáñez )在遊記中提及福隆新街:福隆新街狹窄的房屋內,前廳聚集了很多人,情景非常熱鬧;從木梯到達上層時,有很多富家子弟坐在椅子上。妓女的身材苗條纖細,但頭顱較大和鼻子扁平,皮膚像黃蠟一樣(典型西方人對東方女性的描述)。男方向妓女調情,而她們則一邊 吸煙,一邊緩慢地回答……         娼妓業一向被人視為不正當的行業,認為既出賣身體,又有辱人格,但娼妓的原意是陪伴和娛樂顧客,而沒有指明是與性有關。妓女都是「賣藝不賣身」的藝妓,她們會以熟練的手藝彈奏洋琴和琵琶,也會自彈自唱來娛尋芳客。未成年的藝妓被稱為「琵琶仔」,而成年後的則被稱為「歌姬」。藝妓雖然出身貧苦家庭,但都會先接受過嚴格的培訓才會服務顧客,教養愈高的藝妓愈為高級,最高級的娼妓卻是「老鴇」。她們都是退休的妓女,自立妓院並成為老闆娘。 年輕的藝妓在演奏洋琴 (圖片來源: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澳門昔日生活照片》) 藝妓都會站在大門和窗台前招引客人,而有名的藝妓則會留在房間內等待客人光顧,老鴇則會平靜地抽著大煙交談。雖然老鴇是一院之首,但她們不可強迫妓女會客,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妓女可以告發老鴇。澳葡政府容許娼妓活動,但娼妓始終對社會有害,為此政府對妓院有多項規章嚴格控制行業的發展和經營。 為了能享受獨奏,闊少豪紳要花上多少時間和心思,獻上多少纏頭,挑逗多少回,才可博得她的歡心。紅顏動心,顧客方可獨享美人的奏樂,甚至有資格滅燭留髠。話雖說是嫖娼,但雙方重視的是「情」而非「性」,是精神上的娛樂和喜悅。顧客得到對方的歡心非一朝一夕之事,要講求氣氛和情趣,所以這種「尋歡」方式早己消聲匿跡。 福隆新街的藝妓在彈奏洋琴和琵琶 (圖片來源: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澳門昔日生活照片》) 昔日福隆新街區內,以福隆新街、福榮里和福隆新巷(又稱宜安街)最為有名,所以「花園三街」集當時最高級的妓院。達官貴人、富紳巨賈和名門子弟,皆來這裡消遣尋芳;也有遊客來澳登岸後會光顧福隆新街以解離鄉之愁。至於福寧里( Travessa das Venturas )和蓬萊新巷( Travessa da

福隆新街區:紅樓醉夢(二)

1920年代的福隆新街(圖片來源:Macau Antigo) (承上文)          澳門總督蘇沙( Antómio Sérgio de Sousa ) 一直認為沒有戲院使澳門美中不足,看到王氏父子開闢福隆新街區,於是決定撥給他們深巷仔街(即夜呣里)尾的廣闊空地和海傍,吩咐是興建中國戲院,即後來的「清平戲院」;同時,羅沙總督還要求王氏父子填塞福隆新街區旁的白眼塘和建築一座新街市。         清平戲院在光緒元年( 1875 年)全部完成,成功帶動了福隆新街區慘淡的營業情況,漸漸地該區成為澳門其中一處繁榮的地區。最早的福隆新街主要是錢莊、銀號、商店、客棧和戲院等,與王氏父子將集成堂的物業發展為商業區的想法一致。不久,一些妓院、賭館、酒家和煙館等商店選擇在福隆新街區租地經營,而街區開始步向風花雪月之地。         由於街區最早是作為商業之用,所以是以前舖後居的方式佈局。狹長的房屋具有兩層,大門和木窗塗上鮮艷的紅色,配合邊緣精緻的花鳥浮雕,使房屋顯得高雅幽貴。若走進福榮里,可以看到修復前的傳統房屋。房屋由青磚築成,從牆上殘留的顏料說明房屋在不同時期會塗上不同的顏色,包括黃色、藍色和青色等。         1890 年,葡萄牙藉作家 慕拉士( Wenceslau de Moraes) 曾記敍盛極一時的福隆新街。他看到幾座酒家,廚師用烤爐在蒸煮食物,但環境頗為雜亂和不太衛生。廚師十分骯髒並不穿衣服(可能因環境 悶熱 而是裸露了半身),食材包括蔬菜、家禽和肉類混亂地放置,街道上也不時有老鼠出現。街道上有不少妓女,她們穿著得暴露,用銀製的手鐲和腳鐲作飾物。一些妓女向人揮手、大笑和叫喊,顯得十分熱情,一些則對著鏡子整理頭髮和儀表。她們也會吸鴉片煙、飲茶和嬉戲。 今天的福隆新街,但已非煙花柳巷之地。           慕拉士的描述大致說明了當時的情景。除了他途經的福隆新街之外,與附近的福榮里和福隆新巷(又稱宜安街),也有很多妓院,所以它們被人合稱「花國三街」。整條福隆新街可分為兩段,從紅窗門街( Rua da Alfândega )至爐石塘街( Rua de Camilo Pessanha )為妓院,而爐石塘街至十月初五日街( Rua de Cinco de Outubro )為煙館、酒家和賭館等。不但有很多富豪、名家子弟

福隆新街區:紅樓醉夢(一)

夜冪下的福隆新街,曾為著名的煙花之地。         福隆新街(Rua da Felicidade),葡文意思為「快樂之街」,的確該區曾經是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的地方。紅瓦青磚內,富豪和名門皆流連忘返、風花雪月,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福隆新街的魅力,直到今天依然吸引部份遊人前來觀賞。娼妓業的興盛往往是在地區的衰落之時,而福隆新街的歷史也先追溯到鴉片戰爭後的時期。         福隆新街位於內港北灣地區,原來屬於宏隆坊,最初有一個由猶太人經營的茶行,名為「庇厘喇洋行」,茶行的面積非常廣闊。在19世紀中葉,中國在鴉片戰爭中(Opium War)戰敗後所簽署的《南京條約》(“Nanking Treaty”),對澳門百多年的貿易港地位構成致命的威脅,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當時,大量外國商人轉移至鄰埠香港經營,而庇厘喇洋行也因而宣告結業。頓時區內人去樓空、荒地殘舊,又無人願意在該地發展,所以該區曾經有「籮底橙」之稱。不過,鴉片戰爭對中國所引發的另一重波動,卻把澳門從垂死邊緣拯救回來。太平天國之亂的爆發,使大量內地居民紛紛來到澳門避難,當中包括家財萬貫的富豪,也有身無分文的貧戶。 澳葡政府統治下,商業活動較內地自由,不少富商甚至窮人也嘗試在澳門創一番事業,而福隆新街區的發展由富商父子王祿和王棣主持。王祿為福建泉州晉江人,先祖曾官至朝議大夫(官階屬從四品),後隱居澳門。王祿為人樂善好施,不但出錢重修三大古刹,也創辦鏡湖醫院。 1889年的福隆新街區主要街道(圖片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         1866 年(同治五年),王祿和王棣父子以「紹昌堂」的名義開闢這個蘿底橙,先購入洋行遺址,再以資金分為十股把附近的桔仔圍( Beco do Matapau )的舊屋一併收購,又填築海傍,合併為一大片土地,然後建設街道和店舖。建設後的福隆新街區,有包括福隆新街、福榮里( Beco da Felicidade )、福隆圍( Pátio da Felicidade )、福隆新巷( Travessa da Felicidade )和清平巷( Travessa do Auto Novo )、夜呣里( Beco do Gamboa )、填地圍( Pátio do Aterro )、新市巷( Travessa do Bazar

路環:澳門最後的漁村風情(十六)

路環舊發電廠,現為民政總署渠務部工場。 (承上文)          在路環船人街上有一處名字嚇人的前地,名為「屠場前地」( Largo do Matadouro )。很多遊客途經此地時都不禁想像這裡曾經是屠場,而前地旁除了三聖宮及路環漁商聯誼會之外,的確也有一座與提督馬路的牛房( Ox Warehouse )的外型差不多的建築物。事實上,這座建築物與牛房的共通點,只是公共建築物和相近時期建築風格,而它曾經是路環島的發電廠。         1906 年,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Macau Electricity Company )獲得澳門半島的電力專營權。由於澳門市( Municipality of Macau )與由路氹兩島合併而成的海島市( Municipality of the Islands )是分開管理,所以專營權並不包括路氹兩地,而海島市政府只能自行發展兩島的電力設備。對於路環村最早的電力設備記載,為 1916 年工務局和電話局支付製造木電線柱的費用,也就是說路環的發電設備工程在此時已經進行。         八年後,由海軍少校賈門拿( Artur Leonel Barbosa Carmona )負責的路環街道電力照明工程竣工了。作為海島市的大事,亮燈儀式特別邀請總督伉儷出席。嘉賓乘船抵達路環村後,在眾人的見證下驅動發電機,漆黑的海傍出現閃耀的燈光,路環村晚上的黑暗成為歷史,而島上的發電史也正式開始。然而,當時的發電機組並非今天的舊發電廠,而是設置在村內一座中式建築物內。 1935年路環村海傍,可以隱約看到有幾座電燈柱。 (圖片來源:Carvalho, J., "Taipa e Coloane: Macau de Outra Barda")         路環舊發電廠的興建時期相信是 20 世紀中葉,而建築特色也符合該時期的風格。建築物的外型簡約樸實,並使用大量金屬玻璃窗,具現代公共建築的特色。屋頂以鋼筋混凝土製成桁架作支撐,設計上則採用折衝式,在西式屋頂上加入仿中式燕尾的裝飾。發電機組放置在室內,牆上配置儀錶,而室內的窗戶保持開始以達到空氣流通。         發電廠經歷幾次擴建,在 50 年代時加建了一座儲水池;其後在建築背後興建兩座新建築物,分別是單層和雙層,建築物以圍栅作連接。發

路環:澳門最後的漁村風情(十五)

路環荔枝碗信榮船廠,是澳門造船業的遺址之一,見證澳門20世紀中後的造船業發展。 (承上文)         在路環碼頭前地附近有一條斜路,通往路環荔枝碗村。途中遇到名為「合興」的船廠,這座船廠內滿是廢棄的木材和垃圾,看來早已是荒廢了。在不遠的前方,還有更多的這樣子的船廠等待著,這裡正是路環荔枝碗村 —— 澳門最後的造船工業遺址!在進入正式介紹前,筆者必先提醒前往參觀的人,荔枝碗是澳門其中一處最多惡犬出沒的地方,而且船廠屬私家地方,請於廠主同意後才前去參觀。 路環1970年代的造船業(圖片來源:歐平,《澳門舊事:歐平濠江昔日風貌攝影集》         漁業與造船業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漁船是漁民捕魚的重要用具。澳門曾是繁榮的漁港,造船業的發展當然也十分興旺。澳門半島的船廠區在提督馬路( Avenida do Almirante Lacerda )沿岸地區,是內港漁船和商船的修繕地區。一如前文所言,路環村也是漁港和商埠,而最初的造船區和船舖在村落南區海傍的船舖街一帶。直到 20 世紀 60 年代,路環漁業往村落北面轉移,同時澳門半島的造船業因漁業式微和填海造地等因素。部份船廠轉至漁業尚存的路環,在海角附近的荔枝碗區繼續經營。         正如今天所見,船廠的結構頗為簡單,以大量木材構成支架並以金屬加固,然後以鐵板包圍兩側和屋頂,形成巨大的工作空間。辦公室一般會設置在船廠側邊或閣樓,廠內也設有休息場所和專門用作修理機件的空間。隨著船隻體積愈來愈大,機械的使用也日漸普遍,機械鐵勾和電鋸等機械可以在廢置的船廠中找到。另外,由於廠內放有大量木材,大量消防設備也放在船廠中。 懸吊在船廠內的機械遙控器,隨著機器的普及,船廠也採用一些機械作為輔助。         荔枝碗的船廠多是從澳氹兩地轉移過來,所以較少與路環原居民接觸,居民主要是同行人士結集,因而給人自成一村的感覺,所以一般人視船廠區為「荔枝碗村」。除了船廠,很多與造船業有關的商舖紛紛成立,如木材店、五金店、機械修理店和油漆店等。同時,一些船廠工人在區內以廢木和鐵板築成簡陋的木屋。隨著人口的增加,區內也出現咖啡店和小商舖,而「漢記」是當中最有名的。 寂靜的荔枝碗馬路上,當年工人忙碌工作的情景已成為夕陽下的幻影。          荔枝碗船

《說吧!路環的記憶》後

         時間是下午六時,夕陽以最閃耀的光輝照耀路環村,馬忌士紀念碑以冷靜的外表再次為歷史作見證,神聖的教堂彷彿為前地上的人們送上祝福,兩側的遊人為眼前的一切感到好奇。旅院文化遺產管理四年級學生迎來的他們最後一課,名為《說吧!路環的記憶》( “Speak up! Memories of Coloane” ) ……         活動以街坊分享會及影片成果播放的方式進行,在活動豐碩的成果背後,他們負出了不少汗水和精神來完成。整個活動僅用了十多天的時間籌備,走訪三座村落收集資料和拍攝,真的是不眠不休地完成。影片共分成多個主題以環繞路環島的歷史文化,包括村落的漁農經濟、天主教的傳教和服務、村民與外國人的關係等等。         每個人的生活本來是一篇故事。在影片和分享會上,路環居民才是真正的主角,從他們口中的描述,像拼圖般合成一幅完整而美好的卷軸,展示路環鮮為人知的故事。 與澳門和氹仔相比,路環居民的文化底蘊和鄰里感情較為完好地保留下來。這種自豪感可從路環居民的口中表現出來,但他們自豪的背後卻流露出絲絲的思念和遺憾。 記憶賦予了我們生活的意義,同樣也賦予城市和村落的歷史文化,以及人與人之間永不遺忘的感情。 回想幾十年前的路環,當街坊還是小孩時,村落正處於最繁榮的時期:船人街的碼頭有眾多船隻停靠,漁民把裝滿鮮魚的桶子帶到岸上,魚欄前擺放著鮮香的鹹魚,船廠工人日以繼夜地修繕漁船,農民愉快地看著自己辛勤的成果…… 外貌早改變,處境都變,情懷未變…… 歲月如流,光景不復。漁船、漁民、魚欄、船廠、農民、海盜、非洲兵、難民和痲瘋病人等,一切早已成為村民的思念,以及錯過這一切的我們的想像。和諧和寧靜,是路環的引人之處,卻也是村落消失的前夕。夕陽西下,本是無限的優美,卻只是接近黃昏……當街坊一個一個老去,村民一個一個離開,高樓一步一步進迫時,路環將不再是平靜美好,而是留下名為「死寂」的恐怖。            留下只有思念,一串串永遠纏…… (完) 參考資料: 旅遊學院文化遺產四年級學生 (2012年5月13日)。 《說吧!路環的記憶》 。摘錄自: http://www.ift.edu.mo/news/speakup/home.html

路環:澳門最後的漁村風情(十四)

船人街棚屋,曾是路環主要的漁業區且多為魚欄,但現在不少的已經改建為住宅或餐廳。 (承上文)          路環廣闊的海灣上,微風悄悄地牽著雙手漫步,海浪拍打岸邊為你演奏,藍天蔚海成為眼前的美景。在不遠的海灣盡頭,佈滿一群小棚屋,那裡是名為船人街。船人街,即「船人的街道」,為昔日漁民聚集的地方。不過路環村的漁業並非始於船人街,而是十月初五馬路海傍……         一如前文所述路環村始於南面,漁民自然不例外,他們也聚居在計單奴街一帶的村屋。計單奴街附近有名為船舖街( Rua do Estaleiro )和船舖前地( Largo do Estaleiro )的地方,即當時漁船會停泊於十月初五馬路一帶。由於漁船雲集,以漁船和漁民為對象的店舖自然營運而生,包括為漁民修補和保養漁船的船舖。 颱風委員會辨公室,原是路環港務分局,主管路環一切海上事務。 今天在馬忌士前地附近,設有颱風委員會( Typhoon Committee )的辦公室,是一座葡式風格的小房,但它的歷史卻不為後人知。澳葡政府佔領路環後,為有效管理路環村的海上事務,建立了船政廳辦公室,地點坐落在十月初五馬路海傍。當時的船政廳同時接管港口警察,即後來的水警,以方便掌管和監管該區一切海上貿易及船隻活動。 直到 20 世紀 60 年代,船人街一帶才開始慢慢發展起來。前文曾提及路環村北面的海灣較深,特別是海角位置,適合船隻停泊。由於大型船隻的使用日漸普遍,船隻未能停靠在淺水的南面海灣,所以漁業發展的重心從十月初五馬路轉移至船人街,而澳葡政府也在海角位置建立今天所見的路環碼頭。 路環碼頭,約建於1960年代,有不少漁民在碼頭上貨,但今天只有船隻運送村民來往橫琴。 船人街區建築中最具突出的是棚屋,大約出現於「一二.三」事件後,相信為路環漁民與政府在事件中磋商後結果。棚屋建於海灣淺沙上,用大量木棚支撐屋子的地基,再用木材簡單地構成支架後,以鐵板和木板鋪成;若棚子出現損壞,只要更換新的即可,而附近船廠及木廠有很多廢木供他們使用。棚屋與村屋有不少相同之處,都是前舖後居,並設有庭院。 昔日漁民出海作業後,把漁船駛回路環深水區停靠,然後用舢板把裝滿魚獲的魚桶運至碼頭,工人把魚桶拉到碼頭前地後,再把魚獲賣給附近的魚欄。魚欄把海鮮售至村落和澳氹兩地,一些則會留作自製鹹魚,而曬鹹魚

路環:澳門最後的漁村風情(十三)

計單奴街,是路環村主要的橫街,兩旁有不少民居。 (承上文)          進入路環村,經過客商街及聖方濟各堂後,據筆者的過往經驗,很多遊客都會被十月初五馬路的「無敵」海景深深吸引,然後沿著馬路漫步,而走進計單奴街的遊客則甚少。的確,葡萄牙文化與海洋的關係,使擁有葡式風格的村落和房屋,在大海的襯托下更顯其特有韻味。         回到計單奴街,街道兩側都只是普通的村屋,較為特別只是加入葡式街燈,實際上跟內地的現代村落沒有太大差別。這些微不顯眼的村屋,卻是村內最古舊的部分,也是村內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前文曾提及,由於路環村的地理環境是前海後山,海灣為漁船停泊處,而山邊為村內的農地。兩河從山區流經村落至大海,加上村落也存有水井,所以最早的居民都聚居於此。 位於客商街的四棟雙層結構村屋,多曾是上居下舖,但今天已全為房子。         路環村的村屋群較為雜亂無章,事實上一條小村落根本無需實行任何規劃。村屋群中主要的橫街有客商街、計單奴街和中街( Rua do Meio ),而村屋之間也形成不同的街巷,如氹仔巷( Travessa da Taipa )、美女巷( Travessa das Lindas )和水桶巷( Travessa da Pipa )等,一些地方甚至形成小廣場和前地。橫街雜巷,四通八達,正是傳統中式村落的佈局。 街道上的村屋是以傳統中式房屋為主,早期的是以石砌成,後來才以磚作材料;但不論是早期或後期,結構上都會使用木材作為支撐房頂的圓樑和支柱。屋頂由硬山式山牆承托著,並以瓦片覆蓋著。最簡單的房屋是單層結構,但空間非常細小,不足以應付生活,所以很多人都會加建樓閣或多建一層,變成了雙層結構房屋。 不過,對於工場言而,雙層建築同樣未能滿足空間需求,為此屋主會加闊山牆的距離來增加房屋的空間。此外屋主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地形和用途來設計房屋,如在客商街的大型舖屋,以雙層平房、單層建築和庭院構成,房屋的結構較為複雜。 隨著房屋殘舊而進行修繕工程,這些傳統房屋從外貌和結構上加入新的元素。不但把原來沒上色的房屋塗上鮮艷的色彩,並把房子從傳統磚木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位於肥胖圍(Patio do Gordo)的水井,但早已被封閉。            昔日,村屋之間狹小的街巷和小廣場是村民之間交流溝通的場地。閒時

路環:澳門最後的漁村風情(十二)

客商街,路環古老的購物街,但現在只有少數商戶依然營運。 (承上文)         有人聚居的地方,小不了出現一些商業活動,這漸漸構成了充滿當地特色的「市集文化」。市集和市墟是人類最早的活動場所之一,也是城市和村落文化中重要的一環。路環村的商業活動,年份相信已難以追溯,但地方仍存在,甚至延續著……         要數路環村內與商業活動有關的街道,必是位於恩尼斯總統前地附近的客商街。前文提及,路環村最古舊和最密集的地區是南區村屋群,村民和漁民多聚居於這區。在十月初五馬路開闢前,客商街十分接近海邊,所以船隻都會停靠於海邊。由於陸路交通尚未打通,貨物多利用水路運送到村內,客商街因而慢慢地形成小商街。         每天早上,商戶會輕輕地拉開店舖的鐵栅和遮板,然後門邊的貨物放到街道邊,並整齊地推放著。店舖的舖位延伸至街道上,貨品在帆布蓬下擺賣,商販坐在椅子上,一邊等待他的客人出現,一邊跟鄰店的商戶或路過的市民聊天。客商街的商舖多是雜貨店,蔬菜、水果和糧油雜貨等生活必需品皆有,而其他生活和家居用品也可在店內找到。         商舖的貨物主要存放在舖面後的倉庫,一些接近海傍的店舖會把倉庫設在海邊,因為運輸極為方便。由於屋宇功能是商住合一,所以商舖的上層是作為居住之用。當店舖關門後,舖面會成為商戶的客廳。家人在吃過飯和洗過澡後,會聚在廰內聊天和看電視。假若屋宇的側門外是廣場前地,他們可以坐在門外與街坊傾談。在路氹交通尚未十分發達前,客商街對當地居民來說顯得重要。 路環街市,圖中的屋頂和大柱相信是街市最古舊的部份。與其他街市相比,雖欠缺人流,卻具古樸感。         澳葡政府攻佔路環村後,在恩尼斯總統前地附近建立街市,即路環市政街市。街市的設計與氹仔嘉模市墟( Camões Square )差不多,以高大的柱子承托大屋頂,四邊沒有牆壁,使空氣變得流通且光線充足,而建築物更像古希臘的公共活動空間。街市的規模不大,反映路環市區人煙稀少。在 20 世紀後期,政府對街市展開而大規模的修繕,並以擴大了街市的規模。除了在原來的亭子四周加建舖位和辦公室外,也加入現代物料如金屬、電燈和圍牆等,使街市更適合商戶和居民使用。 路環的客商街和街市並非只是服務當地居民,由於村落與橫琴島是非常接近,所以很多橫琴居民經常來往兩地工作。即使路環歸澳葡政府

路環:澳門最後的漁村風情(十一)

路環打海盜紀念碑 (承上文)          立於馬忌士前地上的「打海盜紀念碑」,與背後的聖方濟各堂,共同構成路環村浪漫優雅的印象。對於「打海盜紀念碑」的歷史,不少人對它的認知只是葡兵成功擊退海盜,而碑上所刻之文字也僅是「攻戰於路環,一九一零年七月十二、十三日」。至於紀念碑背後的血腥和悲慘,已在前文中作簡單描述,本文將不再重複說明。不過它卻帶出一個問題:為何清剿海盜的行動最終演變成「慘案」呢?         路氹兩島與海盜的關係是千絲萬縷且源遠流長,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至元代。橫琴島和三灶島是香山縣海盜聚首的地區,而路環與兩地非常接近,且交流極為密切,所以路環村均在海盜的勢力範圍下。明末時期,當中國沿海受到倭寇之患影響時,香山的海盜勢力也日益頻繁。不少在內地犯事的亡命之徒與普通居民,甚至鄉里豪強,皆前往當地加入海盜行業。         康熙初年為打擊台灣鄭氏以實施的「遷界令」,對香山縣居民的民生帶來無可彌補的影響。遷界令引起的災害,促使香山縣「遷民」投靠海盜和反清組織等勢力,以反抗滿清的統治,導致香山縣等地發生多次民變。路氹兩島在遷界後,海盜和反清組織的勢力更為穩固,村民可能既是農民和漁民,而背後同為海盜和反清組織人士。由此可見,村民的身份相當複雜,而這可能間接造成日後葡兵剿賊時禍及平民的原因。         清代嘉慶年間,南海一帶擁有最強大海上勢力的張保仔,也曾經多次在路環、橫琴地區出沒,而路環更是他的主要活動範圍之一。張保仔其後受朝廷招安後,當地海盜勢力仍未見有消退的現象。清末期間仍有不少亡命之徒逃亡至路環村,當中包括日後建立新勢力的林瓜四。他原為香山縣隆都村農民,後因殺人罪潛逃路環,其後組織成屬於自己的海盜勢力。 20世紀初一名路環的女海盜。值得注意的是,海盜手上的武器為葡萄牙毛瑟槍 (Mauser-Vergueiro,或稱Masuer 7.9mm m 1904),是當時葡兵主要裝備之一,卻落在海盜之手。 (圖片來源:"The Defences of Macau: Forts, Ships and Weapons over 450 years")         林瓜四的海盜以行劫商船、走私軍火和綁架勒索等手段,獲取大量金錢,勢力也迅速澎漲為該區最大者,並對廣東一帶船隻航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路環:澳門最後的漁村風情(十)

古路環炮台上最古老的火炮,鑄造於1860年,屬 32 磅前膛式線膛炮。(圖片來源:《海島迴瀾(第三期)》) (承上文)          路環村最古老的西式建築物,正是位於荔枝碗高地的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即路環炮台( Coloane Battery )。與 16 世紀時佔領澳門不同, 19 世紀的擴張活動是以軍事主導,所以路氹兩島最古舊的西式建築都是軍事設施。         1864 年時葡兵對路環發動第一次入侵, 20 年後(即 1884 年)他們在當地築成了一條小型炮台。炮台是簡單地以半六角形平台架上一根大炮,附近設有隱匿的彈藥庫。大炮現今依然保存在高校內,是炮台最悠久的文物。大炮為 32 磅前膛式線膛炮,由英國貝利佩克公司( Bailey Pegg Company )於 1860 年鑄造。英國貝利佩克公司在 18 及 19 世紀為不同國家鑄造火炮,今天大炮台( Monte Fortress )上的火炮也是出自該公司,而且是同期生產的。         炮台在 1884 年建成後,澳葡政府不斷地對其進行擴建。他們在炮台附近設立哨站和駐軍建築,使炮台更具有保壘的規模。 1910 年,路環炮台因完全佔領島嶼而進行更大規模的擴建。政府不僅把哨站和駐軍建築擴建成今天所見的兵營,同時也在四周加建垛牆,炮台增加了駐軍數量,並加強了防衛能力。隨著科技的進步,炮台的裝備亦與時並進,增加了機關槍等新式武器。路環炮台不但監視路環村及其他島上村落的情況,也鎮守外十字門海域以防止敵人入侵。         澳葡政府除了派駐軍隊外,也設立警察隊以維持當地治安。昔日的路環警察分局位於恩尼斯總統前地旁的衛生中心,建於 20 世紀初期,具有新古典時期( Neo-classic )的建築特色。建築物以實用為上的單層結構,沒有前廊,立在堅固的花崗岩台基上。另外,水警則由船政廳管理,而最早期的 船政廳辦公室在十月初五馬路海傍。         葡萄牙於 1974 年爆發「康乃馨革命」( Carnation Revolution ,又稱「四.二五革命」),不但成功推反獨裁者薩拉查( 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 )政府,也解放了葡屬殖民地統治,但不包括澳門。雖然仍為澳葡政府統治,但葡兵被下令撤離澳門,所有炮台及原駐軍設備被空置下來。

路環:澳門最後的漁村風情(九)

路環聖方濟各堂,為路環島上的堂區教堂。 (承上文)          葡萄牙人對宗教的熱誠,可以從他們的城市規劃中看到,教堂和炮台是佔領地最早的建築物。路環村作為島的市中心,當然也建有一座教堂——路環聖方濟各堂( Chapel of St. Francis Xavier )。教堂為路環島天主教中心,而堂區是以中心教堂來命名,所以路環島又稱「聖方濟各堂區」( St. Francis Xavier's Parish )。         聖方濟各堂建於 1928 年,但建築本身則早在 1903 年已築成。教堂前身為一座簡陋平房,作為育養所、學校和小教堂之用,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 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 )興建。 1928 年,為紀念聖方濟各.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 )和順應當地傳教活動而改建為教堂,教區也至此成立。 聖方濟各.沙勿略的右臂肱骨「聖髑」,曾存放於路環聖方濟各堂,現存於聖若瑟教堂內。         路環聖方濟各曾收藏聖方濟各.沙勿略的「聖髑」,即聖人的遺骨。聖方濟各為 16 世紀的耶穌會( Jesuit )傳教士,是最先把天主教傳至果阿( Goa )、馬六甲( Malacca )和日本等遠東地區,更一心潛入中國傳教,可惜心願未了便撒手人寰。聖方濟各在遠東傳教史上有先鋒,也是日後天主教的發展打下基礎,所以有「遠東傳教元勳」之稱。         聖方濟各回歸上主的懷抱後,遺體存放於果阿舊城的慈悲耶穌大殿中( Basilica of Bom Jesus )。 1618 年,他的右臂肱骨作為「聖髑」送至澳門聖保祿神學院( St. Paul’s College ),以鼓勵傳教發展工作;但大火過後,「聖髑」輾轉存放在聖安多尼堂( St. Anthony’s Church )及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the Nativity of Our Lady )中。直到 1978 年,陳基慈擔任堂區神父時從聖若瑟修院( St. Joseph’s Seminary )運送 來。 同時,教堂也曾保存在大三巴火災後遺留下來的 59 位日本藉及 14 位越南藉殉道者的遺骨,所以路環聖方濟各堂曾經是澳門的朝聖地點。近年聖髑被送回聖若瑟修院;日本藉殉道者的遺骨則

路環:澳門最後的漁村風情(八)

路環觀音廟,昔日菩薩透過圓孔,保佑船民和漁民。 (承上文)          狹窄的街巷和簡樸的村屋,遊人在村內漫步,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能吸引他們的眼睛。在計單奴街( Rua do Caetano )上行走時,若是留意環境會發現一條小巷,小巷的盡頭有一道牆壁,壁上有一個大洞,洞內能一睹廟宇之光。路環觀音廟位於大廟巷( Travessa do Pagode ),廟宇的入口位於兩側,而且被村屋包圍,所以遊人較難發現它的存在。         觀音廟內存有碑文,記載了廟宇建於 1800 年(嘉慶五年)。觀音菩薩又稱「慈航真人」,負責普渡眾生,保佑人們化險為夷。觀音廟由船民和艇戶合資興建,而初期建立時廟宇位於海傍,所以大量船隻停靠海岸。船民和艇戶上岸後會到廟內答謝神恩,因而香火鼎盛。抗戰期間,路環街坊在觀音廟後建立「路環四廟街坊慈善會」( Associação de Beneficência Si Mui de Coloane ),作為路環廟宇值理會,不但負責村內四座廟宇的管理及慶典安排,也是街坊議論政事的地方,所以值理會同時擔任鄉公所的作用。 觀音廟內的彩門,是廟內極為珍貴的文物。 彩門上刻有兩鳳在側,中央為戲曲人物,上有祥雲神仙,手工非常精緻。         今天船艇泊岸的景象因漁業沒落而消失,昔日海岸已築成一座村屋,而古廟也被屋舍包圍,香火也漸漸變得冷淡。廟宇門上保留了一件「彩門」,為嶺南廟宇特有的裝飾物。彩門上刻有兩鳳在側,中央為戲曲人物,上有祥雲神仙,手工非常精緻。這件彩門可說是澳門廟宇中保存完好、華麗奪目的,也是觀音廟的鎮廟之寶。 三聖宮,位於船人街旁,「三聖」分別是 觀音菩薩、金花娘娘及華光先師。         另外,位於船人街的三聖宮,規模與觀音廟一樣細小,但廟宇則較為興旺。「三聖」所指是觀音菩薩、金花娘娘及華光先師。金花娘娘為嶺南地區女神,保佑生育和產子,是路氹兩地唯一的拜奉金花娘娘的廟宇。華光先師為火神和神功戲之神,故譚公誕時會到廟內恭請華光等神祗觀戲。 三聖宮內沒有古鐘,取而代之是一塊「雲板」,為鐵製祥雲形狀,作為敲報之用。雲板上刻有建造時間,為 1865 年(同治四年),即廟宇建立時間不遲於此年。廟內另一重要文物為香案,於 1910 年(宣統二年)製成。香案刻有巨型蝙蝠圖案,